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樱良口吻)
医院的邂逅
看似荒诞
却掀起 内心酝酿已久的波澜
我会死哦
只希望在最后的这段时光
能有你的陪伴
你 沉默寡言
我 天真烂漫
两个极端碰撞出的火花 更绚烂
明知不会在一起
却依然选择与你相遇
既选择
便放手去做
冲破束缚
踏平羁绊
抛却所有蜚语流言
烧烤店里蒸腾的热气
海边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第一次被公主抱的欣喜
瓢泼大雨中的哭泣
我留给你的
或许只是你十七岁春日的记忆
而你留给我的
却是我一生的追忆
(春树口吻)
你将我拉出个人世界的阴霾
使我懂得
与他人相处 就是生命的阳光
我陪你重新体验正常人的生活
帮你实现最后的愿望
就这样
我们在相伴中相互救赎
在相互救赎中共同成长
一场飞来横祸 你突然离去
我寻遍记忆里的每一隅
拼命攥住
那绝望中樱花般易逝的美丽
恋恋不舍
奄奄一息
挣扎着 不放弃
怎样才能捡回
仅有的一个你
你没来得及向我告别
我们就永远不会分离
往后余生
我活成你的样子
你活在这最美的花季
当满地的落樱再次被风吹起
当春日的阳光再次被浪花卷起
当前世的回忆再次被你记起
我终于明白
人生的美好总会轮回交替
陪着你
去体验 去品味 去感动 活下去
留在珍视自己的人的心里
(结尾)
山内有樱名为良
树本无名只待春
樱花易逝
春树常青
(E.N.D.)
(本诗为原创,不足之处望各位斧正~)
二刷了《胰脏》。本来是想给自己找一些悲伤的情绪来写这篇读后感的,结果却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心里暖暖的,甚至充满了一种奇怪的斗志。 这部电影,给我的代入感很强。并不是带入我和别的某某,而是在男主和女主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Ⅰ.驯养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部爱情电影。至始至终男主和女主都没有在一起。女主也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友情、爱情,这样平凡的东西。 也不是说“爱情”、“友情”或“亲情”这样的感情“平凡”吧。只是这样的名词太干瘪,不能够表述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一直都觉得用这样空洞的名词来把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分门别类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谁能准确说出爱情和友情之间的界限呢?难道亲人之间又不包含友谊了吗?更何况就算同样是“朋友”,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对每个人的感情也绝不相同。单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关系,对谁都不公平。 然后我想到了一个词——“驯养”。 这是《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的话:“对我而言,你不过是一个小男孩,和千千万万个小男孩没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而言,我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千千万万只狐狸没什么两样。但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需要了。你就是我这世上唯一的人,我也是你世上唯一的狐狸了。” “人只认识自己驯养的东西。如果你想要朋友,你就驯养我吧!” 你对于我是特殊的。我需要你。我在意你。我看重你超过看重我自己。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各种被名词分门别类的关系之下,全然相通的地方。 (春树) 看到有人说,这个故事是关于男主怎么被救赎。的确,这种“被驯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男主的改变上。 “我把家人以外的所有人际关系,都在脑海中想象好了,被喜爱或被讨厌都只是我的想象,只要对自己无害,不管喜欢还是讨厌都无所谓。所以我对别人没兴趣,于是别人也对我没兴趣。” “我不想在你死后,遭到你朋友和父母多余的探究和指责。” “为什么你不叫我的名字呢?你是害怕把我放在你内心的某个地方吧。别人叫你名字的时候,你喜欢去想象别人是怎样看待你的吧。所以你害怕我会像你一样去想象。你知道我终究会离去,害怕着与我成为朋友或恋人。我猜的对吗?”【男主默认的微笑】 只要对我无害。我不想被探究。我不想被指责。 所有男主逃避人际关系的借口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声音:“我害怕被伤害。”所以把心封起来,寒风暴雨也无法穿透。却同时也隔绝了阳光。 女主却不留情面地揭开了他的保护膜。 有人责怪女主自私,明明自己都要死去了,还去打扰男主的生活,注定要让男主为她伤心。 但《小王子》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小王子要走的时候到了。 “啊!”狐狸说,“……我想哭了。”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小王子说,“我一点也不想伤害你,但你却要我驯养你……” “不错。”狐狸说。 “但你却想哭!”小王子说。 “不错。”狐狸说。 “那你是一无所获了!” “我有收获的,”狐狸说,“我得到了小麦的颜色。” 可男主也获得了樱花的颜色不是吗? 在片尾的彩蛋,男主离开女主的墓碑时,一瓣樱花飘过,他都会身体一震。因为樱花是女主留下的意象。从此看到樱花,他就会想起你,想起那段快乐的时光,想起你带给他的温暖。这温暖会持续地融化着冰冻起来的他的心,使他更加坚信这世界上有那么美丽的心灵。她的生命便在这意象中得以延续,在她带给他人的温暖中产生意义。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可你留着一颗完好无损的心有什么用呢? 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的吗?你怎么能保证不会和身边的朋友分离?你怎么能预知未来的分离不会给彼此带来悲伤?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曾经很多的好友现在都离我很远很远。曾经生命里出现了那样的热闹和美好,有时反而显得现在的生活有些孤独寂寥。