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飞翔
整部电影打动我的有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封面,男子独自一人站在山崖上,披着翅膀,张开双臂,遥望远方。那脸上的表情,让人感动
另外便是第一句台词: 从出生起,我睡过不下一万次了,但我从来没有梦见过在天空飞翔。
唯一遗憾的,也许就是无论在现实和环境中,影片中的男主角,没有披着他的翅膀,飞起来
2 ) 我感知的J和他关于飞翔的梦
我感知的J和他关于飞翔的梦
-----看《中国鸟人》THE BIRD PEOPLE IN CHINA
我常常做梦,关于飞。在梦中我确知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只要双腿一蹬,我就飞起来了,不需要翅膀的,升降自如。
J却从没有做过这样的梦,即使他从小就梦想着飞,即使他一直相信这世上确实有会飞的人。
J乘坐着乌龟拉的竹筏,来到中国云南一个不知名的村落,他原来是要到这里寻找上等的翡翠,却遇见了一位传说中会飞的女子。J听她唱歌,看她劳作,J还差一点点就爱上她了,就一点点。那个有英国血统的姑娘。
“这世上有没有一个地方是人类从未踏足的?”J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使这个事情变得有些滑稽,事实上这并不是他想要的。那个背后的,他想说什么?
到了最后,在末廣町车站我遇到了在浅草站上车的J,他告诉我,他昨晚好像梦到了,那个翠绿的、被雾霭袅绕的山谷里到处都有飞翔的人儿。J认为那是真的。
3 ) 回不去的遠方
最初租借這個片子完全是意外,在學校圖書館找別的資料的時候順手看到了這個匪夷所思的標題, 一看居然還是日本人拍的,瞬間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毫不猶豫的借出。
整部電影情緒真的多到爆炸,我只能說從來沒有看過用這麼匪夷所思,又暴力又笑又失戀又帶點歷史的電影。電影講述兩個因為各自的理由去了雲南深山尋找玉石的人,在經歷過種種冒險後,遇到藍眼的少數民族少女以及“可以飛行的人類”的傳說 。
這部電影應該是1997年, 在幾幕破車過城門的時候還可以看得到“歡迎香港回歸”的紅色標語。一個因公出差的小職員和田跟山口組的黑社會界大叔, 這兩個人的組合也是妙的不行,看著他們從互相僵持到一起說笑著把臂拉屎的友情也是有趣的很。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喜歡這一類的電影,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裡面充滿著一種不顧現實,充滿熱血夢想的浪漫情懷:山口組暴力討債的花背大叔,喜歡拍照喜歡冒險喜歡跟小孩玩耍,隨身帶槍的黑社會居然會為了保持心目中飛行的烏托邦,孤注一擲決定動手除掉會帶來現代化的城市商人,城市小哥看似決定投票城市化的一方,在最後一刻對立之時的比賽方法居然是“不然那我們去比賽飛行”!
看著兩人揮舞著竹繃子破布跟麻繩扎成等翅膀, 嚴肅的奔向懸崖, 真是有種說不出的詼諧,又有些莫名的感人。導演這傢伙也是, 前面都用烏龜拉竹筏了,我還以為打算給我個超現實的結尾: 在風聲中兩人越升越高飛向遠方,被風的氣流托起身影越來越小...結果畫面一切, 山谷下兩個人灰頭土臉的背著摔得稀巴爛的翅膀, 全身都是泥巴跟血慢慢爬回懸崖, 大叔還嘟嚷著:啊不知道飛的時候憋氣會不會好點啊…
人類靠肉身畢竟是沒辦法飛起來的嘛,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在揮舞著翅膀衝向山崖,奮力一搏的那瞬間,他們是真的相信人類是可以飛行的,雖然肉身做不到,但短短幾秒他們“人的本身”真的飛往了夢裡的應許之地也說不定。
在故事的最後小哥回到了城市,收到大叔從山裡寄來的信時,小哥說他好久沒有回去了,但卻也沒說那天是何時。被開發的山莊,在幾十年後是不是還能保有鳥人的傳說跟夢想?就算回去了, 還能在少女的異國曲調下看到當初那片綠色跟孩子在山裡奔跑的樣子嗎?
