国产剧虐我千百遍,我待它如初恋,这是我的真实写照,我对国产剧真的是爱的深沉。。。
老友记最后一季,主演本来是可以一个人涨片酬的,但他带领大家一起抗议,成功给所有人都涨了;生活大爆炸据说也有这么一出。为什么国外的剧拍到第十季都可以是原班人马,而我们国产剧最多两季,只要有火的苗头,铁定要换人。那些新加的人怎么这么喜欢摘桃呢,真的有实力的话自己去拍一部新剧啊,总盯着别人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不害臊吗。
说回这部剧本身,真的是心心念念了好几年,一直在等大三,结果就等来了个这。
看了几集,把人膈应坏了。女生的妆容一个比一个俗气,女主真的很像精神小妹,她是女汉子啊,妆那么浓真的合适吗,浓密睫毛、嘟嘟唇、黄头发,这是钟大哥吗。
人设崩的一塌糊涂,前两季那么好的殊词,这一季给改成啥了。殊词不是啥都不懂的学霸,相反,她是所有人里难得的清醒的人。她怎么会嫌钟白管的太多而和她吵架啊,都是什么鬼啊,钟白要真是男的,还有他肖海洋什么事。殊词莫名其妙和钟白闹别扭,真的是一大败笔。
肖海洋已经崩的没法看了,这一季的他和前两季完全是两个人,不想分析,就这样吧。
洛雪是我的心头爱,也是很多人的意难平,新导演估计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这一季的毕十三对洛雪积极的不真实,每次看到我都很疑惑,这还是神神叨叨的毕十三吗。虽然我很想他能看到洛雪的心意,但太刻意了,支持洛雪的想法,镖死他算了,一了百了。
剩下的几个人的变化不是很大,勉强能看。
至于新男主,不好意思,他的镜头我都快进了,怕自己做噩梦。
新导演也是个水货,导的一塌糊涂,哪来的脸接这个剧。
把剧情和换人结合起来看,同窗3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失败,于是从第一集开始就开始铺垫,为失败找好理由。
开学伊始就说独白就说司机换人了,不知道是为了烘托物是人非的氛围还是提前铺垫剧里很多人都换了。然后所有人都说要改变,要突破自己。这个真的是剧情推动或剧情需要吗?仔细想想真的不是。
同窗系列本身就是毕鑫业自己的经历改变,他太了解每个人物的灵魂是什么。换了导演后,只能根据之前的剧情去模仿,甚至导演都无法告诉演员该怎么演,所以聪明的导演为了抵消这种不自然,刻意让每个人都亲口说出自己要改变,要突破。事实就是,没了毕鑫业的剧每个人都不知道大一大二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不仅仅是换了演员的路桥川,这个后面再说。即便没有换人,也只能尽力模仿之前的自己,而改变和突破呢?只是多出了一份不自然。
路桥川,真的是最大的败笔。因为即便模仿,也模仿不出路桥川的那种文雅的感觉,表情动作出卖了一切。
一切就在大二结束了......