也许如果从没遇见他们,也许不和他们成为朋友,我就能更好的习惯现在的乏味生活。可是我仍然感激他们曾经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感谢他们带给我闪闪发光的回忆,而我能从那些回忆里汲取力量,也根据过往而心生希望。坚信着未来也能遇到很美好的人,坚信自己也会变得闪闪发光。 就像男主,虽然必须承受女主离开带来的伤害,但却仍然感激她曾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 甚至在他看完共病文库嚎啕之时,他也在说:“我高兴极了,高兴感受到了你对我的需要,高兴你收到了我的话语。” “让别人驯养,难免要掉眼泪。”可他觉得,与她相遇,更多是一种幸运。 (樱良) 为什么女主要走进男主的生活呢?一开始我也觉得莫名其妙。说救赎,人哪有那么多的圣母情怀;说打扰,将死之人决不是故意想带给他人伤害。 “感觉他是一个有趣的人,感觉他和别人不一样,我一下子就对他产生了兴趣,我想要和他更要好。真单纯。” 是呀,真单纯,反而显得我们的揣测那么小家子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就是那么简单吗?哪需要什么复杂的动机。 我们老是活得太复杂,给交往找动机,给关系下定义。 而女主的闪光点就在于她的直率和坦诚。并不是因为快要死掉了,才抛弃了那些复杂的心思。而是一直就这样单纯,像个孩子。 小孩子之间做朋友哪需要什么理由呢?只需要一句“我们一起玩吧”就可以好的像是一个人。 所以她最喜欢的书会是小王子。“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记得。” “驯服”的关系,绝不是单方面的。女主不仅是“驯服”的一方,也是“被驯服”的那一方。 “你真正挂念起我的那一天,你对我说希望我活下去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我原本只是觉得自己和其他几十万的高中生一样,只不过是自己的人生稍微短暂了一点而已。但是即使我是那么寻常,你却能将我看得十分重要。不需要朋友也不需要恋人的你,没有选择别人,却恰恰选择了我。 十七年,我说不定一直在等待你需要我的时刻。就像樱花等待着春天到来。 说真的,能为他人带来幸福的你厉害极了” 明明女主的周围有那么多喜爱她的人,她却偏偏从男主身上确信了自己的价值。 有点不可言喻,但我能微妙地体会这种心情。 女主是个挺受欢迎的女生。而人类都是有社交趋向性的。渴望社交的人都会向社交中心靠拢。像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男班长,他对樱良的执着,有多少是因为在乎她,有多少是因为自己需要这样一个社交勋章呢?所以女主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同,只是千千万万个模式相同的社交圈中的一环,扮演着受欢迎的女生的角色。 而男主不同,他在自己的世界中安然度日,他不需要假意对女主表示关怀来显示自己的善良,也不需要用这种虚伪的善良来换得社交圈里的一席之地。 所以当他对女主说出:“就算是我,也很担心身患重病的你!”时,女主才能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 能够被他人需要,能够被某人记挂,真是世上最美好的事呢。 “有个朋友真好,哪怕命在旦夕。” 我们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明明就算他们不出现,你也会遇到“差不多”的其他人。但恰巧你遇到了他们。“你为你玫瑰失去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重要了”。而你和身边的人一起走过的时光、经历的事情,让他们在你的生活中变得独一无二。你对于他们也会是独一无二的。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所谓“驯养”。去靠近某人,去在意某人,让某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变的独一无二,带给他温暖,和他一起经历悲喜,明知道也许太过投入会受到伤害,也不计较后果地去爱。 驯养,被驯养。就算最后在人海中走散。我也得到了樱花,得到了一颗更勇敢的心。 小王子说,当某颗星星上有一朵我爱的花,你就会觉得所有的星星都是美丽的。 而当你拥有过一颗温暖的心,你就会相信所有的心灵都是温暖的了。 Ⅱ.选择 “我们都是自己选择走到了这里。我们至今为止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累积在一起,使我们相遇,所有我们现在才会在这里。” “我感到了变化,向来对别人没有兴趣的我,不知何时被她改变了。不,让她来说的话,是我自己选择了变化吧。选择拿起了那本日记,选择接受她的邀请,然后,选择与她并肩前行。” 关于选择。有段剧情特别戳我。 女主说,想和不是恋人也不喜欢的男生做不该做的事,打算强吻男主。 那时候男主耳边响起恭子的话:“她需要有人陪在身边看着她,你能做到吗?”然后他微微闭眼张嘴。那一刻,他其实是打算接受这个吻的吧。他“选择”成为樱良身边那个陪伴他的人。 其实整部电影下来,面对女主每一次的邀请,没有哪怕一个直接的镜头拍了男主说“好”的场景。男主的“选择”仿佛被刻意弱化了。而这个差点被强吻的镜头是唯一一个我能找到的,稍微明显一点的,男主敞开心扉的证据。 现实生活中很少会遇到这样的剧情。G是个挺像男主的人,不喜欢和人来往,看完胰脏之后却只是说,可惜我遇不到这样一个女主。 实话说当时很想给他一巴掌。 再次强调这不是一个男主被女主救赎的故事。男主的改变不是因为遇到了女主,而是因为自己的“选择”。他选择接受gum boy的口香糖,选择请求恭子的原谅,选择敞开心扉,选择成为女主那样的人。 自己锁起来的心,别人是撬不开的。女主只是一个契机,选择改变的,终归是男主自己。 我们总是等待生活中出现一个樱良来改变我们。却很少有人选择努力去为一个樱良。 然而现实生活中“选择改变”的契机数不胜数。每一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是改变自己人设的一个机会。我说我对这部电影有代入感,也许就是因为我经历过这样的选择吧。 原来的我就像男主一样把自己的内心与世隔绝,虽然至少我表面还是与人类敷衍,比不得男主真正不和任何人交流。而高中之后,我才慢慢敞开心扉,“选择”去做女主那样开朗的人。 有时候回首,我都觉得诧异,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怎么可能会差别这么大呢。。。我是经历了什么才会沦落到变成这个样子。。。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让我先抱怨几句吧,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和别人产生交集真的太难了。