不管如何,終究是回不去了吧。
4 ) 消失的歌声
在湍急的怒江边等待溜索的人平静地象在等着搭公车,因为清醒,混浊的江水翻腾起的情绪始终落在两岸青山的怀抱里,不等水花浅湿青衫,已经蹦着远去.利索地在溜索间攀渡的男女也是如此,攀上蜿蜒陡峭的山路后,他所去的世界是在天或在地又有谁知道呢?唯有掖着公文包的过客会寻思着来的世界,笨拙地记录那个本该消失的歌声.
因为<中国的鸟人>而思念马骅,那个已经变老的山谷的儿子和他被忘记的诗歌.
在变老之前 马骅
远去知了在枝上一叫,天就凉下来
寒气涌上树冠,肆意删改
凌乱成本地的秋天 衣襟上的松针越来越多,嫩得尖锐
在温凉的乳内寻找着对应
裙摆却执意扭身
在夜色中驾着剩下的夏天远去 夜莺在梦里一唱,人就老下去
暮色铺满被面,左右翻滚
合拢了起伏的屋顶 幻想中的生活日渐稀薄,淡得没味
把过浓的胆汁冲淡为清水
少年仍用力奔跑
在月光里追着多余的自己远去
日子在街头一掠,手就抖起来
文字漏出指缝、纷纷扬扬
爬满了将倒的旧墙 脚面上的灰尘一直变换,由苦渐咸
让模糊的风景改变了模样 双腿却不知强弱
在变老前踩着剩下的步点远去
5 ) 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不过几个职场失败等的失意日本人到中国云南看风景,看溜索,看奇怪的鸟人装翅膀练习扇风。
云南流传着关于日本诞生的传说?寻根。
那个失控的黑社会大佬。
除了演员和景色,我还能看什么?
三池崇史不是很暴力的么,竟然会拍这么一部片子,丝毫没有杀死阿一。
这个题目,挺逗人的。
6 ) 事实
若不是“理想主义”的标签我是不会看这个电影的,即便里面有云南元素和本木雅弘。
终于云南也成为了日本人的乌托邦,虽然三池把97年的大理描述得也未免太破了,乌龟那一段怎么看怎么像插科打诨和怪力乱神,但假如不是那六只乌龟,也没办法表现黑帮老大后来的那份决绝。
城市里很难找得到心灵的安静,所以黑帮老大最后不走了,一如那位飞行师“鸟人”一样。过惯了营营役役而忙碌的生活,其实谁都想找个桃花源来释放一下自己的灵魂,只是有些人找到了回去的路,有些人终于迷失了。你以为换一种生活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生活的琐碎依然困扰着你。黑帮老大一心只想留住那份纯真,却也并没有考虑过当地村民的感受,其实村民更多的只是希望玉石开发之后的发展,人总不能宏观的看问题,最终找到一个折中。其实这电影让我想起了赫尔佐格的《陆上行舟》,片中那位仁兄当然也找到了纯真,得到了释放,但最终,它已摧枯拉朽式的方法毁灭了文明,原来,理想主义也有很多个样子。不过理想主义好像总伴随着自私。
我们不能飞翔,正如改变是理所当然一样。
末了说几句:1:那照着英文字幕乱翻的中文字幕着实是太烂了;
2:较真一下,Party会让你乱采玉石?
讲文明、毁灭,物质的与精神的,一个高水准的桃花源记的故事。日本导演处理起这般神话的空间,感知的方式却令人信服无比,已然形成景观;再看看我们第六代对空间的呈现,忽然带有了一种当局者迷的意淫气。美中不足的是多次黑屏,但无伤大雅。大师之作,推荐!!