我看了一起同过窗第三季。客观来讲,就是1分。
在说我自己对于这部剧的感受之前,肯定还是要说到毕鑫业。
认识老毕是04年的时候了,一个初二转到我们班趴了一天就走,然后初三又转到我们班的插班生。
熟么?不太熟,那时候东北地区三线小城市(最近好像成四线了-_-||)中考学习压力还挺大的,用了仅有的体育课和下课时间打篮球,偶尔接触了一下觉得老毕还挺损,经常在嘲讽他人和被嘲讽之间反复横跳。剩余的印象就是经常被他同桌的三姨针对,这位三姨是我们班政治老师,对,我们那就那么小。转眼间很快就到05年了,高中我们还是一个班,他坐我前桌,这个时候我们才慢慢熟络起来,除了上课自习各种吹牛逼,下五子棋,看小说。老毕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是,把他同桌一男生骂到自习课写不下去作业,自己蹲在过道崩溃抱头。总之各种傻逼的牛逼的点点滴滴,这些在后来的十几年里面一直都是我们饭桌上的谈资。
11年我们拍了个网剧,感觉都不能叫网剧,就是个大学寒假作业,我们演员纯素人,表演经验0,台词功底 -10(我们口音都很重,普通话都说不利索),拍摄也就一周?毕竟十几年前的事儿,具体都忘了,总之感觉支离破碎的,导演让干啥咱就干啥呗。那时候我还着急出国。后来有一天,老毕给我发QQ,说片子剪完了,我算是有幸第一时间看到作品的,这个我记得很清晰,那天晚上二十多分钟的短剧,我看了四五遍。我终于知道了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跟我们一起留学的同学也是看的比较早的,无一例外的好评,当然都说导演拍的牛逼,倒叙用的多么巧妙等等。老毕问我们谁有优酷账号,我说我正好申请过一个,结果就把原片传上去了。此后谁也没再提,谁也没再注意,谁也没再过问。一直到11年夏天,我正和同学在大阪旅行,突然我同学告诉我说你火了,我还挺纳闷一打开人人网,被《再见金华站》刷屏了。。。。。。
从我们认识到现在18年了,从我们一起拍《再见金华站》到今天11年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也发生了很多事。今天《再见金华站》里的胖子周嘉和女朋友结束了14年的恋爱长跑(是的你没看错5000多天),正式领证了。我们这个小团体还像往常一样在微信群里扯淡唠嗑,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从事着完全不同的行业,地域,距离,事业,家庭让我们聚少离多甚至几个月说不上一句话。但是我们的感情从来没有断过,我们还是每年回到老家就会第一时间想出来聚聚的那一拨朋友。就冲这份时间检验出来的友情,我敢说我了解毕鑫业,我也信任毕鑫业。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编剧导演,做着他本职工作,他的所有成绩源自于他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和投入,一起同过窗第一季第二季的口碑,是每一个看过的人一点一点推出来的。起码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看了之后,都会竖起大拇指,一部好剧制作出来并不容易,而一部低成本好剧能被发掘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剧本创作和拍摄工作过程中大家花费了多少苦心,起码我扪心自问我是肯定做不到的。然而这么一个难得的作品,今天变成了这个模样,让我真的觉得我哥们被欺负了。
最后说回到作品,会有人说你是老毕的好哥们你干嘛要去捧假三的臭脚。我就是想看看老毕的剧本会在这帮人手里变成什么样。是的,你们是拥有著作版权,一定要在编剧冠上老毕和梅的名字维护IP,但是一切翻到台面上之后才会发现什么叫虚有其表。老毕拍一二的时候,台词是一个字一个字扣的,演员要像大学表演课一样每天台词朗读,结果现在这词都水成什么样了。尴尬的过场,背景连收音这么基本的操作都在粗制滥造,导演在镜头表达上完全就是在走过场,穷对付。
作为老毕的好朋友,第三季我确实看了,我也看不下去了,恶心恶心我自己就完了,谁要是还敢搬出你行你上或者是剧都没看你凭什么评论这套说辞,我真想告诉告诉你们,我评论个电冰箱我自己都会制冷了,还想怎么样。最后一句话,一部剧的灵魂没有了,剩下的也就只有尴尬了。
生活虽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美好,但日子总要过下去。能否保持那种恰同学少年的初心我自己也没有答案,毕竟我们也都人到中年。但是毕鑫业的作品我每个都看过很多遍,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喜欢,这个什么玩意伴我同行,我也理直气壮说一句,我不喜欢。
