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千层饼说:“你看到的是第二层,而你把我只想象成第一层,实际上我在第五层。”
说明一个道理,理解是可以分层的。
这并不稀奇,古往今来人们都不满足于即目所见。公元五世纪,神学家卡西安阐发了著名的四重解经法,针对圣经这一文本,可以得出“字面性解释、伦理性解释、寓意性解释和神秘性解释”四重含义。类似的,针对视觉性的图像,潘诺夫斯基也认为可以析出三层,分别为“前图像志、图像志和图像学”,简言之就是,第一步看可见的内容,第二步看文献历史,第三步综合直观,即“洞察人类心灵的一般倾向和本质倾向在不同历史条件中被特定主题和概念所表现的方式以矫正”。
按照这个逻辑,《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同样是个千层饼,我目力有限,大概只能将之分成三层。第一层就是简简单单的恋爱故事,第二层关于大他者退位后自我稳态的丧失,第三层探讨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的基础。这有点迎合潘诺夫斯基的意思,第一层讲可见性,第二层讲历史性,第三层讲本质性什么的。
首先进入第一层。一个毕了业的中二少年和一个现役的中二少女谈恋爱有什么不好?好极了。一个父母双忙,女友住在放根绳子滑下来就碰头的楼上有什么不好?好极了。一个私密社团,有暖心学姐、活力学妹、同级女神还有邪王真眼,每天嘻嘻哈哈有什么不好?好极了。
其实,阿宅越老,看着校园番追忆往事就越是回甘。
《中二病》毕竟不是全年龄向的,它有自己的完美观众:Otaku.一方面,《中二病》极度的真实,任何一个Otaku都能从勇太身上看到自己,从而带入勇太的主角位。另一方面,在带入勇太以后,《中二病》又表现得极度虚构,它帮阿宅们实现了“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女友肯定一大堆”的最终幻想。
荡开一笔,说说“可爱又可怕的中二病”。真是有够邪门的,我中二(真·初中小鬼)的时候还没正经看过任何Otaku向的动漫,但我仍然没日没夜地画了一整本浓郁哥特风的人物设定集,并用哥特体、篆体和繁体为其东拼西凑配了文字,比如“破滅之翼”“滅十字”“誰會將羈絆進行到底!?”“人難免有失敗,原諒我,克勞蒂雅”“拉菲亞·狄·婭絲路妮亞”云云。然后我也买了数十本“第一推动丛书”,涵盖各类宇宙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前沿(科普,笑)。同时,人文类的探索也不能停,上至爱奥尼亚的阿那克西曼德,下至佛罗伦萨的但丁·阿利吉耶里,都得像绕口令一样一口气全念对。
故,我现在将这种弥漫于东亚少年间的量子纠缠态追认为:“國際中二風”(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Синдром восьмиклассника-стиль),作为对标十四世纪西欧“国际哥特风”的伟大存在。
回到勇太和六花的爱情故事。一切爱情故事动人的原因是什么?绝对的无条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如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如此:如果死亡是人世间最大的障碍,那么“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如果真理是天底下最正确的事,那么“除了爱你,没有真理”。在《中二病》这里呢,勇太明明才埋葬了自己的中二病,却念念忘不了那个中二病属性的少女;六花明明只是想要和“dark flame master”缔结个高级契约,可后来却蜕变成了我想要实实在在的那个“你”。说好呢告别中二病呢?说好呢异世界设定呢?对不起,爱情之来,莫之能御。在绝对强力的爱情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比男女主人公克服万难,最后热泪相吻的故事更让人掬一把热泪呢?(详见剧场版《Take On Me》)
接着进入第二层,我们将逐步脱离文本。如果说勇太的中二病是原发型的,那六花的中二病就是传导型的。六花中二化的最大契机就是父亲的离世。六花因为接受不了父亲的去世,自我的稳态被击溃,所以才疯狂地用虚构来掩盖、填补这一事实。
