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一月番列表看到这部片子的标题和配图时候,浓浓的子供番味道,动物拟人化好像又是打萌豚牌,最让我槽点的地方就是“什么为什么有兽耳还要有人耳啊”,考虑到兽娘爱好者了吗?3d效果看pv好想吐槽这还不如少儿频道的3d…从小也是个动物园爱好者,对新奇动物生活习性也很好奇,但是也没想去靠动画体验,纪录片还有一大堆没看。随着集数的累积播出,推特p站话题量的增加,也让我好奇起来:看似简陋的动画,真的这么有趣吗? 一直追到现在的我表示:“对,就这么有趣!”,看似简陋的画风背后却是对动物习性的认真研究,不同动物特征融合到兽娘的服饰和性格设定,每集还会很贴心的请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饲养员们介绍各种动物特征。作为动物爱好者表示大满足,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真实世界这些动物了(制作组的阴谋) 而最能吸引我去观看的,还是故事的整个设定,兽娘是动物遇到砂之星friends化的产物,保留了动物本身特色外还对其加强,天蓝怪则是兽娘对应的敌人,会使兽娘变回动物;整个情节看似每集就是主人公小包和薮猫与不同种类的兽娘小故事,帮助解决了她们的烦恼,背后却是一个废土公路片的感觉。ed图基本以废弃游乐园照片加上若影若现的兽娘剪影,和兽娘欢乐的对话时不时抛出的各类设定,无不暗示这是一个废弃的动物园,而失忆的主人公一路走来,追寻的也正是我是谁?我要去哪?的寻找自我经典问题。除开设定,制作组剧情安排也是紧凑展开,故事一直是欢乐不失紧张,解决问题豁然开朗后又抛出新的疑问让人真的每周都对后续发展期待万分,久违的追番乐趣又回来了。跟随着小包一路解决问题,仿佛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人类,跑的不快,无法水下呼吸,体力较弱,friends化的兽娘比人类强太多,但是看到小包通过人类特有的智慧解决问题,薮猫赞赏的说“你一定是很特别很厉害的friends呢”,觉得人类也挺厉害的。 笔者现在已经看到第十话,在还不知道结局和可能设定反转的情况下,忍不住向大家推荐这部动画,当然我这个标题其实也算是预警吧,毕竟还不知道最终如何,结合ed的歌词和薮猫酱的眼泪,心中对本季这部动画依依不舍。不管结局如何我想小包也会对薮猫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吧 (当然这个标题也是魔法少女小圆最后一集的标题) 半夜看了第11集的直播和b站熟肉,内心的冲击依然很大,故事伏线被迅速收拢,被巨大天蓝怪袭击的时候紧张万分,完全不知道会怎样展开,以及boss走的时候那句小声的“啊”和仿佛眼中含泪的两个分镜,瞬间感动到了我。 当然最后戛然而止的那个画面也让我愣了神,正是一直以来作为观众看着小包的旅程,看着她代表着人类,一路成长所以才会看到这一幕眼泪真的掉出来。ed消失了兽娘的轮廓和预告背景变旧只剩下boss都让人分外担心“这个周要怎么过啊”。 最后,让我期待一下第十二话《游乐园》吧(久违的追番乐趣) 最终话看完真的是依依不舍,真接受不了下一周没有兽娘们的星期三,真的是太棒的追番体验了,和一口气看完一部动画不同,每集若有若无的废土感,大量伏线的猜测和各种目不暇接的同人创作填满了每周的等待,甚至在最后一集最后的镜头还在透设定,每周的讨论和研究真的是太愉快啦(塔诺西~) 感谢从冬到春的陪伴,和小包一样,我也从中寻找到了生而为人的感受。
一开始觉得是子贡向就没有看,后来朋友推荐我看,蹩脚的3D,一股廉价的感觉,先忍着看了3集,想着怎么都要看完3集在弃吧,但慢慢的越看越有意思,回过神来已经看完了,虽然太深的东西我没看出来,也没有认真去思考些什么,只是纯碎的去享受一部番带来的乐趣,没有错过你真是太好了,friends们!
这是一部核心制作人员仅10人的动画,画面让人觉得“没钱也得有个限度”,有些地方音画不同步,作为游戏改却在游戏停服后才播出,在同期所有称得上是“动画”中期望值仍然是倒数第二,首集好评率41%。。。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它逆转成为传奇——完结时热度已经达到小圆/凉宫时的水平,最终销量高达2.5w。
虽然名为“动物朋友”,但它却是讲述了“人类”的故事。
在故事的开始,小包是这样被评价的:“你不会飞,又不会游泳,跑的也不快,’你什么都不行呢‘。”不仅如此,弱小而迟缓,感官低下,爬树也需要薮猫帮忙,只会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喊“不要吃我”,怎么看都是薮猫的累赘。
不过,接下来小包表明了人类并非一无是处。会使用道具、语言、文字、火,懂得交流和用头脑解决问题——但是并不仅仅止于此。最后,在薮猫即将被消化的时候,她克服了以上所有的困难:她跑了起来,爬上了树,“飞”了起来,也游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那个只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抱头蹲防大喊“不要吃我”的人类,在唯一一次真的面对会被吃掉的危机时,居然丝毫不颤抖的面对自己的结局。
“人类的伟大,是敢于直面恐惧的崇高姿态。”我们给它取过很多名字:使命,信仰,美德,责任。。。但是不论它叫什么,它都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宝物。正如荒木吕飞彦在《jojo的奇妙冒险》中说的一样: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本文翻译自://pastebin.com/6WpqujE6
动物迷思 KEMONOMYTH
长颈鹿 著
长尾虎猫 译
“人类似乎有点啰嗦”——教授
前言
《动物朋友》是一部轻松有趣的作品,这话后面没有“但是”。我之前偶尔会对这部剧产生一些猜想,但总能及时在下集回到“智商溶解”(happy meal)的平和心态。之后我就掉坑里了。这篇文章里我们要详细探讨一下,坎贝尔的“单一神话”(monomyth)理论是如何在这部剧中运作并作为该剧的框架展示其主题。你可能会质疑这有何意义,我只能说,请你先搁置疑虑。出于尊重,我不会限制你的想法和感受,就让下面这段文字为它自己证言吧。既然你也是喜欢动物朋友的观众,相信不会一段都看不下去。
我们要探讨单一神话如何“运作”,是因为这无关作者本人的倾向。相比坎贝尔对诗意幻想的青睐,我们要更强调他对切实的情绪及预言的重视。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将面对“小包是不是个想干自己娘的巨根美少女?”这种无法回答的扭曲问题。
另外,《动物朋友》(以下简称《动》)动画会被看作一部完全独立作品,不涉及漫画,游戏或者其他衍生材料。我使用的是Crunchyroll的字幕,不过重要的地方都经过再三检查以保证准确性。我参考了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不涉及其他相同主题的著作。《动》或许用东方哲学和隐喻来诠释会更为准确精炼,但鉴于我知识有限,我会用单一神话理论和其他西方观念里大体上等价的概念来尽量完成这个项工作。毕竟我们身份如此也是这样观看这部作品的。叙述会按照剧中时间顺序进行,但有必要时也会讨论其他时间点的事件。
译者的话
《动物朋友》毫无疑问已经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这可以说绝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故事本身优良的品质。还是那句话,故事是一切叙事性文艺作品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动物朋友》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日本动画,这也让像这篇文章一样的分析探讨有了存在的意义。
