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人间烟火。这句话很打动我。 人间烟火,家庭琐事,柴米油盐。说起来都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小事情。陪着孩子去参加棒球赛,被嫌弃;去追求一个漂亮姑娘,成功了;酒馆偶遇老友,来两杯;甚至更小的事。今天买的鳗鱼饭好贵;丈夫刷牙漱口的声音好大;花瓶被熊孩子打碎了。 一件件我们每天都经历,但被忽略的小事,其实在那里默默的填充我们的内心。当有一天,我们无法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才会品味到,最美不过人间烟火。 家庭之苦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一个精致的小品喜剧。整部电影的节奏轻松愉快,平铺直叙的讲述着家庭琐事。儿媳妇拿起电话将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十五年的公公当作了骗子,逗的全家人发笑。另外加上久石让的配乐恰到好处,让这样平淡的叙述反而让观众心里有了一股淡淡的温暖。可以面带微笑的感受着这样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生活。 然而转折出现了,婆婆提出了要和公公离婚。让这个普通的家庭陷入慌乱。从而引出了很多猜忌矛盾和不解。闹剧最终以公公进了医院收场。全家人终于冷静了下来,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放下了自己的那份固执,去理解对方,去理解生活。也懂得了那句最美不过人间烟火。 闹剧结束后的他们继续着他们简单的生活。继续教育者孩子,继续在电视机前睡着,继续和自己的爱人开着车,行驶在通往前方的道路上。 看到肖邦的曲谱,无处不在用不和谐的重音。看来,不和谐音对美妙的音乐是必要的呢。 上边这句话出自家庭之苦这部电影。是啊,我们的生活就是美妙的,但是没有对比,美妙终会变为无趣。当有不和谐的重音出现时,才会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妙。 本片的导演是日本的国宝级大导演山田洋次。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他,绝对已经看透了人生。在这个疯狂追求独特,追求技术,追求视觉特效的2016年,竟然拍出了这样一部简单而温馨的电影。就像在吃了很多天的大鱼大肉后,喝了一小碗温暖的白粥。很舒服。
主要为了吐槽,稍稍带点科普和分析,仅此而已
桌子上的是白果,就是银杏的果实,常见于夏天,虽然见过但没吃过的。。。第二部里也会出现。京都六角堂(《有顶天家族》开会的地方)有卖白果的铃铛,要是经过请别错过。小舅子的身份算是伏笔。
第一次看见女方全填好只剩下签名盖章的,常见的是男女各自分开填写的,比如《最完美的离婚》和《其实并不在乎你》。虽然这张东西可以直接下载打印,但是前提是你要已婚。。。好难啊
这老婆你不要给我吧!!!
老婆可是《北国之恋》里的萤啊,这衣服梗《legal high》出现过,最著名的梗应该是召唤狐狸用的“lu~lululu~”了,暴露年龄了。。。额,暴露loli控属性了。。。
请注意后面的海报,是不是有种错乱感?没错,这是同班人马前一部电影的海报,超推荐。原版的《东京物语》也强烈推荐。
后面的黑板上是夏目漱石的《从此以后(それから)》、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武者小路实笃的《友情》。平田富子是奶奶的角色,她这篇文字的名字叫《通宵的客人》,主要内容:卧病多年的丈夫去世了,守夜那晚妻子遇到了年少的旧识雅彦。个人理解为开始重新写小说这件事,弟弟写小说说不定是姐姐影响。大儿子的演员叫西村雅彦,强烈推荐推理剧《古畑任三郎》
八卦的门卫大叔再次探头这个动作真是赞,个人很喜欢笹野高史,还有日综《人类观察》~
为什么是他女儿做呢?后有伏笔。。。再次吐槽结婚好难
说老板娘不性感的,来大战300回合!!
浓浓的昭和味道,我喜欢!!
《男人之苦》的海报,大陆的翻译是《寅次郎的故事》,本片的导演名字再次出现,私货满满~~
弟弟从扶手上滑下来真是太溜了,仿佛看见了从前的自己…
妹夫对盘子是真爱啊。大哥,这球真是你用的吗,为什么是粉粉的。。。
我一直期待7份饭8个人怎么处理,在骚乱终结后7份鳗鱼饭来了。因为怕邻里八卦,儿媳没敢承认是自己家。。。
如果这里你就能和我一样猜到医生的演员是谁,恭喜你解锁了 熟知日本小成 成就。关于落语推荐日剧《龙与虎》和动画《元禄落语心中》
鳗屋小哥的演员德永优树是一位演歌歌手,上过日综《中居之窗》,这次也唱得很好听。感谢字幕组!!!