这种虚构截至第七话被现实击碎:回到老家后,六花本想带着勇太来到原来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一户建”,可谁知老宅已然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地盛开的黄色小花和一块标明土地待售的木牌。姐姐这时赶来说:“这就是现实,爸爸已经不在了。”一语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扭转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让一个表面上媚宅的校园爱情故事突然崩坠为一道深渊。
熟悉当代日本史的人都知道,当代日本史大致可以被分为几个大的时期:
1945-1970年是通过对战时体制的改造与整合后,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日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其间洋溢着一种单纯的乐观与美好,所以往往被冠以“理想”、“梦”(见田宗介)以及“秩序”(宫台真司)之名。那时,宏大叙事仍然在场(东浩纪),它作为一个“大他者”,能够像父亲一样庇佑与安顿战后受伤的个体。
1970-1995年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时期,赤军运动、石油危机等等终结了上边那个理想的时代,社会失去了整合力,溃散成一个个岛宇宙(御宅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虽然此时经济仍然在高速发展,但没了“理想”没了“宏大叙事”,自然也就没内味儿了——吾谁与归啊?总不能彷徨于无地吧?于是为了重新找回内味儿,人们开始了虚构,试图通过虚构把逝去的“父亲”再迎回来,以求再次获得意义、锚定自我。
在这样一个大尺度下,我们再来看六花的心灵史。父亲的突然离世便可以对勘70年代后日本宏大叙事的退场。六花接受不了这一事实,于是通过中二的虚构,造出一个自我的躯壳,以求抵御父亲去世后虚无的侵袭。同样,那时的日本人也难以承受“大他者”/“父亲”离场的虚无,于是制造出各种各样飘飘然的“假”东西,“以假为真”地度日。
但假的终究真不了:It's only a paper moon!
1995年之后,冷战结束了、泡沫经济破灭了、神户-大阪地震了、沙林毒气爆发了,这一件又一件的天灾人祸击穿了上述的虚构,昭示出自欺欺人的虚妄与无意义——“这就是现实,爸爸已经不在了。”那个曾经能够庇护个体、提供意义的父亲,不论在现实还是在虚构的层面,都彻彻底底地不在了。这是第七话末尾六花面对的命运,也是那时的日本人所面对的命运;六花的绝望、苦楚、无助与孤独,也大概是那时日本人的情绪底色。
怎么办?
“生活还是要继续啊!”“the show must go on!”(宇野常宽)
我们可以发现,在七集之后,勇太和六花的爱情线得到了空前的推进。这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解读上都是能说通的:在校园恋爱的意义上,二人共享了最深的秘密,自然更加亲近;而在更大的层面上,面对上述“虚构被现实刺穿”的窘境,动画组也给出了自己倾向性的解决方案:用一个男人(勇太)替代另一个男人(父亲),用二人相互之间的爱情,来重启意义,开展拯救。
这就过渡到了第三层即将探讨的内容。
通过第二层我们发现,把自己寄托在一套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上是不可靠的,再理想的时代也会终结;而把自己寄托在一套虚构设定(中二)上也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一通毒打下来,总会有清醒之时。那么,吾心该安于何处?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牢不可破的基础?
这又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了,柏拉图说是理念,基督教说是上帝,笛卡尔说是我思,尼采说是意志,海德格尔说是此在,后现代说是结构,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六花和勇太说,这其实很简单,就是“我爱你”这一事实。
情感是最真实的东西,情感也从不说谎。
虚构再多,也掩饰不了那颗爱你的心。
在第九集中:
丹妈对六花说:“你喜欢富㭴君哦。”
这时六花脸涨得通红,头上还冒了一朵蘑菇云。
丹妈见机吐槽道:“哇,太好懂了!”
