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安德烈的正义的斗争。为他的女儿突然死亡,经过30年的调查追捕他的推测凶手,安德烈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妻子有了外遇,丈夫选择离婚,两个孩子归丈夫抚养。每到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被送到妻子新的家庭里和母亲交流感情,而这一次,被送回来的只有女儿的尸体。丈夫难以置信,查了女儿的尸检报告,发现女儿的死亡可疑,他怀疑女儿的继父奸杀了女儿。
但法律没有给继父定罪,接下来十几年里他的生活重心都在为女儿的死亡查明真相。他先后跑了很多地方,试了很多方法,甚至经常得到警察的警告。他不相信法国的法律,所以来到德国,辗转到奥地利,警察才抓住女儿的继父,可是按照法律他们需要将男人送回法国,回到法国男人又被无罪释放了。很多年过去,男人又被另外一个少女告上法庭,被判定强奸罪的男人被判刑两年,缓刑,相当于不用坐牢。
这个时候,女孩的父亲是愤怒的。十几年的一心扑在将继父绳之以法的努力中不能自拔,妻离子散。这个父亲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追寻公义、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前些天一些爱好写作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其中一个人刚刚喜得了一个女儿,荣升为爸爸一职,我们连忙恭喜,他在饭桌上却说出了这样很让我们震惊的话:“当我有了女儿以后,我的一只脚就在监狱里了”,起初在场的朋友听到这话有点不理解,随即就明白他话里的深意了。
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儿童性侵”这个话题越来越被社会所了解,其扎心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前几年某知名幼儿机构儿童身上不明的针眼,疑似被性侵的新闻,让家长在也坐不住了,不能在姑息这样的事情了。
如果自己的女儿受到了这样的伤害,为人父母的一定会拼尽全力也要予以回击的,前天看了一部电影叫做《以女儿之名》,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和弟弟要去母亲和继父那里,一起度过暑假,父亲去机场送女儿离开,看着女儿14岁灿烂的笑脸,谁也不能想到这竟变成了他与女儿的最后一面,从此两人便阴阳两隔。
女儿死了,而尸检报告显示,女儿并非死于中暑,而是在死前曾遭受过性侵犯,所有证据都显示,女儿的死和妻子的现任的丈夫有关系,为了隐藏女儿真正的死因,身为医生的继父甚至将女孩的内脏全部取出销毁,以防止法医再次鉴定,手段卑劣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是后来我们得以知道的事,而在这件事情被查的水落石出之前,女儿的亲生父亲所遭受的压力我们很难想象,他想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可是没有人来帮他,尤其证据又不足,又需要异国交涉,但他没放弃,他开始自学法律,自己翻译,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我永远也不会放过你的。他做到了,从开始打这场官司到嫌疑人终于受到了该有的惩罚,这位父亲用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他所有的快乐都跟这个官司有关,所有的焦点都在这个上面,影片里的父亲和现实中的父亲都让人尊重和心疼。
女儿被杀的时候14岁,而打赢官司的时候,按照时间推算女儿应该44岁了。
儿童被性侵,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单单女孩儿会受到伤害,男孩子也一样,韩国电影《熔炉》里面的那些可怜的孩子,先天的不足并没有让这些孩子放弃生的希望,可是谁能想到那些庇护她们身体的地方,竟然是毁灭她们的熔炉,办公室内悬挂的基督像、各种各样的表彰此刻显得格外的讽刺。
可是当脱去这一切虚假的外表之后,他们强奸幼童几十人,面对这些孩子,他们没有怜悯,这些孩子她们智力和语言发育不全,没办法去指正这些坏人,而这些畜生却变本加厉,把这一切当做自己施行兽性的保护。
也许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应该是平等的。如今似乎人们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那句仿佛是刻在亘古不变的宇宙中沙尘上的一句话:人人生来平等。但现实的讽刺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它不断地,隐约的告诉我们,人人生来不平等。
任何强者向弱者所表示出的一点点恩惠,都被无限放大了,以至于甚至可以变成为强者罪行辩护的证词。现实不断地让我们怀揣希望,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将这种希望化为乌有。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教我们要学会原谅,或许那是因为有些人,尚未见识到真实的绝望。