所有甚至经过了一年……但是,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我在一年前做出了选择,选择要成为你那样的人,能够认可别人,能够深爱别人的人。你已经不在了,我会成长到能够自己前行的。” 男主的这段话直击心灵。做出改变并不容易。选择做一个和别人有交集的人远比自闭困难。 大学又是一个新的环境,我内心深处不可改变的畏惧又开始作祟,加上语言障碍,我已经选择社恐好久了。然后看到男主的这段话,莫名被激起了斗志。 “能够深爱别人的人”。其中“能够”一词让我很感动。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遭遇。” 选择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固然轻松,但那是胆小鬼才会干的事情。你要走出去,你要去接触人,你要去爱身边的人,你要让自己也变成小太阳。 “拼死做的话什么事都能做得到呢。”希望自己也能抱着这样的决心去选择自己每一次的改变吧,多好啊。 关于那个强吻的镜头。为什么最后女主还是没有吻下去呢。 “想和不是恋人也不喜欢的男生做不该做的事”。也许男主已经不是所谓“不喜欢的男生”了吧。 樱良也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继续自己的善良,不去伤害自己在意的人。 Ⅲ.活着 人们总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开始思考“活着”。 就算樱良伪装地再好,也能看出她对死亡的恐惧。 开心地吃着烤肉的她,会忽然说出“讨厌火葬”;上一秒还在感叹天气真好,下一秒却说“要是能在这样的季节死去就好了”;海滩上男主问她,你真的会死吗,她能笑得一脸灿烂地回答“会死哦”,却在说“这可能就是最后的夏天了,不好好享受的话.....”的时候欲言又止。 在男主看女主的遗书时,画面是女主在小小的星球上漫步,一直追逐着日落。“你知道,人忧伤的时候是很喜欢看日落的。” 但是她还是很勇敢地活着,尽力把每一天过得快乐。还是会大喊“歌颂剩下的日子吧!!!!” “比如说,你也有在逝世之前想做的事情吧?可是你现在并没有做。明明说不定明天就会死去。从这点来说,我和你肯定是一样的。每一天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做了什么事之类的,并不能改变我今天的价值,我像这样子做着普通的事情就很开心。” 所以她死前的遗愿清单都是一些普通的事。所以她想过的只是普通而快乐的生活。 但是这种普通已经很可贵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见义勇为就冲上去,想和男主做朋友就像个孩子一样伸出手。 “拼死去做的话真的没什么做不到呢” 可活着的人,有多少有这样的决心呢? 在小王子离开星球时,玫瑰说“我当然爱你,没有让你感觉到,是我的不对。” 相比之下,虽然男主和女主只字未提他们对彼此的“爱”,生前的约定也没能完成,但是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拥抱,都已经传递到了自己的情感。 还活着的人,明明可能明天就会死去,为什么还不懂传达自己的感情呢? 要是都能像樱良一样坦率,有想见的人就去见,有想说的话就去说,这世上也许就会少许多遗憾吧。 “这可是到死为止短暂的交往,要是不能紧密联系的话可不好。到死为止都要好好地相处哦。” 要是有在乎的人,也应该抱着“到死为止都要好好相处”的决心去交往吧。 “活着,就是和某个人心灵相通。认可某人,喜欢上某人,变得讨厌某人,和某人在一起就会很开心,和某人牵手,这就是活着。如果一个人待着,那就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与其他人的关系就是活着。我的心在这里是因为有大家在。我的身体在这里是因为能和大家接触,所有,人活着才有意义,通过自己选择,才能像我们一样,在这里活着。” 樱良说这段话时,闪过的画面都是相互依存的人:新生儿和母亲,妻子与丈夫,朋友与朋友......他们因为被彼此需要,才算是活着。 小王子死去的时候,说他只是摆脱了自己的躯壳,他将回到自己的星球,和玫瑰在一起。 而樱良的灵魂,也将活在男主、恭子和其他人的心中。 Ⅳ 我很高兴与你相遇。也许我正是为了与你相遇而生活至今。 我愿意驯养你,并被你驯养。 我选择带着你的灵魂活下去。 我说,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它却的的确确是关于爱的故事。 爱自己,爱别人,爱所经历着的每一天。 “爱”这个字眼仿佛都烂大街了呢。 果然,还是那句话合适呢: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日本含蓄式爱情典范
特别提醒,电影结尾有彩蛋&以下内容含剧透
除了《言叶之庭》和《你的名字》,已经很久没被同类型的动画电影感动过了,虽美学上不及诚哥上面两部,但情感表达之含蓄却令人回味无穷。
该片情感表现十分细腻,并带有一些成长中的思考,不会显得很幼稚,故事的感情线也很有意思,不是像一般的爱情片一样一上来就是很直接的我爱你或是你爱我,而是从倾诉的角度出发并展开情感线。男主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聆听的对象,他会仔细地听,耐心地听,也不会去跟别人说。在这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两个人之间的暧昧、细腻的情感转变则让人回味无穷,如撩发丝般令人享受。两人虽屡次在恋人的红色线上徘徊,却从未捅破那层纸,最后依然达到了心灵上的共鸣,实属妙哉!两人的关系用蓝颜和红颜来描述可能再恰当不过了。
很多细节也值得细细品味,比如男主之前手上拿的那本夏目漱石的书,是不是会想到夏目漱石先生的那句“今夜月色真美”呢?再联想后面一起在夜空下看烟花的场景,是不是暗涵了什么?再比如借《小王子》一书以及读遗言时背景动画引用的《小王子》的情节,似乎带着《小王子》中的喻言:"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结合剧情来看,这句话的确贯穿了整体剧情的成长线和感情线:当两人有机会接触对方时,却不知晓自己的真实心意;当两人互相得到成长并知晓自己的心意后,却已无法再面对面亲口说一声“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与今夜月色真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开头女主的有些行为略有些讨人厌,但考虑到是外向型的人设,且动画表现得略有些夸张,能理解。女主中间有2个造型特别惊艳,一个是穿蓝色衣服双马尾的时候,一个是出去旅游带着项坠那次,看起来很淑女(不过感觉跟性格不搭啊,难道这是反差美?)