六花故作镇定,仰天长啸,辩道:“邪王真眼是最强的…并且已经与勇太缔结了最高契约,根本不需要‘恋人’这种契约形态。”
丹妈反击道:“但是你和富㭴君在一起的时候会心跳加速吧。回家后设想一下,你们两人手牵着手,一吻定情。”
六花彻底慌了。
“但是…邪王真眼的力量是最…不…但是…”
“漆黑伞盾!…这样一来任何精神攻击都无效了…”
六花被丹妈弄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最后只能撒腿逃跑。
“啊,跑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哦!”丹妈一语道破。
爸爸去世了是一种现实。六花试图用虚构去掩盖,但最终破产了。因为人死而不能复生,死亡是那样坚硬,可以刺穿一切掩饰。同样,对勇太的爱也是一种现实。六花也试图用虚构去掩盖,但最终还是破产了。因为情感同样是一股强力,可以把束之其上的一切摧毁。当然,我们可以选择把人奠基在死亡之上,因为它铁一般的必然,但这未免有些悲凉。《中二病》把“爱”提升到了和“死”同样强力的高度,要的便是把人的存在奠基在“爱”之上。勇太和六花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乃们在二十一世纪还想找一个本体的话,那就是“情”吧!
行文至此,“中二病也要谈恋爱!”这题目如今听上去像一剂现时代的药方,又像某种解放的宣言。是啊,谁还没有点中二病呢,正如动画最后所说,中二病某种程度上就是现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中二病,或者说,人人都是中二病:
“人们有时会说胡话,幻象世界会在瞬间变化,想象遥远的未来,在脑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些都是人在一生中永远重复着,永无止境地重复。悲伤、害羞却又可爱,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疾病,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没错,人一辈子都活在中二病里。”
那在这条“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上,人应该如何生活呢?——谈恋爱呗。
诚然,面对时代的症候,动画开不出像从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康德“要大胆运用你的理智”那样深刻的药方。但这并不代表动画对此拿不出自己的立场,在六花和勇太的故事背后,它同样在倡导一种生存之道,那就是“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它同样像一句朗朗上口的箴言,不是吗?
p.s.想到《离卦·爻辞》的一句话,谨以此作结:“日影西斜,白昼将去,若不及时行乐,击缶而歌,老了就会长吁短叹,这可不吉利。”翻译回古体便是:
“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现实总是那样的不堪,刚刚长大的我们,在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和非理性幼稚想法的混沌里,极力排斥外界强加的所谓“现实”,而形成的,人称“中二病”的困境。而我,大概就是那患者之一吧。
看着房东家孙子快快乐乐的抱着个小火车头在空气中划来划去,似乎就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呐,看他笑得,那小子一定是在头脑中编织着什么美好的故事吧。飞向宇宙的小火车,以及引领这一切的他,我仿佛能看见那样一副画面,他站在火车头的最上面,右手一挥,火车呼啸一声,白烟四起,刺破天际,直抵云霄,好不气派!当然,这一切与现实的关联,估计就只有他手上的小火车头玩具了吧。
看见小鸟游六花对着即将打开的车门施加法力的时候,站在那里的,不就是自己嘛!挥舞着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武器,对着无辜的路人造成不可见伤害的自己;指挥着太阳系外庞大舰队的,却不曾离开过可爱的地球母亲的自己;相信自己有特殊能力,并肩负着特殊的正义使命的自己;绝不接受平凡,认为自己才是特别的存在的自己;这样乐此不疲的自己,没有中二黑历史的你们怎么会懂得?