坎贝尔的单一神话理论属于比较神话学的范畴,比较神话又属于比较文学一类,其背后是比较主义的研究方法。比较主义可以运用在很多领域,例如比较解剖学可以探寻生物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运用更高层次的知识理论,探寻一类事物背后的关联与相似之处,从而得到本质性的规律和结论,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我本身对比较文学就很感兴趣,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动画《海洋之歌》的文章(//movie.douban.com/review/7422988/)。这次看到4chan有网友关于《动物朋友》8000多词的巨作,佩服之余也打消了自己动笔的念头。不过出于对趣味,还是想翻译出来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时候可能看来有点“煞有介事”,不容易和动画本身联系起来,不过这也正是它的有趣之处吧,就当作长颈鹿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未尝不可。就像动画本身一样,本文越到后面越精彩,耐心看完,相信即使没有被说服,也能对《动物朋友》的剧情产生新的看法。
关于单一神话理论本身,本文作者没有过多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千面英雄》(最好是原文,在翻译本文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中文版的严重错误)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具备相关知识阅读本文风味更佳。原文没有图片,所有图片都是我画蛇添足,可以无视。有些专有名词我在后面标注了原文,必要的地方加入译注以便理解。标题翻译成“动物神话”可能更为切题,但这里应该也是取了双关意,所以我觉得翻译成“迷思”更符合风格,另外有些多次出现的多义词如天父/父亲(father)以我个人理解采取不同了翻译。
水平有限,希望朋友们多多指正。
· 处女生子 The Virgin Birth
· 冒险的召唤和对召唤的拒绝 The Call to Adventure and Refusal of the Call
· 阈限守门人和超自然的助力 Threshold Guardians and Supernatural Aid
· 跨越第一道阈限 Crossing of the First Threshold
· 试炼之路 Roads of Trails
· 与女神相会 The Meeting With The Goddess
· 女人作为诱惑 Woman As Temptress
· 与天父调和,凡人成神,最终的恩赐 Atonement with the Father, Apotheosis, The Ultimate Boon
· 拒绝归来,外界救援 Refusal of the Return, Rescue From Without
· 两个世界的主人,跨越归来的阈限,生活的自由 Master of Two Worlds, Crossing Of The Return Threshold, and Freedom To Live
· 终曲与调和的回顾 Coda and The Atonement Revisited
处女生子 The Virgin Birth
我们的主角/英雄(Hero)小包,偶然间从周围的什么东西之上诞生了,就像那些古旧的民间传说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类一样。具体来讲,是从一绺遗留在帽子里的头发。就在她的身体成型之前,帽子上的两根羽毛之一遗失了。之所以在最开始就提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后面我们就会发现,《动》中的一系列事件都是由这根羽毛的分离所引发。
新生的小包在稀树草原上闲逛了一阵,就被薮猫强行卷入了“捕猎游戏”当中。被扑倒后,小包求薮猫不要吃她,这是小包在稀树草原多次受苦中的第一次,也是我们今后多次中的第一次看到小包表现出她最大的恐惧:被吃掉。幸运的是,薮猫是动物朋友(Friend;以下简称朋友——译注)——一种由神秘物质砂之星(Sandstar)创造出的人与动物的混合体。注意,砂之星是两个字捏在一起组成的词,一个代表天国(星 Star),一个代表凡间(砂 Sand)。
薮猫对她迷迷糊糊的“猎物”解释道她一定是“从那场砂之星爆发中诞生的”,虽然小包明显没有听懂。二人背后,是砂之星火山巍然耸立于背景之上,宛如仙境一般,巨大的立方体堆叠在山巅,闪耀着虹彩光辉直攀天际。他们谈话之时,这魔法之尘好像五彩喷泉一样在周围闪闪发光。
砂之星火山是朋友们生命的来源,用坎贝尔的说法就是“世界的肚脐”(World Navel),它就处在它该在的位置:岛屿的正中央。接下来的整个旅程都围绕着这个轴心展开,像一个车轮环绕转动,直到小包被召唤至中心。世界的肚脐,也被叫做世界树(the World Tree),世界轴(Axis Mundi)等等,在神话中被认为是连接天国与凡间的通道。这或许听起来像是个晦涩难懂的概念,不过我们每年12月都会在客厅里尊奉这个送礼物的象征。(指圣诞树——译注)
虽然我们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小包是个人类,她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薮猫告诉她可以去一个叫图书馆的地方找到答案,并且愿意陪她一同前往。于是我们的旅程便开始了。
冒险的召唤和对召唤的拒绝 The Call to Adventure and Refusal of the Call
简短来说:英雄被召唤(Call),要他从凡间(Ordinary World)穿越到异界(Special World),因此面临接受或拒绝两种选择。这是故事中常见的开头,通常没什么好说的,但它在《动》中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出现,值得注意。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小包从一开始就已经身处异界之中,她要如何回应这召唤并跨越两个世界间的阈限(threshold)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要关注的是人物内在的历程,其次才是外在历程。
先说次要的外在跨越,注意到稀树草原是一片阳光明媚的开阔平原,目之所及没有障碍。同时由于薮猫的存在,意味着这个地方物理上很安全,至少外表上很亲切,这是其毗邻的丛林地区所缺少的。坎贝尔把丛林列为典型的异界之一,因为意识会倾向于把黑暗未知的空间填满想象中的恐怖。
主要的阈限还是在小包的脑袋里。以她的程度,小包并没有接受最开始就处于异界这个现状(她的第一句话:“这是在哪?”)。因此,小包需要跨越两个阈限才能进入异界,其一是物理上的阈限进入丛林,其二是内心的阈限让她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同时对自己身处何地产生认知。第二点内心的阈限尤为意义重大。如果这听起来像无端的猜想,请记住此时我们做出了一个可被检验的预测:不同的阈限意味着不同的冒险召唤,也就意味着不同的阈限守门人(Threshold Guardian),而此后这将被一一证实。
拒绝召唤是一步可选的进程。乍看之下小包没有对和薮猫一同前往图书馆表示任何异议,但我们清楚她现在根本不知道她在哪,并且出于无知而没有能力接受召唤。这项任务要面临的危险将很快彰显。同意并不等于接受,前者是消极的而后者是积极的。小包不久就遭遇了失败:从土坡上跌下来,爬上最矮小的猴面包树也需要薮猫的帮助才行,遇到了一个很小的敌人逃跑时还把自己绊倒了。所有势力——大地,大地上的动植物,甚至她自己的身体——都突然变成了威胁。所有这些徒劳无功,都是由于小包还没有承担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尽管与主题不太相关,这些在加帕里公园中日常所要面对的危险其实都是些小的阈限守门人。没有通过这些考验,英雄失败了,被吞入鲸鱼腹中(belly of the whale),难逃一死。