童年受到的莫名侵害,会成为人一生中永远也抹去不得噩梦。它会伴随着一个人一生。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曾遭受过长达6年的性虐待,知名大V疑似恋童癖,英国男孩多次性侵4岁的妹妹,这一桩桩的案件,让人愤怒的同时又真切的让人心疼,不禁让人心生恐怖,孩子所生活的地方,是天堂还是伪装好的地狱。
7岁曾遭性侵的chester没有告诉父亲,他分不清对方在做什么,只是觉得很痛,这痛换来的是他一场又一场的噩梦,30年的白驹过隙依然不能抚慰他内心的伤痛,41岁的他还是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美国司法部统计2015年,在所有的受害者中未成年犯罪中,34%是他们的亲属,50%的犯罪与受害者相识,只有7%是完全的陌生人,在被猥亵或侵害后,犯罪者常常会猥亵或诱导还没有明确认知的儿童,不要告诉其他人。
为什么孩子受到伤害后不愿意告知父母,做为父母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这样的事件那?接下来三点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愿意告诉父母的孩子
1、越早越好,别碍于面子
中国父母,多保守,对于性教育总是很难开口,教育学家认为3~6岁,是孩子开始认识到男女性别不同的关键阶段,家长应该利用这个阶段 ,及时给孩子一些浅显的解释,不用刻意为之,但当孩子好奇询问的时候,请不要胡编乱造一些事件,而是正确引导孩子,正确认识。
2、及时沟通,提升孩子的依赖感
孩子受到伤害后,多数不告诉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父母责罚,害怕遭到打,孩子虽然小,但内心也有一个衡量标准,在那边已经受到伤害,回去父母在打一顿,实在是不划算,所以多数孩子就放弃了“向父母求救”,取得孩子的信任,别让孩子害怕倾诉,要让他们知道,你会一直爱着他。
3、不冒充专家,多一些阅读和陪伴
有很多孩子问的问题,大人的确很难解释清楚,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不妨度娘一下,和孩子一起分享,虽然有些词语孩子不一定明白,但至少他能感受到你的重视,有些不错的读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听一听,例如《小鸡鸡的故事》《呀,屁股》《乳房的故事》等等,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要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让孩子觉得这都是下流的和猥琐的东西。
结语:今天不单单是孩子会受到伤害,很多成年人也面临着伤害,如果你不在父母身边,请做到让父母安心。
1、过了晚上10点尽量不要单独出门。
2、和不熟悉的朋友吃饭,上厕所回来后,桌上的水不喝。
3、晚上打车去很远地方的时候,要记得把车牌号发给你的朋友和亲人。
多一些安全意识,就多一份安全,请把文章转给你需要提醒的朋友们。
欢迎你关注我,我想写用心的文字给你听。
艺术来源于生活,然而生活有时候往往比影视剧所展现的内容有着更彻底的绝望、更无助的悲伤。
我们期待在电影中看到幸福的结局,坏人会被绳之以法,绝境会有人并肩作战,乌云散去所有主角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单独扛起所有的苦与难,抱怨的话无人诉说,只能在深夜的被窝、厕所的隔间哭过之后,再继续前行。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法国电影《以女儿之名》讲述的是十四岁少女被禽兽不如的继父侵害,并被残忍摘去了生殖器官只为掩盖罪行,少女的亲生父亲奔走三十年,终于将凶手绳之以法的故事。
在目睹妻子出轨之后,丈夫安德烈选择离婚,将一双儿女养在身边。妻子则选择了和一位在德国很有名名望的医生科拜结婚并迁居到德国生活,孩子会每隔一段时间送到妻子身边来培养感情。
在女儿卡琳卡十四岁这一年,她照常和弟弟前往母亲家里,然而让安德烈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他没能再等到可爱漂亮的女儿回到法国叫他一声爸爸,而是女儿冷冰冰的尸体和德国警方草率敷衍的尸检报告。
尸检报告称女儿身上有多处淤青,死亡当天被注射了大量药剂,死前有被侵犯的痕迹,然而给出的结果却是无法判断卡琳卡的死因。
悲伤欲绝的父亲没有过度沉浸在伤痛之中,他并不相信科拜医生所说的女儿只是死于中暑,他拿着尸检报告去找专家求证,果然,专家认为卡琳卡的死亡与性行为有脱不开的关系。
尽管专家建议父亲不要再追查他可能无法承受的真相,但安德烈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女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他跑去德国找到卡琳卡的母亲,说起女儿死的蹊跷,可是她却并不相信,还称女儿一直在房间中怎么可能会死于性侵。
这一下子点醒了安德烈,让他开始怀疑同在一屋檐下的继父科拜医生。科拜给女儿注射药剂,并且出现在尸检现场,他就是杀害女儿最大的嫌疑人!
