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期间,我不止一次想暂停下来,也不止一次因为影片的写实而全身泛起鸡皮疙瘩,满含泪水。
烧、杀、qiang、虐、尸横遍野、焚尸烧屋等这些形容词的沉重实实在在地通过影片传达到我的身体里,连观看时我都常产生停下观看的冲动,更何况这影片仅仅只是简略的而非当时的全部情景,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果我是当时身处其中的南京人,内心该得多么地害怕与绝望,我不敢想象。那些南京大屠杀里的日本帝国主义军人和士兵们,那一条条人命在他们眼里简直连草芥都不如啊,我实在无法不去仇恨他们,不去诅咒和咒骂他们,对于曾经投向他们国家的那俩枚原子弹,我是不会嘲笑、但绝不会同情他们的。影片最后的那个前行的小孩变成俩个,并且朝俩个相反的方向前进,暗示了之前封建的中国经历了这次惨烈的教训的醒悟,这教训着实令人深刻,这场觉醒的惨痛程度着实令我刻骨铭心。影片里多次描述日本军官、士兵的对话,他们简直就非人是恶魔。抛开国籍来说,我从未想过原来如果可以,人性的自私和残暴可到达这种地步,简直不敢想。
最初想看这部影片的初衷是最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新闻,我觉得需要看看国家的历史才能深刻体会祖国强大的重要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黑太阳也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想,曾经那些朗朗上口的落后就要挨打、读史使人明志这些,都不再是自己口中轻飘飘的几句话,而是富有分量的教训,我也深知了铭记历史、正视惨痛的经历和砥砺前行。正如其他评论说的,这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该观看的影片。
小学学校组织一次看抗日电影 现在32岁还记得电影里日本兵把几个月婴儿磨成血泥的场景………这是给小学生看的吗!拍的太真实导致10几岁的我两个月吃不下饭 以前内地电影对分级真是马虎 !有些成年人看都做恶梦的电影居然给小孩子看 都不知道是培养爱国主义还是培养民族恨意和对抗日电影恶心恐怖…反正就那一次我到现在都不敢看抗战电影题材
讲南京大屠杀,单纯的枪杀激不起多大的情感波动,抗日剧中把该桥段用烂了。而讲述日军暴行,就需要用这种常人难以接受的“cult”等级镜头来展示,远不如此,现实的屠杀比克制的镜头下更残忍千万倍。
将历史记录画面穿插于影片当中,一幕幕还原残酷的现实,杀人比赛、解除军纪、刀挑胎儿、水煮婴儿、焚烧尸堆、奸杀抢掠样样都给你拍出来,战俘平民、杀;文物珍宝、抢;建筑尸体、烧;老妇幼童、奸。佛教、基督、伊斯兰都无力回天,这是这部电影的全部吗?
不,他还拍出了日本人当时的思想矛盾,拍出了日本军人的人性缺陷,也提及日本军人有着自己关心的亲人与家庭,有自己的困难和牵挂。也提及南京人欲行又止的反抗,表现当时中国人人性的弱点。牟敦芾确实是个有思想的人,一部深刻的题材确实被拍出了深刻的含义,而不是一味去体现表面上人们口口相传的东西,这点是很难得的。
最后的老妇和男女孩童给我的冲击力是最大的,颇有些悲壮的味道,这个表现力超越了烧杀寺庙、强迫和尚奸淫妇女、顺手杀掉“尽心尽力”的汉奸、慈悲为怀的捡尸和尚等,甚至超越了江畔焚烧千万具尸体的大镜头,说实话该电影的表现力是强,但从这一点上来看它还差那么一些味道。
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成年后不得不看的一部电影。
至此我真心崇拜牟敦芾这个导演,并开始了解它。
片子拍的一般,较血腥,基本尊重史实,穿插许多历史镜头。片子试图说明日军大屠杀的根源:报复中国军队的抵抗、威慑恐吓中国人不再抵抗、用女人和财物鼓励日军士气等等。南京大屠杀中臭名昭著的日军高级战犯和中下级战犯都有所表现,可初步了解历史。儿童不宜。
大屠杀的惨烈与宏大,让任何拍此类型电影的导演们无所适从。因为真实的大屠杀谁心里都清楚无法用电影表现出来,哪怕仅仅将南京城日军的各种罪恶简单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罗列也是电影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所不够用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太多的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也仅仅是用指头从浩瀚的无辜遇难者的血泊中蘸了那么一指头,拍出了有那么一丝丝血腥味的电影给我们看。这不能怪我们的导演,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导演太清楚大屠杀是怎么一回事了,面对令人发指的兽行,面对苍白的电影摄影机,无法表现出这个民族历史上最痛的苦难,我相信他们也心里不好过。因为实在难拍了,无法表现太多,可这样就显得淡薄,无法表现的残忍,因为真实的大屠杀比让演员化妆出来拍的残忍一万倍,可又无法对自己民族的这个苦难视而不见,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启动了摄影机。