意识到世界的危险并陷入绝望后,小包对召唤的拒绝终于显现。然而尽管如此,当薮猫因为炽热的阳光而被迫在树荫下休息的时候,她身上的一些优点开始闪光。树荫的黑暗之中,绝望的小包颓然坐地,闭着眼睛,从这样一幅形象的小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她身处鲸鱼腹中的景象。此时薮猫气喘吁吁而“几乎不流汗”,小包汗流浃背但几乎不气喘,记住这一点。另外当他们到达水坑时,小包用手捧起水喝而不像薮猫直接用嘴。
阈限守门人和超自然的助力 Threshold Guardians and Supernatural Aid
剧情设置了一个怪物横亘在稀树草原出口处的桥上,我们认为这就是阈限守门人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小包在内心同样经历着进入异界的旅程,因此我们预测会有两个守门人出现。阈限有两部分,一半代表了已知世界,另一半代表了危险的未知世界。桥上的怪物属于后一类的守门人。
正是在水坑这里,伴随着短暂的惊慌,小包见到了第一类守门人。河马有着双重身份,她既是守门人同时还是领路人(herald)的化身。坎贝尔将领路人描述为深不可测的代表,像深不见底的水,恰似河马从藏身的水中现身。与薮猫孩子般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河马展示给我们一副刻薄而现实的形象,好似水火之别。薮猫感召小包向前进入这个世界,河马则会召唤她接受这个世界融入她自己。
河马作为阈限守门人,夹在刻薄言语中间她要传达的是一种保护性守门人的柔情。她那主妇般的态度和说辞展示了一幅老婆婆的形象,而要说给小包的只有一句话:“在加帕里公园你要靠自己。”小包这次听懂了:前路艰险,没有人能替你完成。
河马不是在说公园里的朋友们都奉行利己主义,而是想表达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消极对待自己的生存。这是在召唤小包改变自己的心境。于是乎现在出现了两个召唤,两个阈限需要跨越,以及两个阈限守门人。又一次,小包不是很明白但答应了河马,然后和薮猫一道出发,去面对第二个更加危险的守门人。他们在公园告示牌前面短暂停留,拿到了公园的小册子地图。这个宝物值得我们注意,因为这里展示了小包取得了引领前路方向直至最终胜利的道具。薮猫打不开那个盒子,即使能打开也不会理解里面的内容,更不能用正确的方式使用它们。鉴于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人能从这个特定位置拔出这把特定武器,这显然是一个“石中剑”母题(指一类故事范式的概念——译注)。
这第二个守门人就是横亘在桥上的怪物了,这座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口,通向未知的丛林区域。薮猫和小包听到了有什么被这怪物吃掉发出的尖叫声,她们飞速赶到现场,情急之下,薮猫出手攻击这个怪物试图救下受害者。这个镜头外的受害者是土狼,我们会再次见到她的。
坎贝尔指出,“过于鲁莽不自量力的冒险者”会被守门人“颜面尽失地打倒”,就像之前的小包一样,现在轮到薮猫了。由于没有听从河马的建议,薮猫如今置身一场不可能赢的战斗之中,对手是个她从没见过的怪物。现在她显示了自己作为向导(guide)是不合格的,不久之后就会换掉这个身份。小包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怪物的弱点所在,但这不足以获得通过阈限的机会。单纯靠思想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而像薮猫单纯靠行动同样不行。
藏在草丛中的小包看到这场战斗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她终于开始明白河马所说的话有何含义。她拿起之前得到的地图折了一个纸飞机,并用它来分散怪物的注意力好让薮猫能够攻击它的弱点。然而这么做的同时她也暴露了自己。薮猫还没来得及把怪物打垮,它就开始朝小包展开攻击。
就在这个小包从完全消极的态度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时刻,她终于完成了对召唤的回应。跨越了自身内在的阈限,她也通过了河马的考验,正式进入了加帕里公园,同时赢得了河马的保护。坎贝尔有言:“你只需要知道并相信,永恒的守护者总会出现”在回应了召唤的人面前。她确实出现了,河马一直在暗中观察着这二人并及时现身阻止了怪物吞噬小包,然后薮猫送出了最后一击把怪物打成了碎片。这是小包今后要开启的众多桥梁中的第一座,同时也可以认为薮猫此时被卷入了小包的冒险之中,我们已经见识过她把活力注入这个失落世界的能力。
跨越第一道阈限 Crossing of the First Threshold
在稀树草原的边界,薮猫作为向导的职责结束了,她在之前的事件中表明她已经达到了她的能力极限。就算她想,她现在也不能再引导小包了,于是二人分别。小包在丛林入口处畏缩了一下之后,再次坚定了自己回应召唤的决心,决定进入黑暗中独自冒险。为了奖励她跨越物理上阈限的勇气,她得到了一个新的同伴——变得淘气好奇的薮猫,尾随着她追赶上来。需要注意的是,领路人薮猫和领路人河马的助力都是各自回应了不同的召唤而挣得的。为了说明薮猫不再是一个向导的形象而是同伴,她们彼此改口使用不那么正式的后缀“ちゃん”。
夜幕降临,小包停在一处灯光昏暗的告示牌底下,这告示牌分隔了稀树草原和丛林地区。薮猫莽撞的举动惊扰了这片领地,唤出了“守护灵”(guardian spirits)之一,机器人幸运野兽。这个昵称“Boss”的机器人居然对小包开口说话,介绍道自己是公园的向导机器人,这让薮猫极为震惊。当识别出小包持有那两根羽毛之一时,它开始播放一段帽子原主人的录音。
我们最后知道了原主人名叫未来,是公园的前任向导,随着旅程进展,小包会从她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尽管未来是一名女性,但她其实是小包的父亲(不过我们也不会无视小包其实是在她帽子中间的凹陷里成长的)(此处指母亲的子宫——译注)。未来的头发把生命的精华注入了一团砂之星中,这里的头发和砂之星团各自指代什么不言而喻。
小包是一个一个半神,她本身其实同时扮演着单一神话中男性的角色。坎贝尔指出,在一个母系生产占优的社会里,本身是女性但可以“扮演了许多在其他地方属于男性的角色”。另外小包还穿着短裤,用着男性惯用的自称“ぼく”。但我们又不能严格认为她是男性,没有什么比“包”更具有阴部象征(yonic)的名字了。因此她在英雄分类中可以被描述为“雌雄同体”的那一类,这也反映了她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基本属性。
台词暗示我们Boss对小包说话是因为把她识别为公园的游客。然而,由于小包持有公园引导员的羽毛,Boss又对她播放了未来的录音。这是小包证明自己值得赐福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她究竟是加帕里公园的原住民还是外来者?这和之前小包面对的阈限——是否以积极态度参与自己的人生——是相似的。游客和看客在天然属性上就是消极的。
由于小包通过了阈限的考验,她就不再身陷鲸鱼腹中,从而平静地在丛林的黑暗之中入睡了。坎贝尔把这种跨越称为 “进入夜之国度”(passage into the realm of night)。
试炼之路 Roads of Trails