安德烈为了查明真相,花费一年时间向德国法院申请重新尸检,然而德国法院以证据不足和已经结案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安德烈没有放弃,他在街头发放传单,希望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利用舆论让法院重新受理,可结果却是他自己因扰乱秩序进了警察局。
安德烈回到法国,委托擅长跨国案件的高级律师,又自学法律,向法国高等法院提起诉讼。科拜医生躲在德国不接受问话,卡琳卡的母亲也是站在科拜医生一边不肯出庭,律师提出不如开棺再次验尸以获取罪证。
这次的验尸结果表明卡琳卡的生殖器官居然全部被摘除了!原来科拜医生出现在尸检现场就是为了毁灭罪证!他就是凶手!
经过安德烈的多方调查和努力,法国法院终于受理案件,判处科拜医生十五年监禁,德国方面却施压,想要掩盖丑闻,而法国也不想陷入外交困境,别说将科拜医生绳之以法,就连法庭他都没有出面。
而此时,卡琳卡已经死去十三年了。
在卡琳卡去世的第十五年,科拜医生因涉嫌侵犯十六岁的病患而被告上法庭,与女儿相似的年纪和遭遇,令安德烈悲伤气愤到呕吐。科拜医生这样的人间渣宰就算是物理阉割再终身监禁都不过分,德国法庭却只判处他两年徒刑,居然还缓期执行!!!
安德烈不放弃,在科拜医生再次引渡失败之后,他认识到德国法国法庭的不作为,于是卖掉了公司,雇佣打手将科拜医生暴力带回了法国。终于,科拜医生在法国被判处执行十五年监禁,而安德烈也因绑架和个人执行司法正义判处一年。
至此,迟到三十年的正义终于到达。
这是一部父亲的抗争史,他是战士,为死去的女儿而战。三十年间,他自学法律,精通德国法律、法国法律以及国际法,他抛弃了正常人的生活,身边的朋友、律师甚至恋人都相继而去,他却一直不曾放弃和停歇。
影片没有刻意煽情,就像是父爱一般,将沉重的感情内敛起来,克制而隐忍,所有的感情积聚,直到最后一刻才终于爆发出来。
影片的最后,已经七十二岁的老父亲来到女儿的墓前,说道:“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
在父亲的眼中,他的女儿从来没有离开过,她一直活在他的心里。
正义最终没有缺席,可那却是一个父亲,用三十年的挣扎苦斗换来的。法律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拯救犯罪者,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让受害人不会平白受害。
迟到的正义不该让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它本来就不应该迟到!
又是一个为了复仇/让罪犯受到惩罚而研究法律的爸爸。看到男主通过卡带第一次发现孩子母亲出轨,到跟踪到第三者公寓带着法院调查令被当场捉奸,再到后来亲生女儿被强奸致死都维护当初她出轨的对象,真的相当厌恶这个女人,枉为人母。最后罪犯在绑架者的冒险下才得以受法国法院管辖被司法裁决刑期15年,并且仅仅定罪为过失致死,可怜一个父亲为了让强奸并导致女儿死亡的罪犯受到法律制裁耗费了将近三十年,从一开始的各处奔走到后来关了公司潜心研究方案,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法律制度和司法官员的腐败。无法想象真实案件中那位父亲如何能鼓起这样的勇气用自己最黄金的那三十年去与罪犯、法制反抗,那一定远比我们看着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那种绝望、悲痛、疯狂更来的苦涩。
一个伟大的父亲,用了30年的年华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女儿的死得到应有的重视。声张正义有多么难,你看,这还是在人权至上的欧洲,也不过如此。而且那个坏医生还不是家里有权有势的人,还强奸了那么多的未成年,最后才判处15年徒刑!
太憋屈了,整部剧都想说what the fxxk!
前妻一次次为医生做保,一次次骂男主是疯老头,说他“是因为老婆被医生抢走了所以心理变态才要强加强奸的罪名给医生”;说“医生是很有魅力很风流的人,根本不需要去强奸,那些女的都会送上门去“。简直想冲进电影里扇她n个耳光!你通奸骗老公,男主没打你没骂你只是离婚你就觉得他神经病?!你女儿死的莫名其妙你不管?!还有什么叫做”有魅力的人根本用不着去强奸“?!女主你的三观是被狗撕碎了吗?
明明法国判了刑,德国居然为一个强奸犯施加压力不引渡?这是逼大家以后都以暴制暴,动用私刑?
