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对自闭症了解不多吧,但是字面意思感觉更多的是不懂得表达自己,属于心理上的吧?(要是生理上的就属于智力障碍了?) 感觉本片的中心很好,轻松的生活中体现深刻的主题…我们很多人都没能懂的道理… 天天在一起的至亲,总以为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可到头来却从未用心了解过他,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过人之处…还不如一个陌生人能看到的… 从来只当他是生活包袱一样硬扛,以为这就是照顾,其实也是一种禁锢……被生活禁锢了自己,也用生活禁锢了他…… 什么是家,心的归宿才是家……可能是亲人,也可能只是他的行囊…… 电影的意象用得很自然,别人眼中的垃圾,却是光寻找的宝…他可能生活中不及普通人,但他过人的音觉却像石头里的玉石等待着被发现…或者真的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还有一个感想,其实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每个人都这么普通,这么渺小,这么容易被替代,谁能成为世上唯一?谁又是谁的不二之选?…能被关注到,本身就是一种幸运。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仅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感受,甚至你都不存在于别人的世界里。 或者人最讽刺的地方就是永远看不到自己…而别人又不见得能告诉你实话。茫茫人生就像荒野,只有抱团相互取暖,才能生存下去。
对自闭症了解不多吧,但是字面意思感觉更多的是不懂得表达自己,属于心理上的吧?(要是生理上的就属于智力障碍了?) 感觉本片的中心很好,轻松的生活中体现深刻的主题…我们很多人都没能懂的道理… 天天在一起的至亲,总以为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可到头来却从未用心了解过他,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过人之处…还不如一个陌生人能看到的… 从来只当他是生活包袱一样硬扛,以为这就是照顾,其实也是一种禁锢……被生活禁锢了自己,也用生活禁锢了他…… 什么是家,心的归宿才是家……可能是亲人,也可能只是他的行囊…… 电影的意象用得很自然,别人眼中的垃圾,却是光寻找的宝…他可能生活中不及普通人,但他过人的音觉却像石头里的玉石等待着被发现…或者真的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还有一个感想,其实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恰当表达自己的,能被关注到,本身就是一种幸运。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仅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感受,甚至你都不存在于别人的世界里。 或者人最讽刺的地方就是永远看不到自己…而别人又不见得能告诉你实话。茫茫人生就像荒野,只有抱团相互取暖,才能生存下去。
身边有一好友从毕业就一直在做自闭症群体的支持,在她的带领下,我在21年也开始接触这个群体。
上周末在她邀请下观看了《不二兄弟》这部电影,说实话,演得很真实,没有任何的夸大自闭症的画面。
文光是幸运的,能力也很好,他有自己的特长,也能和别人交流。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中重度谱系的,他们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给你回应。
看到大排档老板娘骂文光是白痴、文光去面试被拒绝后狂拍桌子和大叫,老板那种嫌弃的眼神……当时内心蛮触动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了解自闭症的人在看到他们一些情绪反应和行为,都会带着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特别在比较落后的地方,如果出现一个自闭症患者,大家没了解过,家长没有及时干预,很大可能会成为别人口中的“那个傻子”。
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人了解这个群体,他们就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孤身一人乘坐飞船来到这个叫作地球的地方。由于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不一样,为了融入我们,他们开始不断地学习我们的语言,学习各种适应社会的规则,克服各种困难,所以如果遇到他们,请多给他们一点耐心、包容和善意吧~
很感人的影片。
但有一点我如鲠在喉,不得不吐。
这里面的母亲太可怕了。
对这个弟弟太狠了。
当弟弟为哥哥出头和别人打架,母亲不但不引导,指出孩子做错了什么,拿起东西就打弟弟的手心。
这个母亲教育太失败了,虽然她很令人同情,但弟弟也是孩子,很多东西不明白不是需要父母教吗?怎么能够不问青红皂白打孩子。
经常就对弟弟说快长大照顾哥哥,你不知道弟弟也需要母爱吗?照顾孩子应该是父母,怎么成了弟弟的事儿了?哥哥是给弟弟生的吗?