故事的大部分都是由试炼之路(Road of Trails)组成的,英雄必须通过一系列测验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和《动》的剧情简直再契合不过了,剧里确实有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和各种各样的任务。具体分析每集的主题和细节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所以我们要着眼于什么是串联其中的故事线索。
不过只是掠过故事的表面并不代表其中没有值得深入的分析的内容。一个足够醒目的例子:小包在迷宫中的历险很大程度就是“下界之旅“(underworld journey)。如果不这样诠释就无法解释野槌蛇的出现,因为下界显然是各种神秘生物的住所。在这个章节中野槌蛇实际上接替了Boss的向导身份,因为她专管下界,而后者专管人间。野槌蛇的名字(槌の子),有个带有鬼神气息的同音词:土地之子(ツチノコ)。
从描述中野槌蛇的移动方式——头尾相连变成一个圈向前滚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衔尾蛇(Ouroboros)的符号,象征着生,死与重生,这也是她作为下界向导的原因之一。坎贝尔有言:“以命养命,这就是衔尾蛇这个符号的意义,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任何事物的生命都被其他事物的死亡所滋养,你自己的躯体会称为他者的事物。谁否定这一点,谁畏惧这一点,谁就失衡了。死亡是一种给予。”衔尾蛇的身影也能在佛教符号“圆相”中找到,后者恰好出现在现代版《千面英雄》的封面上。
关于为什么没有在这一段跟随她们,Boss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一处娱乐设施。但在后面图书馆,我们看到它在娱乐设施里也全程陪同。因此借助符号的力量,我们可以得知这些事件并不是它们看起来的那样毫无意义。
在试炼之路上我们要追踪的第一条线索,就体现在小包于异界完成的第一个任务之中。尽管她已经到达了丛林并待了一阵,小包与异界的互动始终是消极的(作为游客),直到她遇到了摆渡人,在水中推着一段旧桥面的美洲豹。小包在河上的旅程可以被视作进入异界的起始,这和稀树草原时的情况一样,反映了外在/内在的转变。
现在她面临的任务是让分隔两岸的两段加帕里巴士重聚一处,一段是用于游客乘坐,另一段用于向导驾驶。尝试了集中不同方法都失败之后,小包终于决定她们要建一座桥——她要通过连接河流两岸来连接巴士两段。此时“桥”是个物理上的结构,但同时也可以用作动词——桥接,或者把分离的人与地点连在一起。
小包架起了很多桥梁。她把朱鹮和美洲红鹮连在一起,把羊驼和客人们连在一起,结束了平原的战争,阻止了偶像组合的破裂,等等等等。另一些时候,桥梁开通会作为她成功完成某项其他任务的结果,比如缆车索道,地下通道,当然还有从稀树草原到丛林的那座。这些桥在她通过之后一直保持开放,我们可以看到其他朋友们使用小包打开的通道或从小包修复的设施之中受益。世界在她的面前和身后渐渐愈合。桥梁的意象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场合:每集片头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座桥,而全剧最后一个画面中最显眼的就是远处的一座桥梁。
唯一一次需要摧毁一座桥来躲避追击的情况下,小包陷于慌乱,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野槌蛇。尽管可能有着合理且具体而微的道理设置这种情节,神话并不涉及这种特定的动机和效果。小包从进入异界开始在试炼之路上完成了其他所有的任务,唯独这个失败了。她所有的战斗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和创造相关。换句话说,有时候必须是向导来安抚居住在下界中的怪物,这种情况在维吉尔引领但丁游历地狱时常常出现。
试炼之路的第二条线索是小包逐渐掌握思而后行的艺术。人类的能力无穷,他们虽没有皮毛,但能造冰屋,能生火,或者把自己蜷进别的动物的皮毛之中来抵御寒冷;他们跑不快,但能制出载具溜走。他们甚至能创造出全新的东西,比如车轮。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然而如果不把思想注入行动,他们什么也干不了。这一点在土拨鼠和河狸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智慧的行动是小包人格的次要属性,因为在道德上这是个中性概念。行为深思熟虑却没有优良品质的人非常危险,是恶人而非英雄。这项能力是人性与生俱来的素质,而不是人性最高贵的形态。她内心对人性的追索不会圆满,直至她领悟了最高的美德。为了理解这种差异,想象一下以前的场景,小包如果扔出纸飞机后没有等到确认它是否起作用就迅速逃跑,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尽管最后可能结果没有什么区别,但这就是有艺而无德,更像是一个“诡计英雄/魔术师”(Trickster Hero)。小包显然是非常聪明的,但从来不是一个狡猾的形象。她的能力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不是她个人。
在试炼之路开始时我们还认识了拿走了小包帽子上羽毛的浣熊,以及她的同伴𦗒狐(耳廓狐)。这个可爱的自私小偷,误打误撞在(再)创世中起了关键作用,魔术师(Trickster)的角色实际上是属于她的。她是只浣熊,浣熊是一个北美土著传说中经典的魔术师象征(浣熊是北美原生物种,可以类比日本文化中的狸猫(貉)——译注)。然而,她的同伴是只狐狸,狐狸也是魔术师的象征。更准确地说,这对密不可分的搭档共同组成了一个魔术师的形象。𦗒狐(耳廓狐)代表了魔术师狡黠但消极的思想方面,而浣熊则是莽撞积极的内心。浣熊相信帽子是属于她的并且一路追踪小包希望拿回它。至少她自己认为这就是她在做的事情。
与女神相会 The Meeting With The Goddess
坎贝尔的单一神话中,神后(The Queen Goddess),本质上就是任意一个女性,这是重点。但是,与她的相会可不仅仅是任意一次与女性的相会——它必须发生在冒险的尽头(nadir),并且必须具有婚姻相关主题。“小木屋”这集发生的事件并不符合我们在试炼之路上总结出的“桥接”或“创建”的主题,而坎贝尔提到过这神圣的婚姻须发生在英雄与“借宿处的女主人”之间。事实上,此时难题的来源就是小包本身,确切地说是她和未来的关系。其实如果存在着“调和”(Atonement)主题,相会并不是必要的,而调和显然是《动》的鲜活核心。有这样一种可能,并没有相会,“小木屋”只是试炼之路上一个节奏趋缓失衡的延续。然而,这种解释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结合这集特殊的环境和情节,以及未来反复出现在小包面前,我们可以自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就是英雄遇到的神后。天时地利,小包也确实是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图像,而未来对公园而言又的确是一个女神的形象。结案了,是不是?
但是我们又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未来是个天父(father)形象——例如,她就是小包生物学上的父亲。也就是说,女神可以化身为任意一个女性,所以未来有可能在她的天父角色之上又扮演了女神角色。
这集围绕着小包逐步了解未来展开,此时未来身处她自己旅程尽头的深处,而很快小包也将处于相同境地。把未来视作女神有一些突兀和缺失之处,但也有符合的地方。例如,坎贝尔把女神描述为“时间将她密封,而她就像沉睡在永恒中的人那样,恒久居住(dwelling still)在永恒之海的海底。”
某种程度上这是事实:设想未来的录像把她密封于永恒的睡眠之中,直到那个手持羽毛的人现身。不过未来并不是“恒久居住”,而其实是逝去化为魂灵。就像我们最开始承认的,最好不要过于在意坎贝尔诗意抒情的部分。