至于某一短评出于男主因女主而被迫改变性格的原因打1星,我想说,女主死前并没有强迫男主一定要改变自己,而是自己被内向的他所吸引并出于好奇和无法理解而时常向他询问为什么没有朋友(遗言中有讲到女主在医院偶遇之前就在关注并对男主感兴趣了),聊着聊着自然会谈到自己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看法,但并非是对男主施以灌输式的教育。如果硬要说有的话,也只是女主想要自己的闺蜜和男主能够成为好朋友,三人一起和平共处,这点也是人之常情吧?
而男主的改变,与其说是被女主改变,不如是男主自己选择了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女主只是展现了外向的、与人友好相处的一面,未采取任何强迫的措施去改变男主(开始女主强拉男主去玩纯粹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不存在为了改变男主而拉他出去玩,毕竟自己都快死了,难道还要临死造化一个人以便入天堂吗2333),男主改不改变决定全部在于他自己,自己若是选择不改变,别人如何说都是无用。实际上,男主是在被女主拉去玩的过程中慢慢被其吸引,同时对她与人的相处方式产生好奇,并对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模式产生自我怀疑,故而最后有男主在病房问女主“什么是活着”的情节,而后受启发并改变自己。再看彩蛋处男主说的话: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先让我抱怨几句吧”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和他人产生关联其实很难,所以我花了长达一年的时间”
“不过总算是走到了这步”
“我一年前做出了选择,选择成为像你那样的人”
“选择能去认同别人,能去爱别人的人”
“你已经不在了,我会独自前行的”
男主说的是自己选择,并且选择的是成为女主那样的人,能够认同、关爱别人的人,这里指的“那样”不是变成女主那样大大咧咧、外向性思考的人,而是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和周围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态,从消极的变成积极的。比如之前女主挺身而出帮助被自行车撞倒的老奶奶而男主却打算选择从一旁默默离开,两者在对人的态度上形成鲜明对比,这无关乎内向与外向,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的差异。故而,这是男主自己完成了从读书到读人的一个转变,是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和成长,并非是在性格上由内向变成了外向。谁说非要在家里宅着才是内向?谁说只有宅在家里不交流死读书的人才能成为大神?内向性的人格的最大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一个人独处并且安静地思考,这是一种内倾型的思考方式,注意,这里说的内向不是口头上的内向,我们一般形容一个人不怎么爱跟别人说话和打交道喜欢用内向一词,但实质上这只是内倾型思考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并不意味着内向的人的人际关系就应该很差,就应该不会与人相处。自闭胆小≠内向,开朗自信≠外向。实际上,很多企业的老总也是内向性的人格,但他们仍旧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开朗自信,也会关爱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关爱。同样,男主选择改变的不是他那颗能在独处时安静思考和读书的心,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如何对待他人和如何接受他人目光的心态。从胆小自闭的内向转为开朗自信的内向,并不矛盾和冲突,这是属于他自己的蜕变和成长,也正应了他的名——春树。
此外,光说了男主“被”改变,但实际上“被”改变的还有女主,女主被他独处时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希望自己也能在一个人的时候绽放光芒,而女主最后也受男主影响“被”改变了,发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处。这也是受男主的影响,却也是女主自愿选择的结果。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才会互相影响对方,在对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灵魂,而这,不正是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的结果吗?
总体而言不错,算是佳作,我认为可以打8分到8.5分。只是有些“文学梗”过于含蓄难懂,对观众有一定要求,比如《小王子》、夏目漱石、男女主名字的含义(樱花和春树,樱花易逝,春树常青)、男主的姓名含义(村上春树和志贺直哉的合名,类似江户川柯南,男主姓名的具体分析见张秦的回答 - 知乎 //www.zhihu.com/question/305235216/answer/553244549),“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算是最容易理解了的吧。。。本片对感情的描述,是通过重重叠叠各种含蓄的“文学梗”所营造出来的朦胧意境去表现的,如果用画来比喻,我觉得倒有些印象派的风格。而且本片也不只是描述了“爱情”(双方之间的感情我觉得已经超出了爱情的范畴),对人与人的相处、如何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等也是花了很多笔墨,可以说是升华为了一种大爱,而不再局限于你我之间的小爱。所以如果观众纯粹为了所谓青春期的“爱情”去看的话,可能会略微有些失望了,因此本片打分偏低也是在所难免的,会是一部面向小众的作品。同类型的倒是跟《心灵想要大声呼喊》有点像。
最后附上女主惊艳瞬间:
动漫电影《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中最核心的台词毫无疑问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句话了,但是你真的理解这句经常被山内樱良挂在嘴边的台词吗?