原版的《东京物语》,桌子上的是《寅次郎的故事》dvd盒子,前面出现时在茶几上。外人真是外人吗,父母对于外人定义透露出的观念是否对子女有影响?喜欢小津安二郎的《晚春》,讲的是未婚女青年与作家父亲,最后一次吐槽结婚好难。。。
以上是这次的吐槽,欢迎讨论
【搬运自微信公众号 流量君】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9fFvJT7WVLnu8gQPp3QVvg】
典型的日式家庭片,简单的故事,平常的生活,如水流过,胜在真实。 虽然是日本片,但角色设定会让大多数国人都有共鸣吧。 操持了一辈子的温柔母亲,脾气古怪臭毛病一堆的父亲,性格各异的儿女,有的愁经济,有的愁感情。
电影一上来就有点高能,老两口结婚已45年。可笑的是,老头儿不记得老太太的生日。 提醒后老头儿才想起,然后不痛不痒的说:很久没送你生日礼物了,这次送你一个,可是不能太贵。 老太太迟疑了几秒后说,我确实想要个礼物,也不太贵,只需要450块就可以了。
然后拿出一纸离婚协议书让老头儿签章,450块就是离婚的手续费。 老头儿一个晴天霹雳,你作什么妖? 七老八十都半截入土了,日子过得好端端的为什么就要离婚?
影片开场的几处细节,可以让观众大致揣测到老太太这看似突如其来的决定。 老头儿是个赤裸裸的大男子主义,在小酒馆喝得微醺后回到家中。 袜子也一样,脱了就往地板上一丢,老太太跟在旁边忙不迭的收拾。
试想一下,如果夫妻两人近50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一朝爆发,也算在情理之中。 另一个原因,是老太太去文化中心参加了一个小说社,开始学写小说,而且是言情小说,讲述少女春心萌动的那种。 来感受一下老女文青的文笔: 一个雨声淅沥的夜晚,真知子为丈夫举行了守夜仪式,真知子从长年累月的看护中解放,她坐在丧主席上,似乎松了一口气,同时又陷入了深思...... 更重要的是,她也在这个社团里面得到了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而自己的丈夫,对于她的创作是“嗤之以鼻”的,她的心血从来没有被尊重过。 相夫教子被当做“天经地义”来理解。寡淡无味的生活中,不存在夫妻之间的欣赏。 老头儿在酒馆喝着小酒,和朋友这样八卦自己的妻子:
但他自己呢,退休后的生活就是遛遛狗,和朋友吹吹牛,晚上去酒馆喝点儿小酒。 两夫妻,在生活追求上,已经开始“道不同”。 老太太坚持离婚,全家人便聚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为什么在一起生活了45年之久的夫妻会选择离婚? 老太太在会上说出了自己的原因:
她准备净身出户,然后去追求“广阔的草坪,红色的屋瓦”,那种诗意的日子。 老头儿也觉得委屈,因为他觉得为这个家付出和担当了很多,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老头儿在影片里曾在不同场合,几次三番的跟别人强调:“我明明没做错什么啊”。 可是,感情这件事,哪里又是你没有做错什么,而应该是你做对了什么啊。 一句晚安、一声谢谢、一个拥抱,或者是,一次含情的注视,他都没有做过。 在他的理解中,结婚就是为了搭伙过日子,生儿育女,但求风平浪静无灾无难,了此一生。
这一家的二儿子,是一个钢琴调音师,主动承担起了调解家庭矛盾的任务。 女友宪子也是个温柔、善良的人。她的出现,也是扭转她公婆关系的关键。
爱情总是要有那么一点点高于生活的,你得稍稍的踮起脚尖,把它举起来。 老两口的问题不在于夫妻之间没有感情,而是老头儿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觉。 宪子一直在鼓励老头儿去跟老太太表白自己的心意,去挽留她。但老头儿却有自己的顾忌。
这才是夫妻关系破裂的症结所在! 无论年龄多大,老太太都是作为一个女人存在的,她永远希望是被倾慕、听到爱的表达。 而老头呢,羞于表达感情,他认为夫妻彼此怜爱疼惜都在日常的相濡以沫中了,说不说出来,不重要。 宪子最后的一番鼓励,促使老头儿终于还是向老太太吐露了心声。
末了,还加了一句“thank you”。 镜头切到沙发上,老头儿也终于把自己脱下来的裤子和袜子整整齐齐的叠放在一起。 这对老太太便足够了,足够她回心转意,也足够她原谅自己过去几十年的不如意。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这片子太真实了。好像这才是家庭剧应有的模样。 就是那么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平实而又接地气。温情动人。
亚洲文化含蓄内敛,中国人尤甚。即使家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话说三分半遮半掩。 我们很难再日常生活中看到能对父母毫不掩饰害羞,自然的说“我爱你”的人。 不仅仅是子女间,上一辈的夫妻间不少人都和影片中的老头老太太一样,不善表达。只把温柔藏于细枝末节中。 只可惜现在我们很难看到这种情感细腻、平实动人的国产家庭片。