抛开这些是是非非,我们总觉得不太对劲。如果说单一神话是人类欲望的展现,那么我们应当能够未知而先觉。然而在小包和未来之间压根连结婚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且这种事安在她们各自的角色头上会很奇怪,更困难的是未来已经是个父母一体的虚幻魂灵。不是说这在符号学上是不可能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不成立。因此让我们先别急着在未来身上下定论。
到达木屋旅馆后,片子把异常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薮猫和小包挑选过夜房间的情节上面。观看的时候可能感到奇怪,为何要关注这种事,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她们要睡在哪?而且每个房间都各有主题特色,这让人无法不想起蜜月套房。于是我们明白了:随着幽灵桥段推动着剧情发展,小包和薮猫扮演了新婚夫妇的角色。与女神相会并不局限于第一次会面上。你可以在神话意义上与一个已经与你相伴的女性相遇,就像你可以在宗教意义上(biblically)与一个已经和你认识的女性相识。
我们被未来可能是女神的概念误导了一阵,结果真正的犯人其实是薮猫。“小木屋”这集的主题就是假想和误区:长颈鹿误认为薮猫是山羊,误认灰狼是个默默无名的漫画家,所有人除了小包都错把未来当作天蓝怪,而我们错把她当作女神。然而,和小包一样,我们没有妄下断言,于是最后寻得真相。
为了照顾坎贝尔的想象,薮猫是否也“沉睡于永恒之中”?她是不是“借宿处的女主人?”她倒确实是“恒久存在”的,这一点相比未来是个优势。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沉睡薮猫的形象被小包唤醒。这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能理解被夺走关于未来的记忆的薮猫象征着被时间密封的沉睡薮猫,而象征着永恒薮猫的是那个多年前陪伴在未来身边,现在却仍然以一个充满童心的年轻女性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薮猫。小包在这两方面都让薮猫睁开了眼睛。
小包在这幢房子里和薮猫共度过了三个晚上,这恰是英雄和女神共度良宵的典型次数,你不能把女神当作一夜情对待。注意,这里是象征主义的结合。不过,就算是象征主义,小包为什么要和薮猫结婚?因为,她即将取代未来。坎贝尔有言:“随着【对新娘的占有】,他知道他与父亲合一;他现在身处天父之位。”
只有在和薮猫共度三夜之后,小包才能刺穿蒙住未来的面纱。薮猫的眼泪,和我们知道的即将出现的危机,预示了冒险的尽头。这个尽头幕间会一直持续到四神出土并回归原位,而后涌入人世的邪恶被切断。在这里,与女神的相遇表现为与天父调和(Atonement with the Father)的补完。
女人作为诱惑 Woman As Temptress
在坎贝尔的世界中,诱惑并不一定是表现为女人。事实上之所以使用“女人作为诱惑”这个说法,是要说明即使是最卓越的英雄依旧是血肉之躯,面对肉体上的吸引是软弱的。鉴于绝大多数英雄/主角是男性(甚至有些女性英雄也是男性,就像我们看到的),女人最能象征这一点。小包最主要的诱惑确实是来自一个女人,并且来的毫无遮掩。然而她也不止面对这一个诱惑。仔细审视另一点关于要求小包放弃冒险的部分,揭示了她实际上从神圣的婚姻到与天父调和中间,拒绝了两个额外的诱惑。
第一个也是最有力的一个诱惑来自一个女人,薮猫。她在小木屋旅馆建议道“像河狸她们那样一起住怎么样,感觉很有趣”,尽管薮猫的这个建议是指小包完成了她的冒险之后,对于诱惑而言这个暗示本身已然足够。她把这样的想法摆在小包的脑海里:和她的“妻子”隐退,过一种安乐祥和的生活,而不是继续她的冒险。阿喀琉斯曾面临同样的选择。
懦夫如果背离了他的目标,没有美德只图得到这安逸的王国,这就是一个虚妄的承诺。小包花了最长时间去拒绝这个诱惑,说明了其重要性,但她还是拒绝了。在船上她难过地告诉薮猫她想要出海,而不是陪她留在加帕里公园。这个拒绝发生在与薮猫——神后——象征意义的婚姻之后,这像是个轻松版本的埃涅阿斯被诱惑留在他的假新娘——女王狄多身边的故事。幸运的是,薮猫不是个假新娘,也没有遭遇狄多那样的悲剧结局。
另外两个诱惑是不显眼的,但确实存在。第二个诱惑来自猎人们,同时也被Boss暗示过。她们传达给小包的信息是:你太弱小了,逃跑或藏起来,否则你会受伤。这其实就是在说如果小包继续前进,她将经历伤痛甚至可能死亡。这里的诱惑是指逃避痛苦和随之相对增加的幸福。Boss在警告小包“待在这里”的时候也暗示了这点。小包她无视了这一切。
第三个诱惑发生在山巅,来自内心。小包浏览地图时发现她的终极目的地其实就在视线之内,她要做的只是走下山然后坐上船,就能到达那里。这个诱惑是内心欲望的吸引。同样被小包拒绝了。
提醒一点,这三个诱惑和耶稣基督受到的三次试探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马太福音里描述耶稣受到魔鬼关于肉体的欲念,今生的骄傲,和对目标的欲望的三次试探——译注)。或许还有一处看起来像是诱惑,就是在四神归位之前薮猫提出下山帮忙与黑天蓝怪战斗。不过这更准确的讲是迷惑,因为它没有承诺事后能换来什么好处。
与天父调和,凡人成神,最终的恩赐 Atonement with the Father, Apotheosis, The Ultimate Boon
上面列举的三个事件在《动》中安排的太过紧密交缠,不能视为分开发生。与天父调和(Atonement,坎贝尔:At-one-ment ——原注;意为合而为一——译注)的仪式台就是砂之星火山口的边缘,世界的肚脐,生命(朋友)与死亡(天蓝怪)的源头,连接天国(星)与人间(砂)的桥梁,大地的四角(四神)在此相会于世界的中心。这里也是天父的住所,而天父正是中心的象征,因此调和必须在这里发生。
神之子要与天父合一,取而代之,僭取其位,就必须先正当地受封(initiated; 通过某种仪式加入某组织或获取某资格——译注 )。坎贝尔用法厄同的例子阐述了不正当的受封会何等危险,由于与本作特殊的相关性,这里我们要重述一遍:法厄同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儿子,被玩伴取笑了出身,于是希望证明自己是赫利俄斯儿子的身份。他来到父亲面前要求认同并给予其一天内驾驶太阳神车的权利。他的要求被满足了,但由于无法控制神车,导致自身死亡,神车被毁。在《动》中,这个故事重新上演:无知的薮猫要求驾驶加帕里巴士,然后出了车祸,拉开了湖岸篇的序幕。之前已经介绍过加帕里巴士的特性,所以这并不奇怪。其实它还是个混合动力载具——爆炸驱动的内燃机和充满酸性液体的电池。之所以认为它是混合动力,是因为动画结尾当电池没电后它就停机了,单一引擎驱动的载具不会这样。(这里的意思是说巴士由某种燃料和电池共同驱动,从始至终燃料都没用完——译注)
未来是小包的父亲,而Boss掌管着小包。他是驾驶巴士的向导,防止小包偏离。拥有同样的声音,他们其实是同一的父亲形象。我们看到在与女神相会时小包代替未来成为薮猫的配偶。整个《动》的主题就是积极与消极属性的结合:理智与情感,阳性与阴性,火与水。我们从最开始就看到这个主题:薮猫喘着热气而小包留着湿凉的汗水。在人界,人类流汗和薮猫喘气都为了散热;在神界,这就和他们的本质身份密不可分。
我们看到这种属性的结合还发生在巴士两部分重组、薮猫和小包的婚姻(以及它的原型土拨鼠和河狸)之间、懒惰的狮子和顽固的驼鹿之间、爱好者长颈鹿和创作者灰狼之间、以及最重要的,游客小包和向导小包之间。要记住向导也需要游客(确切的说追随者),否则就名不副实。从薮猫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物可以在一处是向导而在另一处是追随者,因此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更抽象地说,我们甚至在阈限守护者们、冒险召唤、小包跨越的两个阈限上看出了这种双重属性。小包被一系列向导——薮猫、野槌蛇以及最重要的Boss——引导着穿过公园,她接受了自己作为游客的身份坐在巴士后面。现在是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时候了。