又让我想起来了中国影片《我的姐姐》。
但那部片子姐姐好歹成人了,可以找工作。这里面弟弟都没长大,就被迫要照顾哥哥。
最后母亲走时,两个孩子还没长大,还对弟弟说好好照顾哥哥。弟弟自身都难保,比哥哥还小就接受这么个任务。
亚洲国家真的好喜欢拍这种影片,我看到过好几部了。但真的很难让人共情。
父母怎么总喜欢将自己的担子甩给未成年的孩子呢?
难道母亲要去世了最担心的不是两个孩子怎么活吗?不是将孩子托付给值得信任的人吗?孩子的后路她都不管,怎么还想弟弟照顾哥哥?怎么不对弟弟说:"妈妈对不起你,让你承受了这么多,好好照顾自己。"
连最亲的人都这样,看完后真的好窒息。
电影是根据导演郭修篆和他自闭症哥哥的真实经历改编,主要围绕自闭症哥哥找工作展开,题材是好题材,但叙事上仍有不足。但饰演哥哥的李茂演技还是很不错,虽然没有真正接触过患有自闭症的人,但是通过李茂饰演的文光能感受到自闭症哥哥难与人正常沟通的困境和有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自己喜欢的事显露出深深的痴迷和有强迫症等特别之处。就像电影中呈现文光对声音很敏感很喜欢收集音调不一样的玻璃器皿,还有每样东西都要按照从小到大依次摆放并且严格排列整齐,衣服也按颜色浅到深依次排列。开始还不懂文光心心念念的数字代表什么,后来经由何泓姗饰演的素恩讲才明白代表的是不一样的音调,文光拥有绝对的音感。至于饰演弟弟的林哲熹则让我感觉演技稍平淡,人物塑造不够。另外电影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幕,一幕是文光终于在垃圾场里找到1976(b音)玻璃杯激动欢呼的那刻。另一幕是文光离家出走后终于归家,弹奏起自造的一台由他收集来的玻璃器皿串联在一起经由缝纫机改造的“钢琴”,李茂的演技在此大爆发,当他演奏的时候我也不免投入当中跟着激动。故事的结尾是拥有绝对音感的哥哥文光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他的工作——钢琴调音师,而弟弟文修也终于可以放手去为自己拼搏。最后,希望自闭症人群能多得到关爱和理解,能发掘他们的特别之处,让他们一展所长。
《不二兄弟》是世界孤独症日前一月上映的电影,主题也和世界孤独症日有着密切的联系。
电影主要讲了患有孤独症的哥哥文光,和弟弟文修一同生存、一同成长的故事。电影中的文光,是一个音乐天赋很高的人。
为了弹奏出他童年时期听过的乐曲,文光开始收集高脚杯和玻璃缸。但是因为文光是孤独症患者,他对于大众口中道德和法律并不能完全理解,遇到有些喜欢可是自己买不起的杯子,文光会选择盗窃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愿。
这,也造成了电影中文修和文光的两次冲突和矛盾。
第一次冲突,是在文修受伤后,他为了让文光能有一门生存用的手艺,带着文光去了自己打工的夜市摊处,教他洗碗洗杯子。也是在这时候,文光偷走了夜市摊顾客们喝酒用的高脚杯,被老板娘发现。文修内心觉得羞愧无比,和文光爆发了第一次争吵。 第二次冲突,也是电影中二人最大的矛盾,就是在文光找到自己要收集的最后一个容器时。因为这个容器售价六千多,文光根本负担不起,于是他选择了悄悄拿走。
正因为这一举动,警察带着监控找到了文修,告诉了他一切。愤怒的文修选择用暴力来宣泄自己,他把文光积攒的所有杯子全部摔碎了。 文光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离家出走。
为了找到他,文修走遍了厦门,还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却始终无结果。一路上,文修回想起了无数他和哥哥之间相处的点滴瞬间,他为自己把哥哥当累赘而忏悔。
好在后来,在文光朋友素恩的帮助下,文修和文光再次团聚,文修也终于明白了哥哥收集玻璃容器的用意——为了再次弹奏出妈妈曾经哼过的曲调。
电影的最后,文光成为了一名钢琴调音师,文修也如愿升职,两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对于电影来说,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结局。然而,在现实中的孤独症患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像文光一样的天才。