没有新媒体只能靠体力发传单的时代,到底埋葬了多少恶心的秘密?!一个女人死后尸检居然能让嫌疑犯在旁观看还偷走全部的生殖器官?法国德国两个欧盟最发达的国家的司法体系肮脏腐败到连一件按司法程序走的事情都办不到,无能至极。但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无能“还能被拍成电影公映出来。
最后,任何时候,只能自己保护好自己,不要相信任何的”为你好“
3.5 Daniel Auteuil 坐在女儿墓地那个失魂落魄的样子,叫人心碎。
父爱无声但却深沉,内敛但却决绝,三十年间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女儿临别时的笑靥如花。
看完之后,泪流满面,父爱如山,不像母爱那样温柔细腻,却是我们一辈子的支撑。
以要认死理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最加分的地方是它竟然很短。尤其很感动导演以Andre为主线,而对国际法、性犯罪判定、欧盟关系、媒体等容易在其他同类型片子被放大的元素都做了最轻的处理。看到Andre心中说Kalinka现在应该44岁了,那个时候看到了一个最原始、最单纯的父亲形象,哭成狗。
真是悲伤,这个爸爸的坚强非常人所及
一个父亲故事。法律,公正和坚持。看他几十年的坚持,年华老去,众叛亲离,我们会思考,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法国的国内司法并没有太辜负他(狭义理解,早已判决医生有罪),让他失望的是国际私法的区际司法协助中的政治问题。这和当前国内相关话题有着质的区别。剧作太中规中矩了,采用父亲的视角,限制了更有戏剧性的亲生母亲拒绝承认,辛西娅离开的处理可能。
父亲为了女儿打的一场跨越30年的战役。那个强奸犯谋杀犯继父是个人渣,亲生母亲则是个纯种傻逼。另: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强奸,致死,只判15年,就这,德国政府还死不让法国引渡犯人,后来才知道是法国德国两地法官一开始就商量好了。天好黑...
没有正面冲突,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渲染煽情。克制得惊人,也压抑得令人郁结。30年的抗争说来轻巧,压缩成电影也不过两个小时不到。这背后却是一位父亲难以入眠的万千日夜和心如刀割的每分每秒。“今年你44岁了。我很想你。”结尾的告白,字字诛心。
穷其一生,为女儿打一场战役。
与其说继父禽兽不如,不得不说其母亦可诛,还有所谓的外交,盲目的公民保护!事实成立的强暴案判刑两年缓刑两年真是醉了。电影有点流水账,但安德烈先生执着的精神和对犯罪恶行的愤懑让我想一直追寻结果
什么使生父坚持数十年用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使用私法制裁?是对法制的坚信…为什么生父可以直接见到司法部部长?人权和公权观念的不同…正义的得来从来不易,为什么网络上正义感却爆棚?因为“正义”从未如此廉价…为什么生父能保障30年的花费?福利体系…
基本符合現實,阿爾巴尼亞綁匪首腦是長髮的部分都弄出來了。本片中可惜沒呈現那些聲援紀念卡琳卡的後援會,參與人大多是男主在圖盧茲的鄉親,這些默默無名的人全都被濃縮在那位化學教授和律師上。男主日後為阿爾巴尼亞綁匪作證其義舉,使得綁匪能通過難民庇護留在法國定居。
14岁女儿被奸杀后,父亲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追寻公义、最终将凶手绳之以非法的故事。因为是真人真事,拍得非常节制,感觉就像在看法国版的“秋菊打官司”。倾其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父爱,拒绝煽情好评。
“今天,你就44岁了。”真实又充满悲伤的电影,女儿被禽兽奸杀,父亲四处奔走寻求正义,坚持不懈了大半辈子才等到正义的到来,孤独一人在墓园为女儿献花,那是父爱的身影。“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
这个妻子真的很蠢,男主应该娶个three billboard女主那样的女人
看完之后哇哇大哭。 30年后父亲在女儿墓碑前说“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真的泪奔。30年,为了给女儿查清真相,他自学、精通了几国法律,卖掉了自己公司,与亲人决裂,与欧洲几国最高司法机构为敌。
法国版《秋菊打官司》,真人真事改编,导演没有刻意煽情,但故事已经非常震撼人心
【你看 我没有放弃 我信守了承诺 这一场战役 是为你而打】 尊重施害者人权真的是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感觉比焦点好看多了。。。另外欧洲国家所谓的人权和极左思潮,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