红色羽毛象征着积极属性——这就是红色的含义。魔术师浣熊在小包出生时拿走了它,对于魔术师二人组而言,浣熊自然是积极的那一个。小包最开始胆怯的性格正是由于出生的不完整。而正是此时此刻,她的受封让她赢得了羽毛的回归。与未来的调和的受封仪式,羽毛是必需的。在真正的超验层面上讲,小包要拿到它连抬手都不用。恰好在她需要羽毛且变得适格的时刻,命运将它递到了她的面前。浣熊最终追赶上了她并拿走了帽子,放回丢失的羽毛,而后很快为小包的名号的事迹所屈服。显然,如果浣熊在旅程更早时期追上了小包,她不会那么容易被说服,小包也就不会赢回那根红色羽毛,而是连另一根也被拿走。
然而,补完的帽子,并没有立即回到小包手里,而到了Boss/未来——天父和真正的向导头上。毕竟,无论如何这就是未来的帽子,她才是公园的向导。小包赢得了直面父亲的资格,不过还没这么做。Boss命令她下山并离开公园,但她平静地告诉他,她不是个游客,然后拿起了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此刻无言。识别出小包持有完整的两根羽毛后,Boss将她的身份认定为“临时公园向导”。这个识别过程是否是程序设置无关紧要,因为神话中的因果关系都是象征主义层面的,这一点在红色羽毛自己回到小包身上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体现。表面上她与此毫不相关,纯属巧合,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她和一切都有关系,这种回归是命中注定的。小包,薮猫,以及顺从于小包的魔术师将四神回归原位,切断了涌入世间的邪恶洪流。此时,调和即将完成。(这里值得分析的还有,Boss望向小包时眼中映出了未来的身影,这既象征着未来存在于Boss之中注视着小包,又象征着此时小包和未来即将合一,都说明了Boss/未来一体的身份和调和的主题——译著)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诱捕黑天蓝怪的行动不符合“魔法飞行”(Magic Flight)主题的标准,不过这个主题既不必要也不重要,所以无伤大雅。魔法飞行是指神力(the powers)追捕偷取了恩赐的英雄,而现在的情况是小包自己飞入它体内去取得恩赐,与之恰恰相反。一个猜想,仅仅是猜想,要说黑天蓝怪象征着什么的话,就是天父可怖的食人魔(Ogre)形象,它唯一的用途就是使小包完成调和。这不是个必需的想法,但确实是实用的,因为这能加强下面的结论,同时给调和增加了另一层深度。
我们说调和还未完全完成是因为,尽管我们没有明确看到小包是否还坐在乘客段,剧情已对此有所暗示,而且能看到的是Boss还在驾驶加帕里巴士。在逃离黑天蓝怪时,小包和boss一起坐在车头里,算是地位上的提高,但那时薮猫也坐在前面。如果调和真正完成了的话,她此时应当坐在驾驶席上而不仅仅在车头里。另外还要提醒一下,小包此时还是“临时”向导。
坎贝尔说,完整的调和需要“放弃自我(ego)依恋(attachment)”。小包还没证明这一点,所以她还有一件事要做:直面她最大的恐惧,同时以此证明勇气与自我牺牲的最高美德。这一行为展示了,正是美德的指引,介导了小包身上积极与消极属性的联姻——两根羽毛的结合。小包出发时怀着查明她自己是什么动物的愿望,而关于何以为人,其至善之义,就是她此时获得的恩赐,也是从她与红色羽毛分离以来,内心对人性探寻的终点。即便她的外在行为变换过不同目的,它们在这一层面都是一样的。这里运用的哲学原理是西式的解读。如果说这一系列事件属于某种无关乎道德原则的东方思想,会令人非常惊讶。
她完成与未来调和的过程不能缺少她的神化(apotheosis)。为什么小包需要成为一个完人,牺牲自己,来变成公园向导?且让救世主本人说明:“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约翰福音 10:11。你可以用向导,朋友,游客,天蓝怪替换里面的词。被天蓝怪吞噬,小包死去,而后,重生。从此刻开始,帽子就只是个帽子了。在沙滩上她发现了Boss/未来,变成了一片说话的镜片,于是把他戴在手腕上。这就是字面上的与天父合一了。
拒绝归来,外界救援 Refusal of the Return, Rescue From Without
随着她的重生和调和,重新审视小包我们发现她已经居住于名为游乐园的天国——也就是圆相的末尾,小包在加帕里公园穿行完成的一个不太闭合的圆圈。她开启通向这里的道路,不止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她遇到的朋友们。所有亲如手足的灵魂(Kindred spirits)从世界各地齐聚于此。所有浣熊之前造成的误解都被轻易消除,小包也得知了自己出生时神秘的景象。虽然没有寻求这个答案,浣熊直接告诉了她。
一个月过去了,朋友们还在欢庆玩耍,就像大战刚刚结束一样。坎贝尔把这种心灵的放松,灵魂和身体的犒赏,描述为“牛奶永不腐坏的天堂”。哪个头脑正常的人会愿意离开加帕里公园?然而小包手持能够为朋友们重建陨落世界的万能药(elixir)——或者说就是她本人——其作用必须在她离开加帕里公园后才能生效,此时她的工作才算完成。不过船已经被毁,外面的世界还是等等吧,小包找了这样的借口。虽然她其实还是想要出海去寻找人类。因此薮猫和其他朋友们必须把她从这种极乐之境解救(Rescue)出来。
𦗒狐(耳廓狐)悄悄告诉薮猫支开小包好让她们趁她不注意把加帕里巴士推过来。在摩天轮上发生了调和的后续,小包发现了未来和人类其实还有可能在什么地方活着,而未来是她的母亲。称其为调和的后续是因为,得到这条信息时,她已通过与羽毛回归一样深奥的方式与未来化为同一。坎贝尔:“理解神话与象征的关键在于:两个王国【神界与人界】实为一体。神之国度就是我们已知世界被遗忘的那一面。”
乘坐摩天轮同时让小包把加帕里公园的尺寸纳入眼底,这可以视为一种被动的解救。薮猫无意间的邀请让小包认识到了加帕里公园的狭小和外在广阔世界的可能性。从摩天轮下来后,剧情揭晓朋友们原来把加帕里巴士改造成了一艘船,这给了小包主动能力去离开这座小岛。
两个世界的主人,跨越归来的阈限,生活的自由 Master of Two Worlds, Crossing Of The Return Threshold, and Freedom To Live
在《动》中,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也与积极和消极属性这两个世界有关。小包不用证明她掌握人类世界,或者传授给她们这一点,因为一直以来她都是这么做的(展现自己人类的特性——译注)。不过为了平息朋友们的担心,她反而爬上了树,展示她已经从她们身上学到了积极属性。一切就像在从稀树草原通往丛林通道时的重演,小包在回归阈限前迟疑了一下,之后便坚定了自己,奔跑向前。这一次她是为爱迟疑,而非恐惧畏缩。帽子留在了薮猫手里,因为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现在它就只是个帽子而已。小包现在就是向导,身负未来(Future),并且亲自掌控方向盘。如今她可以自由生活,而无需畏惧如坎贝尔所言“下一刻发生变化,毁了这永恒”。
当然,她现在是个向导,就像我们说过的,向导要有追随者。这正是薮猫和其他几个朋友们现在的身份:她的门徒。在最后,完整形态的加帕里巴士上,向导只负责指引方向,而追随者们用自己的力量一同前往。
终曲与调和的回顾 Coda and The Atonement Revisited
人心如乱麻。我和我的考据班同伙们因为类似轰炸机的轮廓或人类未知的现状这种事情而心烦意乱,使人好奇这些让我们神经兮兮的东西是否真的预示着表面之下酝酿着什么。百思而不得其解,我们快把自己逼疯了。如果读一本别人已经诠释分析过的书,即使不知道他们内容,也能知道读完会有所收获。而《动物朋友》呢?一片混沌。到底讲了什么?