我之前看过太多的专门的或者捎带的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当烟火师做的烟火腾的冒起一股白烟,当道具枪突突突的响起,当群众演员非常配合的脸上抹着乱七八糟的黑红面无表情的躺倒,当表现沉痛的背景音乐响起,我为导演感觉悲哀,南京的血泊太浩淼,死尸塞路,浮尸断江,而因为上述的种种和导演的无能为力,只能在如此深重的大屠杀里蘸了那么一指头鲜血来表现日本的残忍——那是表现日本军队的残忍吗?我看刚好相反,那是为罄竹难书的恶行无意的开脱。
《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却出人意料的做到了太多太多电影没有做到的,在这个片子里一个带着两个小孩逃亡躲藏的男人成了很细的支线,零碎的串联起整个影片,真正的主角是日本人,日本军人。他们做了什么?烧杀抢强奸,历史上真正的日本侵略军所做过的在这部影片里基本都有表现出来,杀人比赛,砍头试刀,强奸妇女,老妇,小孩,刀挑孕妇,开膛破肚挑出胎儿,活活煮死胎儿,成千上万的枪决俘虏和平民,浇上汽油在江边烧起冲天大火处理尸体,对寺庙的和尚进行集体枪杀,冲进国际保护区抓女学生,对死亡的沦为慰安妇的妇女赤身裸体的抬走处理,强迫和尚同被已经轮奸过的妇女当着他们的面性交……这些匪夷所思的让人瞠目结舌的暴行曾经的的确确发生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导演用克制的镜头尽量还原了历史,让一个多小时的我们如同回到了那个残垣断壁的南京,重新尽量真正的了解了那个魔鬼占领下的南京。冲天的熊熊黑烟带着烧焦的死尸刺鼻气味弥漫着南京城的上空,太阳已经成为黑色,静静的挂在天空。
片子结尾处理的非常完美,亲人都已死去的小男孩在夜里出现在满是废墟的街上,不知从哪里也走来一个同他一般大的小孩,两人是相同的命运吗?是同样在这魔鬼军队的手掌中奇迹般苟且没有死去的中国人的其中两个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他们走向不同的方向,因为在那个黑夜里也没有谁能知道该怎么走才对,到底怎么走,走向哪里才能活下去?谁也不知道。小男孩胸前挂着奶奶给的长命锁,在中国人的传统里,这样的孩子是会长命百岁的,是能渡过所有苦难的,而在南京城的一片瓦砾中,在街头尸体旁嗷嗷待哺的婴儿襁褓中,他们都有一串长命锁,南京的太阳不会永远是黑色,这些幸存下来的人们终将看到不再被黑烟遮蔽的太空,这是日本人再凶狠的屠杀都无法阻挡的。
受最近的“南京”热潮影响,搜来香港1995年出品的老电影《黑太阳南京大屠杀》重温。导演牟敦芾的名字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他的作品在25岁以上人群那里却肯定如雷贯耳:《自古英雄出少年》、《黑太阳731》等,此片也是他成名的“黑太阳”系列的其中一部。
老实说,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影片的技术手法是粗糙而直白的,剧情是琐碎的,人性挖掘塑造上也没有什么突破创新,基本上还是以单纯的感官刺激为主,需要阐述哲理的时候,则简单地用人物对白,更好玩的是,作为一部剧情片,其间竟然还夹杂着很多真实纪录片的镜头。
不过它自有其简单的力量。直白的镜头如枪挑胎儿、水煮小孩等,放在现在也是让人触目惊心,足以让女观众们紧闭双眼。当然,场面刺激是较低层次的,个人认为里面好几段对白更是耐人深思,也可以解答一些人对于当时南京人束手被杀的疑问。
——教堂内有数千中国人,大概几十个日本人看守。一批批中国人被送出去,每出去一批,一阵枪响。几个中国人在嘀咕:这一出去就枪响,是不是在搞枪毙啊?有人说:不会吧,要真是枪毙,外面的人怎么不反抗?又有中国人说:应该就是枪毙了,要不我们集体冲出去,这么些日本兵,我们这么多人踩也踩死他们了!立马有人回应:那你第一个上好了!你就别瞎折腾了,不要拖累了我们大家,还是老实点吧。人群沉默了……门外,一对日本人在议论:中国人真是奇怪的民族,枪毙他们也不反抗?!