然而,坐在餐馆硕大的落地玻璃窗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总是有那么一点的不甘心,不甘心成为一般人,普通人,凡人。我不想,慢慢的认清这个现实世界,慢慢的知道自己不是特别的,甚至是不如别人的,慢慢的对自己没有信心,慢慢的不再争取了,慢慢的就变成凡人。这样慢慢的,还没有开始就看得到结果的路程,我可不想走。 即使接受平凡的现实,我也依旧会给自己抹上最鲜艳独特的色彩。只有这样的我们才是最强的。
就用这样一段引用来结束我的文字吧:“成长就像是一条隧道,虽长但终有尽头,等有一天当我们走出之时,才发现外面的天地是如此广阔,满天的繁星是如此耀眼,我们张开双 手,发现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却又是如此的无限。就让我们并不急着从中二病毕业,让这午夜的魔法不要消失,让我们再做一个美梦,毕竟,时间还长。”
PS:末端文字引用自:中二病也请站上舞台——本可以超越魔龙院的遗憾,by 水煮河童
PPS:只要不去看那BD的莫名其妙多出来的13话以及现在开始播放的续作,这部中二少年洗心革面番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续作绝对的坑钱的啊!从此京都脑残粉至死不渝
看见男主在家里翻看自己中二时期留下的遗物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N年前自己于中二病全开时期写下的一本日记。这本日记长期锁在抽屉中,已经十分破旧。翻开第一页,就立马能感受到当年的我的中二气息。实在是太过羞耻,简直不忍直视,更不敢公开其原文。真是一段恐怖的黑历史。
再看男主的反应,那是相当的有共鸣啊,黑历史什么的太恐怖了,必须毁灭证据啊。tou,虽然这样想着,但还是舍不得扔掉那本日记,只得锁在抽屉中,与现在在用的日记本放在一起。然后抬头继续对着屏幕上中二病深重的二人捧腹大笑。
不得不说,动画的结尾,缺乏打动人的力量,太平淡了,完全不像开头那么让人感到惊喜。所以只能给四星。
最近补了凉宫春日的消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正好看到这番的开播(两部动画都是同一个监督:石原立也),突然发现京都的“男主型”动画里,其实作品的核心理念都有很相似的地方:
一个人不应该否定那个让现在的自己想要忘掉的曾经的自己
Clannad 的男主角一开始是不良少年,厌恶及冷漠身边事物,对自我的封闭...最终通过身边的人与生活的小镇的帮助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救赎与责任
凉宫 的男主似乎总在在抱怨自己的周围,抱怨身边的一切,抱怨那个让他操心的女主,但在消失里最终却发现,与其回归最普通的生活,其实这个让他生气的世界才是他喜欢的世界
冰菓 的男主一直奉行节约主义,希望能普通平凡的生活,但最终也懂得了正视自己
到了如今的 中二病,男主也一直在否认曾经那个中二的幻想的自己,否认那份天真,那个幼稚的梦想
但终究也会发现,
自己现在的状态,现在下定的决心是自己真实的内心,是必须要肯定;但并不能因此而要忘了或者否定曾经的那个自我,那时的心情,那时的坚持!
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经坚持一些比如梦想、自我这类的东西,但后来却改变了放弃了妥协了,直到很久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其实心中仍然保留着当年那份未曾做完的梦!
所以,勇敢的少年啊,不要再逃避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什么的,正义的伙伴什么的,其实从始至终一直都才是你真正的目标不是吗?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不,是骚年!)
PS:说些题外话:京都动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有业内高质量作画技术水平的口碑,是作画细节的保证与象征,从距今差不多快十年的全金 - 到凉宫 - 到key社系列 - 到轻音 - 到今年的冰菓 - 到现在的中二...京都的进步是所有fans们一步步看着长大的,作画水平真的是如肉眼可见般的一点点在变好,特别是2010年以来,高科技的制作技术的应用令如今动漫的作画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步
其实10年那年会成为一个契机,个人觉得是因为那一年一家名叫P.A Works的公司的横空出世
虽然PA之前也出过一些像真实之泪、迦南之类的好评作,但10年1月新番Angel Beats!才是PA第一次独立制作的动画也同样是成名作。
PA一上来就以数量少精品多的好口碑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11年公司的纪念周年之际推出的花开伊吕波更是第一集就亮瞎了观众的狗眼。大家纷纷表示画质好得让许多剧场版都汗颜,高科技制作水平的应用让一些诸如球面反射、镜面光线弯曲,玻璃彩色反光效果等像炫技般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年初的一份统计中也说明,PA公司那时已经俨然成为画质精湛的代名词(1、3名都是PA的作品):
weibo.com/2080114694/ymw6gavIO【动漫十大画面绮丽精湛的动画作品】日媒票选的:1.《花开伊吕波》;2.《罪恶王冠》;3.《Another》;4.《轻音少女》;5.《精灵守护人》;6.《电波女与青春男》;7.《TIGER & BUNNY》;8.《花牌情缘》;9.《虫师》;10.《妖狐×僕SS》
而曾经的业界画质口碑龙头老大哥京都让一个新公司抢了威名,这时候能忍?于是12年就好像两家公司互掐一般的纷纷推出一部接一部的让观众惊艳的画质超高的精良作品:
1月 Another - PA
4月 冰菓 - 京都
7月 TARI TARI - PA
10月 中二 - 京都
...