本篇是在试图为我自己梳理清楚。如今我心情平静了,狂转的大脑重归智商溶解的状态。现在对我而言《动物朋友》中最重要的事情:北狐叫银狐名字时在最后一个音节重音,听起来就像银狐是北狐的姐姐。
我知道一定还有许多秘密埋藏在《动》中,如果你有意寻找,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有所收获。一个好的理论应该阐明并简化各种元素,而不是使其复杂难懂。好的理论应该能够做出预测,展示出自洽性并有证据支持。如果在本篇发现了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地方,这很有可能,不过我已经尽量做到最好了。
临近文章结尾,主要问题似乎都最终解决了,然而我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个小麻烦。这个细节小到让我不禁以单纯技术原因忽略了它。我承认前文把它藏起来是为了在这里展示,不过我也留下了线索。我们已经确定调和应当发生在世界的肚脐,天父的住所,但当调和完成时他们已经不在砂之星火山口了。你可能会像我之前一样不以为意,因为他们是在正确的地方受封的。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把视角转向那一幕以及一组并肩出现的奇特画面:随着黑天蓝怪被打败,角色们在沙滩徘徊,此时有多个镜头,本应能在其中看到太阳,然而一个也没有。
当小包发现Boss躺在沙子上,她和薮猫跪在清晨之中,而太阳耀眼地悬于头顶。这是真正的砂,真正的星,真正的水——生命的起源。这里才是真正的世界的肚脐。紧接着镜头切换,似乎是毫无来由地,转到了那座通向丛林的桥上喘着气的土狼身上,此时她重生为了普通的动物。我们突然领悟了这个关于会说话的动物的粗糙寓言从头到尾在讲些什么:我们世界相生的玄妙,从海洋挺进与回退,吸入与呼出。
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很多人觉得这篇分析“过度解读”,其实要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是在用古典神话解读现代作品,而不是用作品诠释神话。为什么好莱坞推崇英雄之路?因为神话正是人内心心理原型的体现。好的作品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但要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其中暗含的神话隐喻会自动被人的潜意识理解,触动我们的心弦,转化为我们观看时的各种情绪反应。
因此从这一点入手分析动物朋友,会发现它的故事结构非常完整,且隐喻的表现形式巧妙自洽,这自然就能最大程度调动观众情绪。其实动物朋友之所以格外适合用神话学分析,是因为它的题材本身就很有神话气质。由于本身的动物习性,不同的朋友可以纯粹地象征某种特质,而“朋友化”更是具有赋予神性的含义。
另外很多对动物朋友的评价是“回归初心”,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观众在观看时有种最初的感动,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好的故事效果。另一层是指这部动画本身。何为动画的初心?确切的说,何为日式动画的初心?这一点要回顾当年手冢治虫创立有限动画的原因。思考一下,日本动画的特点在于,每季度都有数量繁多,题材各异的动画搬上屏幕,我们能在其中驾驶巨大机器人,在异世界冒险,做一名在不同星球穿梭的赏金猎人,这换成其他视觉媒介是不可能的。结合驼鹿监督所说的受新海诚启发,想一个人做动画的愿望,我们能发现,“用较低的成本来讲无限可能的故事”才是日本动画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喜爱它的原因。动物朋友把低成本和故事性这两方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前者并不是在表扬它),所以更贴近日本动画的本源。
作品当然会挑选观众,但不是看谁能把其中的意图结构分析清楚,而是考验一种基本的审美素养,如上文所说是潜移默化的感染观众的情绪。就像格列佛游记外表看起来像是给孩子看的幻想小说,很多人不能清楚理解它的伟大意义,但不妨碍欣赏享受阅读它的过程。
一开始看的契机是因为声优有彩,然后看第一集的时候就被画面迷之3D深深的震撼到了(坏的方面/。\),弹幕各种吐槽别追我,急支糖浆什么的看的也很欢乐ww,毕竟是子供向呢,作画这样也可以接受嘛,科普什么的和平时看的纪录片也差不多嘛,而且最后来boss出来的时候,这不是彩配的嘛!而留言里的人不也是彩配的嘛?!剧情设定好像也有点意思嘛。于是就这样随意的追了。(没想到动物园能火到爆炸的程度,毕竟一开始追番的时候还觉得是绝对垫底的冷番呢)
剧情在修好巴士后也变得好看了,解锁的friends越来越多,互动变多了,科普也更有趣了,而故事透露的信息量也让剧情变得完整起来,观众上帝视角,各种细思极恐的细节可以让这部片子随时黑掉,但是我坚信这是子供科普向,这种情报只是丰富剧情的嘛……直到看了十一集……(꒪Д꒪)ノWTF?虽然我觉得这片子有黑掉的潜质但我不觉得会真的变黑啊!!还好,这是子供向啊,在最后friends们纷纷赶来相助,大家齐心合力打掉了怪物,主角也安全无事,公园得到解救,旅程也还能继续下去完美的大团圆he,这种王道的冒险剧情能做的不俗气还很感人,有种小时候看动画的感觉ww,感觉越大越喜欢这种单纯的情感。说十一集封神什么的,个人觉得不至于也没必要,因为兽娘只是想讲一个普通又有趣的故事。
小包从一开始到快结局都一直在说别吃我,然而在薮猫没办法移动的时候毅然的去当了诱饵被吃掉,人就是这样胆小又勇敢的friends呢。薮猫也为了救小包克服了动物怕火的天性点燃纸飞机转移了天蓝怪的注意(纸飞机还能出现,这种小细节真是意外之感动),两位都在旅途中得到了成长,也很喜欢各种兽娘的设定,可以感受到制作组的用心…画面也能跟上就完美了(来自对画风的怨念
刚在b站补完这部一月黑马,满怀欣喜来到豆瓣发现评分竟然只有8.5,我是很不服气的!
我向来是很不喜欢看大家口耳相传的那些所谓的“神作”的,特别是这部在日本每集口碑翻三番,op被各路音乐人推得审美疲劳的番剧,实话说看之前心里是非常抵触的,当时想得无非是“就是一群兽耳娘卖萌耍宝而已”,所以说天蓝怪出场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感觉是不是编剧没啥可写的了,整出这么魔幻的东西来了。
我第一次对这部动画感到震惊是因为ed。那种灰暗的,寂寥的废土风突然让你开始怀疑这部制作简陋的动画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从这里开始,我就对它欲罢不能了,不光是因为萌萌哒friends,不光是因为背景设定,不光是因为背后的深刻内涵,最重要的是friends之间的羁绊啊!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只有japari park还能带给我一丝温暖!カバンちゃん为了救サーバル从废柴一个变得能爬树能游泳;而サーバル为了救カバンちゃん,学会了使用火和纸飞机。最后friends们集体出动,释放野性的时候,不知道为啥,我想起了《海盗电台》最后千帆竞逐的场面,赚了我好几盆眼泪。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动画,价值观非常纯净,非常积极向上,非常治愈人心!不说了,我回去听朱鹮和ppp合唱去了……
想为兽娘好认真好认真地写一篇评论。
可是估计最后写出来也就还是自己的一点碎碎念。。
凌晨一点啦,听着好不容易找到的片尾曲,回忆起兽娘的情节,还是忍不住甜甜地笑。朋友们之间的情感好棒啊,都是不掺一点杂质的真挚呢。
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有点无味,但是画质画风莫名的让我觉得很舒服啊,很想截图啊(后来才知道这是这部被吐槽很久的伪3D哈哈哈可是我觉得好棒看起来好舒服),于是就看下去了。
结果居然越看越停不下来啊,看了一集还想看,又舍不得看得太快想细细地品。
感觉小鞄圆鼓鼓的可以滴下水来的大眼睛快要把我萌化啦!小薮猫也是!还有好多好多有爱的!我都忍不住截了图……
上面这俩人!超级萌的吃货!!
一口气贴了这么多图……这还是截图的一小部分……
然后呢,说说果然越看越觉得细思恐极的部分,就是世界观设定啦,很巧妙。我想到了鬼城,想到了人类灭绝,浓浓的废土风格指向性不能更明显啦。但这部总是恰到好处地收住、留白,留下遐想的空间,剩下的时间全都留给温暖的友情。这样让人莫名的舒服啊。就是不想想那么多的细节是不是值得推敲,只专注地享受那一刻的友情细雨般的润泽,特别幸福啊。
现在看来人类大概没有灭绝,只是园里的兽娘们大概再也看不到除小鞄外的人类了。希望她们一直这么和乐地生活下去,想从心底祝福这个与世隔绝的美丽世界。
我也要那样棒棒地真诚地对待朋友,陪伴我爱的人。
废土风什么的看到最后都不重要了,只要朋友们最后还在一起就好啦。
太感动啦。
温暖、欣慰和感动,被友情包裹的感觉。如果有一个人世上,没有了亲人爱人,只剩下我的朋友,我也会为朋友风里雨里,一路追随的吧。
还有好多想说的话啊。但最近几天有五门考试,全憋回去啦。让小情绪、小体悟在心里发酵发酵,可能会有更幸福的味道哦⊙∀⊙!