就是越发能够衬托出小破窗前两部是神作,越发能衬托出路小舟这个角色选的好演的好,越发能衬托出毕导的能力跟第三部这个导演有断层差距。导演和新男主也不要委屈,委屈啥呀,觉得委屈可以不接,没人求你们拍真的,看到前两部评分高,口碑好,第三部你就蹦出来了抢过去了,想干啥不言而喻吧,摘桃子是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惜想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靠的是才能,投机取巧想走捷径窃人果实注定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注定是要被人戳脊梁的,观众不买账,你们什么也不是,just小垃圾罢了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编辑了,每次看到跟同窗相关的信息,内心都没来由的滋生悲伤。最后我想说,你们大二夏天的旅行,就像疫情中走散的人们,留下空白让我们遐想。
出分了,有点高了。2.5可能更合适,你们请再多的水军,也掩盖不了它的臭味。反而印证了它本质就是臭水沟。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看不到第三季的本质啊,它就是一个小偷啊,它不是你们心目中的那个同窗。你们每次的观看都是在滋长它们的热度,帮他们赚钱啊。
《不要跟我争论,争论就是我对》
不记得是怎么接触一起同过窗的了,好像是有人推荐的,又好像是我无意中点进去的。总之,我和一起同过窗认识了。
看完了第一季以后,我无声的躺在床上,我知道,国内最好的校园剧诞生了,没有之一,他是如此的真实,是如此的绚烂,令我无限的回味。
然后就是期待,期待他们的大二,突然有一天看到了第二季的预告片,不知道大家都看没看过,非常有创意的一个预告片,然后开始了追剧,增加了滤镜,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但好剧就是好剧,我依然沉浸于其中。再然后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主角们在第二季中都有了明显的成长,虽然关系复杂但却不让我觉得狗血,反而更加真实。那种真实的感觉让我想到阿巴斯。在等待的过程中开始了二刷,三刷…
我发现每看一遍我都能发现新的东西,都能发现一些伏笔,又恍然大悟,发出“怪不得他会如此”的话语
我记得每一段情节,有些话我甚至可以全文背诵。但青春好像总是不完美,其实我是有点讨厌这句话的,这句话就好像是你不如意的借口,是你对自己的安慰。我希望青春是完美的,是快乐的,“不快乐是很严重的罪”。
但终究还是到来了,具体的内幕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毕鑫业导演,武雨泽男一被换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
再看这段剧情,真的是非常讽刺。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人选择观看,说实话这是个人选择,我不应在这里说三道四,多管闲事。毕竟我选择不看是我个人的坚持。但我还是想说点什么,当你选择观看的时候,你已经妥协了。有些时候正是因为你们妥协了,他们才会更进一步。
(如果你真的好奇,我希望你们是在第三方看的,我知道盗版对于行业的发展始终是阻碍,我也不会号召,但此时此刻的我依然希望你们如此,谢谢)
它叫《一起同过窗第三季》但不代表它就是正版。狼穿着羊的皮它也是狼,不会改变。《一起同过窗第三季》叫着相同名字它也是盗版,不会改变!
剧已经播出了,我们无力阻止事情的发生。我也看到了很多评论,有些人说不忍心,有些人说一起同过窗对于他们是不一样的,是陪伴他们走过生命中一段岁月的伙伴,有些人说一起同过窗是承载着他们精神寄托的一部剧。
可是啊,可是过往便是过往。
那陪伴着你们的是第一季和第二季啊,你们为何要对一个小偷,一个盗版于心不忍呢?你们的不忍心不就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么?
难道披着毕鑫业导演的剧本你们就认为他还是以前的那个小破窗么?
我还看到有人说,为什么要骂资本,没有资本就不会有这部剧,没有资本可能第一季第二季都不会有。说的确实有道理,可是资本是为了利益,不是为了我们这些观众。不然会弄出一部这样的第三季么?资本给你一点施舍,你就为他们感恩戴德了?