在最初樱良在图书馆和春树说出这句话时,春树毫不留情地认为这个女孩不仅胰脏出了问题,脑子也跟随着出了问题。并嘲弄她是否食人属性觉醒了。但随后樱良解释说明民间传说认为有着“以形补形”的说法,通过吃掉胰脏来治好自己身上的病。当然她的想法也被春树直接无视了。
在两人相处一段时间过后,樱良也向春树提出了请求,希望自己死后他能吃掉自己的胰脏。因为国外有些信仰认为,如果尸体被人吃掉,死者的灵魂可以继续存活在他人的体内。但这个请求也被春树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因为他认为樱良是因为胰脏而死,所以她的灵魂碎片残留最多的地方也是胰脏。而她的灵魂未免过于好动春树打心底认为自己吃不消。
所以很多观众也片面地认为“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寓意就是让樱良的灵魂留在春树的体内,两人合二为一,代替已经逝去的她完成未实现的梦想。
当后来樱良因故逝去,春树看到了她留给自己的《共病文库》。春树才意识到原来樱良在二人在医院邂逅之前就已经不时地注意到了自己。虽然春树在班上不与他人相互联系,总是一人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书海中,在班里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太好。但樱良确认为这是属于春树独一无二的魅力,因为他似乎总是在和自己抗争,不需要依赖周围的人,就能独自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而樱良则是和春树完全相反的人,虽然她总是元气满满,有着很多关系要好的朋友,似乎时刻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但她深知自己的魅力是需要周围的人所映衬才能存在。而春树的魅力却是依靠自己向内发掘往外散发,樱良也因此被这个不起眼同学君所吸引。
春树和樱良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向对方学习到许多自己身上没有的亮点,两人也越深入了解,也越憧憬彼此,他们都渴望自己能成为像对方一样亮眼的存在。所以他们最后心意相通,两人都表达出“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春树在看完《共病文库》醒悟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用眼泪将一直淤积心里的污泥逐渐散化。
“我想成为你”
“我想成为能认同别人的人,能被别人认同的人“
“我想能够成为爱别人的人,能被别人爱的人”
樱花易逝,春树常在。“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句话将二人最真挚的心意传达了出来:
我想成为像你这般耀眼的存在。
君の膵臓を食べたい。刚刚看了这部动漫,纯日语没有任何字幕感觉自己听力又好了。
樱良和春樹说,我们名字那么像。嗯,サクラとハルキ。春樹是一个内向没什么朋友的人,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樱良的出现像太阳一样照耀了他往后整个人生。あなたは僕の太陽だ。
4月份的福冈,樱花飘落,第一次樱良和春木相约去“玩”。大约这是樱良美好回忆的开始吧。接着他们一起去过海边、一起坐过新干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一起拍过大头贴卡拉OK。在八月花火大会上,两人在山上相拥在一起,背后一遍耀星闪闪。樱良总说一句君の膵臓を食べたい,春樹却欠她一句月が綺麗ですね,就这样夏の終わった。春樹鼓足勇气发了一句君の膵臓を食べたい、却没有想过樱良会由这种意外离开自己。人生真的充满各种意外,所以请大家真的真的要好好珍惜眼前人,喜欢的话就请勇敢地在一起,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除了死亡真的没有什么理由让两个互相喜欢的人分开。
涅槃的《heart shaped box》里有句歌词,“I wish I could eat your cancer when you turn back”,网易云的翻译是,“我愿意吞噬你的痛苦(癌细胞),等你回心转意的一天。”
所以,初次看到《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望文生义地以为这是一部暗黑系的动画片。但是,我错了。
也许是少女漫的洗脑,提及樱花,之前总是会联想到一系列象征美好、柔弱的词语。不久前工作关系接触了某以日本樱花为灵感的商品,才重新认识了日本文化中的樱花。
日本文化中,樱花之美并非来自簇簇相拥盛放的绚烂,而是源自集体奔赴凋零的悲剧美。这是日本武士道崇尚的境界,以霎那的耀眼达到人生巅峰,然后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就像动画片里,Sakura把生命燃得滚烫,温暖了春树的人生。
樱花花期很短,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自然规律让它义无反顾地开,毫不留恋地谢。
Sakura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她也像她的名字一样,认真而努力地活。见义勇为,和男孩子拥抱,像没生病时一样大笑,打卡心愿单。
“能与彼此心意相通,去爱别人,喜欢别人,厌烦别人,和别人一起快乐,一起并肩而行,这个过程就是活着。”
于Sakura,生命在于与他人的生命产生纠缠。一头扎进滚滚红尘,藉由他人的温度感知生命的存续。
有人说,Sakura是春树的光。
其实,春树也是Sakura不透风的秘密面前,可以自由喘息的安全屋吧。春树待人处事的边界感,让Sakura可以放心进行她的“恋爱游戏”,她可以大胆心动,勇敢冒险,只要不用恋人的关系束缚住彼此,分别来临时,也许对方就能全身而退。
所以,是春树选择了Sakura,也是Sakura选择了春树。
“我希望你好好活着”。
“我第一次知道,有人需要我这个人本身。
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独立的存在。
这十七年来,我可能都在等你需要我。”
Sakura以被杀害的方式离世,多少让人有给编剧寄刀片的冲动,但戛然而止的人生,或许也是印证她“每个人都可能今天生明天死,所以我和你并没有什么不同”中活好当下的人生哲学的最好方式。
————————以下是正儿八经的观后感——————————
春树的性格很容易让我产生代入感。
素来独来独往的我,总觉得自己在单位只是一只不自信的小透明。即使被升职也觉得那是因为自己肯吃苦耐劳感动领导,而不会想到是自己业务能力突出。
前段时间本老黄牛被派去支援其他部门,陌生同事的第一句话就是,“哦,原来你就是某某说的那个很厉害的大神呀!”