其中的大多数,在别人眼中看来都是像“傻子”一样的存在。固执、呆傻、听不懂人话,不会正常交流,这些都是大众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
很多孤独症患者,没法像文光一样凭自己的才能成家立业,他们更多的情况下遇到的,是文光一般找工作时的无数次被拒。
在我看来,孤独症患者和我们普通人并无什么大差别。
他们只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自己内心的美好。
我们可能不会一直帮助他们,但我想,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温暖。
他们找工作时不歧视,和他们交流时多一些耐心,不在他们身上贴标签……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世界孤独症日已经过去,但是属于孤独症患者的日子,每一天都要过。希望你我都能在遇到星星的孩子时,守护他们那一颗闪亮而又温暖的星。
一个导演的不思进取就是跑别的国家把自己的电影再拍一遍
#电影不二兄弟大家快来看 用心制作 演员演技好牛逼…感动的哭死[苦涩]
很好看。
弟弟的港台腔太出戏了。。。
看这名以为是喜剧片,结果是自己翻拍自己,尽管本土化改的还行,但故事熟悉了就没什么看头了
以为是翻拍,没想到还是原版导演,只是换了一批演员,所以为什么要重拍一遍?别说是场景镜头了,连对白都一毛一样照搬不改。如果光是兄弟间真挚的感情投射,那不二兄弟就只剩尝到甜头后炒冷饭盈利了。同一个故事同一个导演拍的自己哥哥的故事,连片名都能降档成这样真是匪夷所思。
自己复刻自己这样的故事,希望不要再出现
比《阿波罗男孩》略强,依旧是自闭症哥哥同弟弟(妹妹)在寻找真我及亲情共融间相互拉扯,从而产生戏剧冲突与升华主题。导演在拍自己的故事,情感有够真挚情绪拿捏亦不错。剧本可以再细化,许多人物对故事推进作用不大尚可精简;台词与行为可以更加贴近生活,某些部分略有生硬稍显失真。(李茂是快乐男声那个李茂?十几年过去,有些不敢辨认了)
同一位导演把同一部电影拍了两版……
比起《光》来说,还是差的挺多的。
本来是还行,不过你自己跑到大陆再翻拍一下自己的电影是有什么意思?
一饭两吃真的好吗?
会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主演之一是台湾的林哲熹,之前他在台湾电影电视剧中的表现实在让人印象深刻,这部算是他的大陆电影首秀,故事很俗套翻拍自导演前作马来西亚电影《光》,那部电影在国内票房也不过就是三百多万,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翻拍本土化后就能大卖?果然院线上映最终票房不到100万,无论情节台词剧情表演都惨不忍睹,半小时弃
可以在派出所凭背影就分辨出那不是光,却没办法靠玻璃杯分辨出他的语言。能在筷子的风扇里看到转动的爱,却只能在水琴的转动中听懂迟来的爱。误把母亲临走前宣布他是哥哥当成诅咒,误把自己没法出头当成他的责任。不准别人骂他白痴,自己却更像个白痴,永远在教他说话,却从没试图听清他在努力说什么。
3星。真实故事改编,取材于生活,导演的一本两拍,前作看的影院如今已不再(倒闭),现在的影院以后又能如何?回想起来当真是欲语泪先流。不是每朵花都能含苞绽放,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很不错的小成本电影,安利安利。
比想象中好
哈哈哈哈 怎么哪儿都有李梦
改编自导演真实成长经历的声称让电影的关怀关注更诚挚可信。兄弟俩角色完成得都很好,尤其李茂的演出很灵气。电影的声音设计很出色,但最后哥哥自制钢琴的演奏却用配乐掩盖,有点想不通。导演来中国内地发展,交出首作却是一比一翻拍自己的前作。且在市场推广还更逊了。多少有点没必要。
这个导演真的很懒(也有可能是资方要求的),就把自己的《光》重新结合不同演员和故事地点重新拍了一遍;对于从自己成品不错的初作到现在五年,这无疑是致命的原地踏步。很好奇他到底还能否有更多尝试,或许就止步于此。很神奇的地方还包括李茂自己演着演着真的好像马来西亚人在讲中文,然后最后还是把弟弟真人剪了进来;即使这完全是发生于不同国度的故事。冲着林哲熹不给低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