……
东施效颦,丑态百出。
莫名其妙的模仿秀,导演在模仿,演员在模仿,新的演员在模仿,旧的演员在模仿,模仿两个字就说明早有西施在前,西施的离开是因为迫害,我们的愤怒一切都有迹可循。
这场模仿秀更像一张画满的纸,轻轻一戳就破了,经不起探究,最后只留下丑态。画面全满了,一切都好像相似,赝品一直都不太值钱的,更何况是全是破绽的赝品。
我在开播前真的就只想着看看剧情,他们的大三毕竟也算是到了,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我写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我就是凑字数的,我只想说,我去你妈的,滚啊。
难看就是难看。
只看ep15、16吧,一人血书求剧本出书。P.S.肖海洋,那个怕对你动心连眼睛都不敢直视的傻殊词,终于放下你了。
原本可以封神的国产青春校园剧,终究还是折在了万恶的资本手里。
我感觉大家都不像学生了,也生疏了。忍着对资本强取豪夺的恶心看的话,会发现剧本和台词仍然延续了前两季的味道,但也仅限于此了。第三季看完了,我还真有点不忍心打差评,虽然后期他们的感情线要么一团乱麻、要么铺垫一圈却毫无进展。乔川突然想和钟白复合,逸帆出关归来仍是海王,十三突然开窍看见洛雪,殊词还是放不下海洋……但是布村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熟稔,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培养起对一个群体的感情很不容易,好舍不得他们杀青啊。
我好生气,你可以清楚看到毕导原剧本的优秀,但拍出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好敷衍,拍得稀碎,看不到这一群人的友谊,就像在走过场,而且居然懒到连片尾都没有,真接黑幕。同窗系列是本可以封神的剧啊,我讨厌本可以。本来想写剧评骂的,但打完这些字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么一看导演才是一部剧的灵魂啊 两分给曾经的那几个人。
不妥协的是肖海洋 不是庞瀚辰 讲义气的是任逸帆 不是于翔 5年同窗粉 我学会的是 【爱而不得 也不能退而求其次】而我最痛恨的是【我本可以】
偶然刷到三季更新,惊喜点开却发现没有熟悉的路先生,后又发现导演也不再是老毕,原因和过程不得而知,但惊讶过后更觉无奈,三季虽播魂灵已失,即使喜欢的任先生和皓哥还在,却已是同名的另一部剧。还记得20年夏天三季剧本完成时老毕如释重负般的感叹以及尚在疫情中殊词妹妹对于三季筹拍中的宣告,然而都终止在了老毕的一句“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祥”,一切期盼等待如今都成了无奈的注解。一直疑惑“忒修斯之船”要素置换后,船还是原来那艘么?又或者多少要素被置换才会让旧船失却真名?问题没有结论,我只知道这不再是一起追过的同窗了。失去路先生的同窗我还是留给曾经那个期待的夏天吧,那个期待着第三季全员回归的夏天和终究失去一切等待可能的夏天。
现实中的是是非非我不管,3仍然是好看的,比现在市面上90%的电视剧都好看。
打一星是因为豆瓣最低只有一星
虽然想融入鸭群的鸡,这个故事是属于肖海洋的,但是更适合送给新路桥川和新导演。幸好每俩集换了主角讲一段小故事,主角团其他人都还在。甚至还给了姜云明和潘震作为主角的机会。毕十三给洛雪过生日,太扎我的心了。虽然有些不满,但毕鑫业的故事写的还是很好。
刻意,灵气不再了。
除了主角那双眼睛,整体感觉还行,毕竟剧本还是毕导的 这道菜虽说不太正宗了但是已经像有家乡的味道一样,我也不想我前几年最喜欢的剧在大二就结束,我希望能有第四季有个完整的结局,希望资本知道毕导和原班长的重要的三顾茅庐,重金求原谅。
什么时候播啊!! !我大三都快读完了。开播了,可惜已经完全没有灵魂了。我最讨厌“本可以”三个字,比如《一起同过窗》本可以拥有更好的第三季。哪怕抛开“场外”因素不谈,这季质量比起1、2还是差的很远。
换人了但是同窗无差评
所有人都可能退而求其次,只有毕鑫业是宁为玉碎的。
把男主换了还演个屁呀,干脆别放了,有个几把毛病,美剧从第一季到第八季演八年也不换导演不换演员。有没有点专业素质,垃圾国产剧
这个路桥川……我不买账!!!!!
导演和男主都换了这还叫个啥第三季啊不打分是我最后的温柔,但这个分数你们值得
我真的好讨厌好讨厌 本可以这三个字
词儿是原来的词儿,戏又不是原来的戏。看来,导演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