这么精彩的画质盛宴比拼,得益的自然我们广大fans,仇的也是我们广大fans——画质这么精致的动画,都想收1080P呀,这不逼我们攒钱买硬盘吗啊啊啊啊~
总之,希望两大公司接下来的画质比拼能有更加精彩的表现,加油吧!
随着全篇的结束,这部中二病也同京都过往的几部作品一样引起广泛的讨论,这片继承了京都一贯的精良的画风,以及越发精纯的卖萌手段,但也同样暴露了京都原创剧本薄弱的缺点。其实我是京都的脑残粉,甚至觉得这片要只拍成青春恋爱喜剧都可以打五星,只给两星更多的是对京都编剧的不满吧,诚然,这次京都确实是在尝试讲一个有深度的故事,但生硬的演出和没抓住重点的表现方式着实扣了不少分,以至这本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故事,最终还是归于平庸。
说到本作,就不得不提起田中罗密欧的《魔龙院光牙的最后战斗》,那是一本描写中二病最好的轻小说,两者的设定非常相似,本作在前几集确实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甚至让我有种本作可能超越魔龙院的错觉,可后来事实证明京都只抓住了中二病的形。本作与魔龙院光牙最大的差距大概就是男主了,虽然都是中二毕业,想要在高中重新建立正常生活,但魔龙院光牙里因为有班级欺凌这样黑暗的设定,使男主佐藤一郎在面对中二病的女主之时,内心的矛盾和动摇更严重,使他的形象也更具体饱满。而本作的男主富坚勇太的形象就显得更单薄空洞,就像是站在舞台之外,整个故事与他无关似的,我们虽然看到了他照顾六花,看到了他喜欢上了六花,看到了他想帮助六花正视现实,但整个故事都在单方面地围绕着六花的缺陷展开,男主是站在一边,只是说中二病是不对的,而看不到男主内心的描写,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11集。只有到了12集我们才通过编辑粗暴的画外音以及生硬的转折才窥得故事的全貌,我才发现,京都想表达的故事的立意其实是在魔龙院之上,魔龙院光牙只是将中二病的样貌描绘给大家,而京都是想讲一个关于什么是中二病,什么是成长的故事。
在结合了12集的内容之后,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类似于彼得潘的故事,六花是憧憬于彼得潘而用中二病抗拒现实的温蒂,勇太是妥协于现实而失掉本心的彼得潘,这个故事有很多可以深挖,但就像是第12集里勇太对他们的部室所说的话——“说到底,在这里什么也没有做。”这个故事的矛盾重心应该放在勇太身上,勇太就像是代表了更大众的我们,最开始为了打破平凡的现实的外壳而将自己封入名为中二病的外壳内,然后又为了打破中二病的外壳而又将自己封入了逃避中二病的外壳,当我们都以为自己更成熟,成长了,实际上又陷入了更深的桎梏中。而整个故事应该是,六花从勇太身上找到勇于直面现实的勇气,而勇太从六花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而动摇,而开始真正思考中二病到底是什么,开始寻找自己的道路,这样的互动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成长也不是一个人的事。