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里也不禁有点沾沾自喜地想,我是不是真的有点厉害?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中说,人需要在他人的反馈中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而不能只凭借自己的猜测给自己打标签。(dbq,非原话,我懒得去截图了)
可是,对内向者来说,拒绝非必要社交是让自己保持舒适的必要条件之一,人需要跳出舒适圈,但也没必要贬斥自己的本性,强迫自己成为别人。
在Sakura的小王子同款星球里,她可以在全世界种满玫瑰花;在我的小小宇宙里,或许我额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建满彼此有清晰界限的玻璃房子。
我赞赏人间小太阳们的热情相拥取暖,内向的我依然快乐地选择独自燃烧。
之前很荣幸被bilibili抽中,参加了《我想chidiao你的胰脏》的观影会。 看完之后,感想颇多。 下面就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以下内容涉嫌剧透,有意者回避,同时作者没看过原作,仅作为动画党,聊一下这一部剧场版的观影体验)
首先,画面, 本作的画面十分出彩,在进电影院刚观看时,我就有了惊艳之感。我仔细想了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物作画十分自然,尤其在人物动作上,给人感觉十分连贯自然,分镜的处理也偏写实,朴实但是真实,真实的演出配上真实的故事,必然会提高观众的认可度。二是背景及物体的作画也很优秀,可以把胰脏和新海诚的一些作品作些比较,就会发现,同样都是十分优质的写实系作画,胰脏还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相比于新海诚丰富到极致的光影渲染和饱和度,还有某些刻意绘画式的处理,胰脏的整体作画更偏平和和真实,在色彩和光影的效果上并没有那么强烈。这样的好处是使观众的着眼点能更好的集中到人物上。同时,胰脏的作画也有着比较亮眼的地方,让人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有两处,一是烟花,二是日记的结尾处。烟花的处理不必多说,对于那种诗意和浪漫的氛围有着很好的烘托,营造的梦幻感也很到位。日记的结尾处,处理的就更为大胆一些,用的是像蜡笔画的童话式处理,能感受到制作方的用心,只是在表达效果是否这更好一点,见仁见智吧,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然后,来谈一谈剧情,
相信这一部分也是大家争议比较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在这一点:女主角之死——也就是樱良的死亡方式上。 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樱良的死亡方式,带着一些cut片的随意和猝不及防,带着一些犯罪片的恶意和真实,虽然前面已经有了一些暗示和铺垫,虽然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但是在观影时心里总会会带着那么一丝不爽。
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 因为它不够浪漫。
而且它不仅不浪漫,还几乎毁掉了全片前面创造出来的所有浪漫氛围。 这一点在剧情的处理上,真的是十分败笔。 在观影的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抱着继续看下去的心态,我还是很认真的看完了全片,看完之后整体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但仍然有一点怪异。电影,说不好看?好像也不至于。说很优秀?好像也谈不上。
我想了很久,直到我突然想通了一个问题,才明白了为什么。
那就是,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胰脏这部片子?
如果单纯的作为一部爱情片来看,胰脏确实是不合格的。
胰脏的整体观感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但是看完之后总会有种不完整感,原因便在于,因为樱良的死在整部作品中显得太不浪漫了。它没有让观众们等来他们想看的高潮。按照传统爱情篇的套路,应该是男女主角在大限之前,进行一场死去活来的恋爱,然后编剧再来一份感人泪下的煽情才对。
但胰脏没有,它直接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间点,以一种近乎随意的方式处理死了女主角。你可以说,这很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如果放在犯罪片里可能没问题,但是在爱情片里就显得有些没有必要,因为——它不够浪漫。并不是说传统套路不可打破,但是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应该得到升华才对。可是,胰脏的剧情确实,感情还没有升华到最高点,甚至可以说,准备才刚刚完成,观众正兴奋地等待着升华感情的大幕拉起,并做好了被煽情折磨地催泪的准备,结果编剧“pia”的一巴掌告诉你,故事结束了。
????? 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人给你喂了一颗糖,结果下一秒直接给你一巴掌让你吐了出来。 很难受! 而且这种难受的感觉和那种浪漫的死去活来的难受完全不同。制作方连胃疼的机会都不给你。即使作品在后半部分通过春树读日记的方式对那份浪漫进行回补,但也感觉没办法将那种感动补救回来。剧情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作者想打破套路,但打破的并不出彩,差强人意的感觉。
那么胰脏在这一点的剧情处理上,真的那么败笔么? 我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后来反复思考结局,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呢?