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 为了誊手机备忘录在这里码住! 2017.06.09 16:52 兽娘解析 8 1话:人类诞生,长距离移动特化 2话:绳与木材的使用,道具的发明,人类生存地域扩大 3话:最初的歌,语言的发展,视觉记号的发明 4话:火山爆发造成气候变化,影响人类进化 5话:建筑的发展,仓库的发明,部族间交流 6话:大国的诞生,战争与同盟,外交的开始 7话:火与文字的使用,农耕与料理 8话:文化的发展,偶像暗示宗教诞生? 2233年,人类人口男女分布不均,男性人口远超女性人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科学家聚集到一起,研究将野兽改造成女孩来平衡人口比例。该计划得到国际广泛支持,正式命名为“兽娘改造计划”。为了得到社会认可对外宣传为“friend”计划。宣传语:让动物成为人类“真正”的朋友。 在某个秘密基地里科学家不仅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将野兽改造成兽娘,而且发明了染色体消除技术,将野兽的y染色体消除,使雄性野兽也可以改造成兽娘。然而初代兽娘不仅智商高,而且自我意识极强,不肯服从人类的安排。所以第二,第三代兽娘都被改造的蠢萌蠢萌的。但是初代兽娘即没有被销毁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被散放在基地里。终于有一天“兽娘用不为奴”随着这个声音一起到来的还有初代兽娘的“人类染色体消除病毒”。这是她们利用偷学的染色体消除技术制作的病毒。兽娘接触这种病毒无害,而人类则会慢慢衰亡,其中尸体有一部分变成蓝天怪。病毒随着空气传播,并可以自我复制。随着人类的消失,初代兽娘逐渐掌握人类遗留的科技,她们聚集在一起,研究这些技术,她们改造了人类遗留下的伽帕里动物园供2,3代兽娘生活。(有能自动提供伽帕里馒头的工厂) 10 第一集:这是子供番的 第二集:这是科普番的 第三集:这是致郁番的 第四集:这是氪金番的 第五集:这是百合番的 第六集:这是益智番的 第七集:这是美食番的 第八集:这是偶像番的 第九集:这是福利番的 第十集:这是推理番的 第十一集:这是战斗番的 第十二集:这是催泪番的 霸权番啊拆! 本集可推导信息 ①小包和未来存在联系 ②boss靠小包激活的全息影像被记录于本集景点 那么开篇的那次未能展开的激活可能也潜藏着什么信息 恐怕最后一集会是原路返回吧 ③投影中的薮猫与现在薮猫存在联系 ④伏莲子不是单体限定的 ⑤天蓝怪来自于被砂之星朋友化的无机物 (很可能是液体 ⑥砂之星能将活着的或者曾经活着的生物朋友化 ⑦小包有可能是未来(生死皆有可能)的朋友化 ⑧现薮猫可能是过去死去薮猫再度朋友化 ⑨砂之星在动物园正常运转时就已存在 ⑩砂之星很可能直接导致了变故的发生 11.幸存人类可以已经撤离至岛外世界 12.未来很可能因为什么而选择留下最后导致某些变故发生 13.旧动物园体系在天蓝怪攻击下崩溃 但现动物园却维持着相对平衡的体系 似乎有力量在制约 14.追凶二人组预计下集可追上并携带重要情报 12.1 虽然不到三分钟,但还是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砂之星是会消耗的,结合前面说的砂之星有很多种,这倒让我发现了过去不曾发现过的一个事情: 并不是每一种砂之星都能导致friends化或者天蓝化,只有少数几种或一种数量稀少的砂之星才能导致friends化。 我们回忆一下见过几种砂之星,一种是彩色的,按照本集给出的信息,可以认为是friends和天蓝怪的动力源。一种是黑色,只在12集出现过,但实际上还有一种,彩色,成团,体积很大的,没错,就是碰到未来桑头发变成小包的,这种大团的砂之星搞不好和彩色粒子状的不是一类,只有这种碰到动物才会变成friends,我们暂时把它称为砂之星Ω。 如果这种想法是真实的,那么能解决几个问题。 1.为什么每次喷发不会造成满天满地的friends和天蓝怪。因为砂之星Ω相对彩色砂之星数量非常少,一次只出来几个,所以不会导致大规模friends化。 2.为什么小体型的动物friends化以后会变成人类大小。因为变成人型大小所需的物质质量是由砂之星Ω提供的,这种砂之星还有吸收彩色砂之星的能力,可以固化空气中的质量。 3.火山口的过滤网虽然能过滤黑砂,但其实际用途搞不好是过滤大体积的砂之星Ω,用于控制公园里的friends数量。 4.为什么小包被吃没有变回去。进入天蓝怪体内就发生了还原过程,砂之星Ω和动物本体分开,动物被丢出去,砂之星Ω被分解为彩色砂之星。而小包因为本体是头发,太小了,即使进入还原过程也还被砂之星Ω包裹,所以救出来的是一团砂之星Ω,在外界慢慢恢复成小包,但损失了小部分质量,所以手套和丝袜得慢慢重构。
最后一话又燃又泪目啊!!!大家都好好啊!!!天国的葡萄君要幸福呀QAQ
质朴,有趣,这才是我最初看动漫追求的快乐啊
虽然看不太懂不过好厉害
年度解谜番。//看完第一集感觉年轻20岁。逐渐揭秘好玩也非常悲伤。在豆瓣给番打分的用户群体和B站用户群似乎重叠率特别低... 到现在快完结了,豆瓣上只有97人评价... 亚马逊BD都卖断货了,twitter和各种网站上大家都在讨论剧情、猜测世界观设定,豆瓣这儿什么都没有。// 9竟然是衣服....11我艹。
剧本扎实,信息量控制得当,世界观的构筑过程巧妙地融入故事当中。前十集对人物塑造还存有疑虑,但最后两集小包和friends的两次挺身而出为这段简单而真挚的友谊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演出的不足实属缺憾,但以10人团队做到如此地步,已然是一段佳话。
「我認為啊,鳥類是JAPARI PARK上最強的動物朋友了,所以菁英中心應該只有鳥類朋友,其他都應該廢除!」
要利落,要悅耳,要豐盛(縱使劇情不豐富人設也要豐富),要注意細節圓融,要戰鬥并擷取勝利,要像櫻桃、阿肯色蘋果和香草血橙堆就的水果撻一樣甜蜜地互相喜歡。
好欢乐好可爱好热血好感动!智商直线下降!只想看friends们卖萌!❤️
学做动画三年的3D吓跑了一堆人,但奇妙的世界观无意是这部番的最大卖点。每集台词中有意无意披露的细节让人细思极恐,除此外这还是正统的子供向动画吧~一月霸权毫无疑问~
虽然小孩子也能看懂主线,但并不是子供向的动画。黑魂式的碎片化世界观交代方式,直到临完结最后十秒还在爆新设定,对得上电波的观众就会很喜欢。总体来说,脑(自)补(嗨)能力越强,能获得的乐趣就越多 :-P
漫画暴死,游戏停运,动画开场不利,制作组都已经进入自暴自弃模式了,结果迷の火爆起来放心,制作组都坦白从宽了,绝不会有什么细思恐极的超展开,就是个子供向低成本制作而已——写于七个多月后的今天,终于,这个奇迹变成了完美的悲剧,驼鹿桑,我们依然相信你,来日方长,下一个加帕里再见!
需要评价吗?不需要。不说了,我要去加帕里公园当巴士司机了!
文本解密游戏从来都不应该是影像水准评判的核心标准。
万物皆可萌。加帕里公园的生存准则,是要自己保护自己。
没时间解释了,快去看!
不论是剧情、笑点设计、简陋的CG动画还是有时有些混乱的镜头语言,都反而刚好恰到好处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和谐,多久没有这么开心的追番了啊! 7.7分★★★★
日本主流社会和日宅隔一座山,日宅和国内宅隔一座山,国内宅和国内主流社会隔一座山...1话被指垃圾,2话无人关注,3话日推话题,4话霸权之势,5话社会现象,到6话国内ACG媒体才有反应,如今7话了这阵风还是根本吹不过来,一山更比一山高
无聊卖萌
是子供向的friends呢(?。。。最后几话的bgm真不是江南style吗。。。人类灭亡了吗吗吗吗吗吗????????
一个教小孩认动物的子供番为毛做得这样黑幕重重啊 阴谋论者看得都高潮了 后启示录式残酷兼卖萌风格酷似AT 动不动就搞个大灭绝 企鹅组虽然各种海报上蹭曝光其实戏份没特别多 熊发现了火 你跑得快吗?你会飞吗?你会游泳吗?什么都不行嘛...すっごーい!吉崎观音和监督都天才 收视率硬是起死回生翻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