此外,在片尾,导演安排了一个逃脱魔爪的小孩子独自在大街上走向远方,这在南京大屠杀电影中应该是首创,有理由相信陆川的《南京南京》的结尾是参考借鉴自此片的。
影片另一个出色的地方在于用相当篇幅描述了日军高级将领的言行,如松井石根大将、守备司令中岛今朝吾等。虽然也有一位“中国通”日本剑士建议以怀若政策、像孔孟之道般以文化统治中国,认为这才是良策。但日本陆军将领却反复强调用大屠杀来鼓舞士气、震慑中国人。日本陆军的智力低下、眼界狭窄和行为暴虐可见一斑。相比师法英国、具有相当战略眼光的日本海军,陆军就像一个还没开化、只会简单破坏的野蛮人。另外,影片还特意点到了一位日本皇室成员的名字——朝香宫亲王,在历史上,作为最高指挥官,是此人下了见人就杀的命令。松井石根起初还在休养,直到入城仪式才来到南京,他只是延续和纵容了大屠杀的政策。但因为出身不同,战后朝香宫毫发无伤、安享晚年,松井石根却上了绞架,怪不得松井石根后来要为自己叫屈了。
片中有一段对白,颇为触动人心,也很有现实意义:
(日军破城后抢到了一些文物)
——日本将领:宋瓷,好东西啊,这些文物一定要保护好!
中国翻译: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很了不起的。
日本将领:嗯!?
中国翻译:我……我是说传统还是很不错的。
日本将领:中国的传统?又没传给你们!
好一个“又没传给你们!” 从道德、文化到实体的文物,我们都已失落了太多,而我们还在不断亲手毁灭着一些历经曲折传下来的东西,因为追求经济利益的短视无知和贪求政绩的自私。据统计,近三十年被挖被毁的文物和建筑总量已经超出了近代百年战火和“文革”时期的总和。例如,正宗的唐代建筑,目前只能在日本奈良得见。
近日翻读的两本报刊之对比,不得不让人感慨唏嘘。《影像视觉》上,意大利卢卡小城的美丽建筑,数百年来如一,整个城市就是建筑博物馆,大城市米兰、罗马的建筑保护也是很好。而近日的《南方周末》报道,天津地方不顾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多名文物专家的N次劝阻呼吁,决意基本上全部拆毁具有很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五大道街区。类似这样的事例已有不少,即使有高层领导如总理的批示,也仅仅只能让那些文化遗存短暂地“死缓”而已。
“又没传给你们!”——就像一记耳光,穿越时光热辣辣地扇过来。
“中国人喜欢内斗”“杀一儆百”“以杀人来震慑似的征服”“天下为公”“向古代中国人学习”这些都是日本人说的,他们不是用武力打赢了我们,只是利用了我们的弱点。正视自我,牢记历史,不再闭关锁国,窝里反,自视甚高,儒弱无知,才不会让惨剧重演。空话没用,做好自己,亡灵安息。
当年影片在大陆未准公映,牟敦芾认为此举是为吴子牛让路,这应该不是根本原因。未谙大陆政治的香港导演,虽竭力冲淡了重口个性风格,却踏入了当局忌讳的禁区,即对松井石根的公正评价。虽说屠杀责任人已有定论,是朝香宫鸠彦王和谷寿夫中将,但当时的大陆,不会允许这种违背以往宣传的声音出现【5↑】
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多知道一点,总胜过混沌茫然。
该死的小日本儿把我爸气的直骂娘
已经不能评价牟导看待历史和残酷的方式了 应该说只有残忍能够让人觉醒
让人生气的是日本对这段史实的不承认。
邢捕头你怎么叛变了
看完以后,只能用古人的极言才能形容其恶行:焚炙忠良、刳剔孕妇、作威杀戮、毒痡四海,淫酗肆虐,残害万姓,秽德彰闻,皇天震怒!!
在首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和同学一起看的这部电影,发现比现在的抗日片优质得多得多。
黑太阳告别731部队的剧情后,凸显日本军队屠杀南京市民的真实场景的事实还原,反而效果是最好的。
幼时看过的一部片子今日终于找到了,导演根据史料真实的还原了历史真相,日军所犯历史罪行,无法饶恕,华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勿忘国耻。
#黑太阳南京大屠杀#本片并不像抗日神剧般一味抹黑敌人。本片可贵之处就在于直面历史和现实,较为客观和赤裸裸的反映了那一段时期的真相,虽然看的人牙痒痒,但是却相当发人深省。电影针对日本和中国两个国家,针对国格和人格,针对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和特殊手段,都提出了公正客观合理的辨证思考。
我不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在豆瓣仅仅6分。牟敦芾是个很好的导演。
没看但不想标“想看”
精神分裂日本人
台词超强,“日本人不是也信佛吗”“我们杀了这么多中国人,他们竟然没人反抗”“胜利者写历史”“强者才有声音”“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者之善,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者之善也,对付中国人要靠文化”“他们不团结容易渗透分化”“为了解放中国人而杀人”“个人适当扮演各自的角色”“鸦片是个好办法”
少儿不宜,但牟导一贯的血腥表现的还不够淋漓尽致
是中国人的都该看看!!!!!!!!!!什么叫做过于血腥!!!!真正日本人做的要比影片里要残忍几千几万倍!!!
手贱系列之三,这部不是很血腥。看完了这些,我似乎能体会到那些看完《索多玛120天》后去自杀的人的心情了。原来人性真的可以泯灭到如此程度。
邪典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