从这个作品只有一个主角的角度来看呢? 也就是说如果不把这部作品当作一部男女主角间的爱情故事来看,而是当作一个人的“生”与“死”对另一个人的拯救的故事来看呢?
那答案又不同了。 我们很多人在看这部番的时候,为什么会有怪异感?
因为我们在看这部动画时是当作有男女双主角的电影来看的,但是爱情线作为明线写到一半突然断了,女主直接退场,而男主角的被拯救作为隐线反而被转成了明线在继续。
可以说后续的故事都和女主樱良并没有太多关系了,即使她在回忆的篇章里又满满出现了很多,却依旧改变不了,现实上,她已经和现实断掉联系的现实。
可是,从因果上来看,也是如此吗?
我想到了《挪威的森林》里的一句话: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恒。
如果说剧场版的后半部分真的说了什么,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真的再也适合不过了。
所以当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把这部片当成一部纯粹的爱情动画,而是当成一部讲述一个自闭男生被“救赎”的故事,似乎一切都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
动画前半部分讲的是樱良的生对男主的救赎,后半部分讲的是樱良的死对男主的救赎。那么樱良那有些突兀的死也变得更能理解了,因为动画要表达的重点并不是这一部分,这是在时间和轻重上的截取。同时,这份在爱情片中不该有的死亡真实感也更能接受了。同样的,爱情没有得到足够的升华,没有走到生离死别,催人泪下的尽头也变的可以理解。因为故事的真正的重点并不在于爱情本身,而是在于这份生死,这份情感对死者,对生者的影响。
故事真正的主角确实也只有春树,整部作品也都是以他的视角来表达记录的。而春树也确实被樱良改变了许多,无论是在她生时,还是在她死后。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恒。在樱良活的时候,她的温暖和阳光融化了春树的自我封闭;在樱良死后,她的身影和灵魂也都会存续在春树的心中,她的“死”将作为春树“生”的一部分永恒。所以樱良的生用什么方式结束也不再那么值得去争议,因为从那个时刻起,无论樱良用什么方式死去,她的“生”都会注定在春树身上续存。
当我豁然想通这一点时,我对这部片子的评价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在我眼里,它已经脱离了传统爱情片的范围。或者说本身樱良和春树之前的感情就很暧昧,你可以称它为爱情,因为他们就是身处在感情最美好的那个暧昧的阶段;你也可以称它不是爱情,因为他们始终没有确立关系,友情之上,恋人未满。
我们能真正称他们为情侣吗?我想不能,感情确定和不确定关系确实还是两回事。我们能单纯用恋人未满来形容他们吗?我想也不能,因为他们间的感情其实已经超脱了这一点,他们之间的羁绊甚至要超越很多一般的情侣,这和他们共有的秘密有关。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很简单,我想吃掉你胰脏的关系。
其实在影片刚开始,我对女主这种突然闯进男主世界的行为是不置可否的。因为有这个一个漂亮女孩主动来找你,固然是件幸福的事。但同样的,樱良的行为也很自私,因为她是知道她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死去,那么当她死了以后,一切的悲伤和后续都需要由生的人来承担,而那个需要承担这些的人则是被她选中的春树。
因为春树是那个能淡然看待她病情的人,因为春树是那个她相对的陌生人,所以她才能那么自然的向他袒露自己的真实。
从出发点来看,确实是这样,可是从结果上来看呢?似乎春树得到的东西远比樱良来的多。因为即使樱良的出发点是自私的,但在这份过程中,她付出的一切都是无私的。这是这所有的自私和无私才造就了后面春树的改变。所以很喜欢片子里的一句话:所有的结果都是由我们自己的选择造成的,但那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因为选择接受了这一切的春树,也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的,并在最后承担了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
想起了曹文轩在《草房子》里写得一句话:生死之外的事,都不叫大事。
去年,先有《朝花夕誓》用一个很奇特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生死与亲情。
今年,则有《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用另一种角度去表达生死与感情。
作为一部爱情片,《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是有缺憾的,但我并不打算把胰脏视为一部纯粹的感情片,它所表达的主题也超出了恋情本身,是已逝去的“死”和继续的“生”,从这一点来看,胰脏带给我的期待是超出的。
胰脏并不浪漫,反而有些悲伤和沉重。就像我说的,该片最后得到升华的也并不是爱情,而是——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恒。
就像电影在一开始提到的那样,传说,当一个人吃掉另一个人的器官时,另一个人的灵魂就会在他的身体里永存。
虽然春树最后并没有吃掉樱良的胰脏,但樱良的灵魂早已在不知不觉间作为他生的一部分永存了。
以上仅是笔者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的动画党对影片的整体表现做出的浅陋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还希望能对大家的观影有所帮助。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
反驳短评热评第一条,男主在电影里已经说出,他的变化与其说是女主带来的,其实更是他内心的选择。有些人不是向往黑暗,他们只是还未遇见自己的阳光。
1.又看到大家坐火车,就觉得好开心啊2.最后的死法太雷人了,跟给观众喂屎一样,想给作者寄刀片3.还是那个感受,你临时塞给我一个好东西,然后突然又要夺回去,那我宁可你从来都没有给过我,不要说什么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那只会徒增怀念和痛苦。甚至觉得电影里她的出现真的是太残忍太自私了,男主原本自己过得无牵无挂有什么不好?谁说活着就一定要有很多的朋友,天天自己一个人过自己捧着本书,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被人伤害,不会为任何人难过,你为什么要残忍地让男主感受痛苦?4.我有和他差不多的阴郁,可惜没有和他差不多的颜值。
哈??评论在说什么?!!男主根本没有喜欢上女主的闺密好吗!!!女主闺蜜要交往的对象是同班经常给男主口香糖的那个很可爱的男孩子啊!!电影前半段节奏太快,但是后期很不错,明明女主可以活得更久的,虽然也会死去,但是怎么死也比死在路边被意外刺死的好!看得我难过死了!!!两个人看似被改变救赎,其实失去更多的是男主,生命里突然闯进一个快要离世的女生,对自己影响还那么深刻,真的太心疼了。不管从什么角度看这都已经不是用“好朋友”来形容了!他们之间还差一句:“あなたが好きです!!!”