现在的部分的国产家庭片,不仅假、更是雷,甚至开创了新名词——“悬浮剧”。 这类电视剧与“接地气”相反,人物和剧情也常被诟病无逻辑性可言。 “家族纷争”、“身世之谜”、“多角虐恋”、“车祸耳光”等元素也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故事的背景总是发生在豪门,而主人公要么深陷豪门恩怨纠葛,要么身份调换人生错位。 车祸、失忆、复仇、背叛、算计、出轨、家暴、婚变、小三、婆媳恶斗等元素统统打包来一套! 而相应之下,演员们的表演同样浮夸,“打耳光”、“下跪”、“翻滚”、“强吻”全部来一遍。
这些闭门造车,用各种“老梗”东拼西凑出的作品,值得观众为之买单么? 什么才是真正能打动观众的家庭剧? 我们需要的“真实”、“有逻辑”、“平实接地气”的作品。能够让我们得到一些正确的价值导向。 生活是我们咬紧牙关隐忍苦难,闷头对抗满目疮痍,日常琐碎。
家有时候坚固的风雨不侵,有时候又脆弱的不堪一击。这种矛盾总是共存在家庭中。 那些忽略的琐碎,被时光酝酿成润色生活的装饰,熠熠生辉。 在家庭生活中,不是动不动的婆媳大战,遗产之争,和各种撕逼大战。 不是什么失忆病痛,巨大的家庭变故这些烂透了的套路。
家庭生活都是一些细微、美好而繁琐的小事。而好的艺术来源于生活。
一点都不苦,非常幸福的一家人呢!(印象深刻的是,救护人员进门脱鞋,还帮主人摆放鞋子……)
在经历了小小的家和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失望之后,我爱的那个山田洋次又回来了。虽然有点鸡汤,电影太可爱了,充满了各种会心的致敬,让人失去判断力的好看。
作为真爱粉,《东京物语》存在感强,山田洋次驾轻就熟的轻喜剧家庭题材,吵闹纷乱的无穷琐事过后,寻常日子依旧,苦乐参半,最好的最坏的皆其去未知,或许是另一种「虚无」;家庭会议争吵场景见功力,日常鲜活气息,较《东京家族》好;片尾以小津式「终」而终,感动。
“东京家族”原班人马,感觉真是个有爱的剧组啊,连关系都没变。喜剧不好拍,家族喜剧尤其不好拍,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用“东京物语”来结束让我分外怀念小津,哦多克...
仍然讲的是家庭的崩溃。和《东京家族》构成悲喜两面。妻夫木聪作为钢琴调音师的人物设置,是对家庭不和谐声音的调解。而苍井优作为护士,意外的进入平田家庭会议,是对破裂关系的缝合。即便短暂。缝合的方法是语言,因为老头是不善表达的失语者,而母亲是陶醉在文学世界里的表达者。3.5
《东京物语》串起《东京家族》的喜怒哀乐,啼笑皆非,苦中作乐,2016年度最佳日本电影!
很关心价值1600人民币的高级鳗鱼饭如何处理了,怎么能抖那么贵的包袱又不交待,为鳗鱼君着急
很多人喜欢【东京物语】,而山田洋次却拍了这么一部,也许真的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吧,换成其他国家的导演,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翻拍也会变了味道,变成另一幅可怕的样子。
四星半,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能让这么一大家子的群戏演得如此精彩,分寸火候皆拿捏恰当,不止是主角,连配角的表演都极其舒服,除了已故的小津,也许只有山田洋次能拍出来了吧,看到最后,果然是山田洋次对小津的一次最直白的致敬,很多细节都能看出导演的用心。希望每年都能看到山田拍一部这样的作品。
奶奶看到爷爷突然倒地之后一时懵逼,接到孙子的直播电话:哥哥完成最后一个全垒打就赢了!啊!真的赢了!哥哥好棒!——看到这里就哭了(*_*)
#2016SIFF#一出绝好的,基本无瑕疵的生活喜剧。剧本之强大,笑料之自然。所有的包袱都是生活最根本处的提炼,轻巧自然,又极具反思精神。苦着苦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老太太们报班上课聊文学的状态,有如李沧东的《诗》附体。不管是对《东京物语》还是《东京家族》的平行翻覆,很多人肯定都跟我猜到:那纸协议书一定会被撕掉。所以,到来头,老年人还是想着治愈人类啊。说来说去,作为喜剧,还是那种一年来一回的,可以了(但个人还是喜欢黑暗点的)。
一个细节:救护车医生在进屋之前还特意脱鞋,抬着担架出来的时候还说我先穿一下鞋。。。。。#日本人真是礼貌到可怕#
果然还是特别吃山田家庭喜剧这一套,愿这琐碎温柔天荒地老。
添了一个新的人生梦想,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遍《家族之苦》。
如果让我来做编剧,结局奶奶是一定要离婚的,我觉得到头来家里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她。所有人都说要沟通,可我真觉得沟通无益,如果真的能够互相理解,什么不说也足够。
我是影片最后的那条狗,哈哈哈哈。 @2016-08-20 20:57:34
喜剧版的《东京物语》,一家人搞怪又有爱,有优酱这样的儿媳妇再苦也没多苦了吧:)
没想到是个这么喜剧向的电影,虽说是《东京家族》原班人马,但是风味大不相同。炒鸡喜欢老爷子的表现,把一个傲娇、固执但又可爱、温情的角色诠释的太精彩~“爱,还是要说出来呀~!”共勉。
松竹映画120周年特别放映 里面有向<东京物语><东京家族>致敬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