或许就如同结尾画外音所说的,人可能一生都逃脱不了中二病,我们毕竟不能从脑袋里抽出一把吉他来立马打破束缚我们的蛋壳而获得成长,就只有等成长的魔法来将那一层层束缚慢慢消蚀。就像是这个故事里的班长森夏,她可以说得上整个故事最成熟最有深度的人物了,虽然她也自称从中二病毕业,但她清楚自己并没有真正毕业,即使能够去别的社团发展,最后还是选择留下只是因为她知道自己跟这里的每个人一样,这里的每个人才是自己真正的伙伴,留下来守护着六花和勇太,然后一起成长。
如果说中二病是对平凡的抵抗,但成长绝不是甘于平凡,而是在于接受平凡的现实,而我们也可以用中二为我们的平凡涂上我们自己的色彩。 我个人很喜欢勇太和六花关于车流的那段对话,就连冷无缺如我也曾无数次妄想过同样的情形,妄想我跟一个女孩一起静静看着远处流动的光明,我们清楚这只是现代文明的无聊产物,但还止不住想象这些车流中有多少归家心切,又有多少更远处的万家灯火中有人在等着这些车流中的人们。想象这辆车里小孩因为被喂了颗奶糖而停止吵闹,那辆车里女孩借着车窗的反射偷偷瞄着驾车的男孩,而另一辆车里牧羊犬将脑袋耸拉在车窗外,跟我们一样迷失在这光明之中。我们就这样想象着,仿佛此刻整个世界都与我们无关,我们哼着spitz的老歌“即使那五光十色的世界将我们拒绝,我也只愿你在我身边静静微笑...."
用一个已经被用烂的比喻,成长就像是一条隧道,虽长但终有尽头,等有一天当我们走出之时,才发现外面的天地是如此广阔,满天的繁星是如此耀眼,我们张开双手,发现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却又是如此的无限。就让我们并不急着从中二病毕业,让这午夜的魔法不要消失,让我们再做一个美梦,毕竟,时间还长。
而最后勇太和六花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站在学园祭的舞台上呢,漆黑烈焰使和邪王真眼可是最强的。
看着一群小朋友超投入的打打闹闹,谈谈恋爱,完了再去社团吃吃好吃的东西什么的。就是让人开心的事情呢。
既可怕又可爱的中二病 有种后宫向的赶脚 男主中二病发作撞墙 丹生谷森夏好漂亮
2012-12-20 末日降临之前,被中二病最终话狠狠捏碎了心脏。爆裂吧!现实!粉碎吧!精神!吾将脚踏不可视境界线,放逐这个世界!
虎头蛇尾……不……是只有猪肚……啊呀我在说什么
病
我的中二技能就是看到复数男性在一起,就会开始脑内补完小剧场,然后萌的一脸血。我连18大都能脑补。
杀伤力好大!形式自反好牛逼!难道真的是神作?——前8集如此。后面有些OOC,直到最后一集还是找回来不少。总体而言,本片的邪道气质和萌属性一样极为迷人。年度十佳。
石原立也果然是非常优秀的商业片监督
对中二真心无感,而且十分讨厌这种恶意的卖萌...还有主角名字,真心笑了。。。。
六花真的是呆萌到我心里头了,一部看完好想谈恋爱的搞笑剧
论BGM的重要性
打四星是因为通过这部动画,我终于理解凉宫春日这货了。。。这些社团麻痹的都是超龄中二+玛丽苏发作啊啊啊!!!
为后面那几集 减一星
京阿尼,你们不抖脚会死吗会死吗?为什么所有妹子都要抖脚啊为什么啊为什么……
人这一生都有中二病啊啊啊
看了第一集,以为只是纯搞笑,看到第二集,神啊!十月番神作!大投资啊!!!!
一。集。弃。
=。=中二病果然很吓人啊~
京阿尼你这丧尽天良的 竟然把我们年轻时犯的错挖出来卖 一堆忘在脑后的黑历史全给回忆起来了
你不服不行,京阿尼的作品果然是卖的一手好萌!能看到此片有若干像《凉宫》致敬的情节等,但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他的不可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