这个凶手可以比肩新海诚的铁路了。
三十多岁的大叔中午包场看这么一场高中生中二剧情的宅男电影,真是够了!!!生活哪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啊,正是因为没有,才有这样的电影满足幻想吧。其实是有被其中一句台词击中:“我就说像我这样孤独的人,就不应该跟谁扯上关系,才不会伤害谁。”社恐症的人都幻想有一位圣母般的少女来拯救自己吧,呵呵哒……
很不能理解,临死的女主为啥一定要在死前改变男主生活。没有和朋友交流的生活,也不错啊。一定要有很多好朋友的生活才正常吗?
20181020 Event Cinema,没看过原作,也没看之前真人版,直接到动画版,所以无从和其它版本比较,但感觉可贵的并没有落入框架式的剧情,而更多呈现出两人之间相互的影响,以及人与人生命和感情交织的那种美妙,并且切入点(吃掉胰脏)也很新,少年和少女间的感情的展开与叠进也非常充满日式细腻,就是日文很美,到英文字幕感觉就少了很多…
我想吃掉你的阑尾~
当樱花遇见春天,你让我关心起他人的存在,我让你发现了自己的内心,小王子和狐狸,不是友情也不是爱情,独一无二的羁绊;字幕后的彩蛋结尾比真人版结局要好得太多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有那么成功的真人版 相信动画制作方压力也很大 也许是先入为主吧 动画电影的节奏还有主人公的演技 都多少有些不自然 特别是樱良 有点能懂为啥有些导演不喜欢用声优了
可以说很“中二”了,画风清爽,典型的日式纯爱架构,青春故事亦因绝症而起,2018年与住野夜的这本“胰脏之书”颇有因缘,先是年中在国内银幕上看了小栗旬真人版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抹泪不止,新年将近又在银幕看了动画剧场版的,二者说不上多精彩,都略俗套也都挺动人,关键是那份难得的纯粹简单吧?或许我还对年少情怀念念不忘吧,而二次元的纯情世界又如此美伦美焕,比现实的丑恶好了上万倍。PS 又是上座率为零,意外包了场。
同情女主,但无法认同她的行为:一次一次挑逗男主,被按在床上又哭,真的牛逼!人都要死了,还要勾引男主喜欢自己,拖一个人为自己伤心,这不是自私又是什么?反而无比认同原来男主的生活,与其说是阴暗孤僻,不如说是独立、理性、克制。虽然心疼女主花样年华就匆匆流逝的生命,但就电影本身透露的三观而言,三星,不能再多了!
莫名觉得尬。。。
这是我这整年看到的最符合我心境,完全个人情感所爱的片子
完全是会喜欢上的那种男同学 垃圾君式的孤高+大老师式的旁观+折棒式的冷淡+绝园式的坦诚+CL式的温柔+听见涛声式的旅行+薰嗣式的为了与你相遇+小王子式的别离 B612种下春樱 孤独行星般的个体 迈向他人的轨道 【男主声优小哥哥太好看了吧 完全值得去演真人版呀( ¨̮ )
买票时候发现有一个被售出的单座,于是买了一张旁边的票,一路上猜对方是男的还是女的,嗯,当然是坏的,座椅坏了。
热评第一说得真简单阿,“没有朋友交流的生活也不错”这句话也说得出来呢。普通人只怕都要抑郁,更别谈一个生命要走到尽头的人了
行了,我他喵吹爆!(一向不怎么看爱情故事,所以看到个优秀的爱情故事都会吹爆)
性冷淡和神经病的爱情故事
没看之前以为会是《仰望半月的星空》那样的故事,看了前三分之一觉得更像《四月是你的谎言》。前一半都是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直到女主离世,通过《共病文库》娓娓道来的是她的想法。女主在《小王子》星球漫游时自述的道理最终说服了我。的确,如果作为一个boy meets girl的故事,这部无论细节还是点子都难有亮点,女主刻意接近男主显得神经质又吵闹,男主过分冷淡沉闷也不讨人喜欢,两人的羁绊看似没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维持。但更内核的东西,应该是突破自我的限制吧。名字是用来在他人中定位自我的符号,被喊出名字就好像被他人左右了身心。由于患病的契机,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女孩决定找寻自我,在这途中感召了沉溺自我的男孩走向外界。所以别人口中的“樱良”最终回归日记自述的“我”,而自言自语的“我”最终被他人呼唤“春树”。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