故事挺奇特。。可能这点上来说这部片子对我的感染不够。。能想象外国人对此的感受。。
“我一直也没能住进这个国家。。。。。”意味深长的对白 三池的中国情
前半段還挺好笑的,挺深沉的片子,不做作。
我没有想到三池崇史竟然做出这样的讨论 又温情又正经。 在保持原始原真与发展现代化之间 究竟该如何选择?我们是该说出飞机失事的真相 还是保留爷爷会飞的传奇?尽管钱和便捷都是顶好的,但毕竟有无论多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也做不到的事,比如得到一颗心和永远记得一首歌的意义。看到云南真的太开心了。取景地老姆登村 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天啊!这片子居然是三池崇史的!我看完了翻豆瓣才发现!!我狂吐血!吐血吐血!!他居然导演了一个这么唯美这么善良的片子!!这个反差比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要震撼一百倍!我当时就想这他妈哪个导演呢,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拿来当一幅画,绝对是个大师水平才拍的出来的,没想到居然是邪典电影的代表人物三池!!这个意外太让我震动了,所以都没太多话来描述这个片子带来的对自然纯真的向往和对现代文明的深思。相当不错的电影。我也很高兴它能够把云南拿来比做天堂。
带有疯狂古怪气息的Cult片大师三池崇史,却原来也曾拍了这样一部幽默、诗情的片子。一路从混杂的,不伦不类的小县城进入桃花源般的深山,笑料不断,而故事和要传达的信息却也十分清晰
前1/3搞笑历险记,中间描述乌托邦一般的“鸟人山村”和关于飞翔的传奇,最后是现实和梦境发生冲突,小混混把山村视为洗涤自我灵魂的最后归宿,小职员走出“世外桃源”回归“文明社会”作出小小感悟。故事不是特别吸引人,情节有些牵强之处,配乐尚佳。摄影据说很棒可惜看的版本不够清晰没有太多感觉
风景优美,演技自然
掉车门掉方向盘,顺流而下死之国,池塘里的战斗机,英伦歌谣聋琵琶,会飞的人不会做飞翔的梦;九十年代云南山沟风光好,安逸隐世与文明开发之诗意探讨,但导演三池崇史少不了洒人一身极道王八血
本片像是《面纱》故事半个多世纪后的变奏,殖民者-探险者-人类学者-流散者,无论是(字面意义上)空降的还是跋山涉水的,一方面永远来自外部、永远存在某种权力关系,另一方面他们终会被以千奇百怪的方式编入本地的历史——石子激起涟漪,沙石顺流而下,但它们都不是河本身。前三分之二都很可爱,这种深入「欠发达」/「(更)边缘」地区的公路喜剧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也一样吃香,只是这里有非常多属于三池崇史的技艺与顽皮;比起来感觉结尾略草率了,本地人是怎么看这两个外部怪胎的呢,无论是留下的还是离去的?让我有点难看出导演是在真心实意地讽刺谁,还是只是用温情戏码遮盖一些更大的问题。
因为这部,我彻底爱上日本电影了。
额。。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象骂人。。。
没想法三池暴力浆能拍出这么美的片子,特别是结尾那段独白。文明与原始,人人都想飞翔的梦想和坐地铁的工作日。那曲子叫Annie Laurie,苏格兰民谣,不过The Radio Dept翻唱过,台湾那个樱井莉亚张韶涵也唱过,叫《永昼》
也许国外的人们会看法不同
内核抛弃了非人性暴力,手法上舍去极端缩短和电报式的幻想。离开了表现主义的三池崇史真是灾难。
内個女的哪裏好看了?哪裏混血深藍眼眸了?……怎麽都評價這麽高啊?我看了這個感覺很無語 很弱智 另外片名太撒了 還很雲南觀光啊 哦喲 看完之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第一部三池的片子!
三池崇史又来到了他心中怀念的地方,操着并不熟悉的言语,做着不可想的梦。即便多年后我们都会变成庸常之人,都是心里头的那份执念不要被浇灭。
I dreamed a thousand new paths but I woke and walked my old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