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有点牵强啊,比如潘朗清,这哥们是不是天生反骨仔啊,要不然怎么能【好处对等】的情况下永远选择出卖老板呢,他可是黄天的女婿,黄天再怎么喜欢文龙,文龙也是外人,除非文龙肯泡黄蕾,可潘朗清知道文龙不喜欢黄蕾。所以潘朗清到底为什么放着驸马不做跑去敌国创业?根本说不通嘛。还有一个,黄天不是最喜欢提拔人的嘛,潘朗清卖人卖的这么6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你黄天不应该感化他吗 怎么放任他自生自灭了?
黄蕾出现的时候,知道她是黄天的女儿之后,我:哇塞,这绝对是黄天的女儿啊,跟她爹一样的气质如兰、品质高洁,奶气奶气的,是个至诚的人。
然后后面就是一波神经病操作……我只能说我喜欢郭蔼明我喜欢黄蕾这个人设,所以我可以有耐心去看她去了解她也能get到编剧给黄蕾安排的苏点和萌点,对于不太有耐心的观众来说黄蕾就是白莲花女二了……——而编剧还在截止到30集都没有给黄蕾展现才能的机会,黄蕾啊,黄天的女儿啊!人人都夸她能干、做事靓女的,编剧放着黄蕾技能点不点非让她去谈情说爱,我勒个乖乖,你让法师去奶人、给我把awm配7.62子弹、你用竹篮打水啊喂,神经病编剧。
林贞烈和文龙这条线就让我不得不怀疑编剧是不是故意点错黄蕾的技能点的了,我一直以为林小姐是玛丽苏,嗯,是半个玛丽苏,不完全是:她是好人,灰姑娘,待人真诚,有爱人,如果再有黄蕾的才干,那就真是玛丽苏本苏了。
然而到最后我才知道黄蕾才他妈是玛丽苏,老天为了给自己的姻缘圆谎,愣是一把火收走了林贞烈……
最近超级怀旧,前几周不知是第几次刷完了已经看过N遍的《情深深雨蒙蒙》、87版《红楼梦》感触颇深。深刻理解了莎士比亚那句话,“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看同一部剧,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两周又才重刷94版TVB的台庆剧《笑看风云》,集结了众多当时的一线明星,郑少秋、郑伊健、郭晋安、郭蔼明、陈松伶等等,只有在TVB的鼎盛时期才会有这样的演员阵容吧。 现在重温经典,感触良多。第一,香港果然是比大陆发展早十几甚至二十年,现在看那时候的剧集依然丝毫不觉落后,我们现在接触的东西,那时候香港均有雏形,有的甚至很成熟,比如那时候大家就有炒房、炒基金、炒股票的概念;再比如留学、移民都是最近几年在大陆兴起的风潮。 第二,看TVB的剧集真的是奠定审美基础的最好方式,毫无修饰和雕琢的美,不单单的是美,又那么的平实质朴。男主穿着像我们高中校服一样的运动衣、毫不合体的西装,女主高领毛衣、套头卫衣、牛仔裤、格子衬衫……而且固定几套衣服像生活中一样交替重复出现,不像现在的现代剧,即使是穷得打多份工的灰姑娘剧集也每一次出场都是不同的服饰发型,完全脱离现实。剧集里,拥挤的小屋,人多房间不够,客厅做的围挡隔断间,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日常。小龙去赴同学聚会乘的士,回程的时候坐巴士,就像经济拮据时候的我们,种种细节恰到好处,所有场景就像我们的生活,那剧中的角色也像我们庸常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小时候看只注意到了剧中的情感纠葛,现在看每个人物都是一部充满了生活哲学的教科书。反派朗清正是因为无休止的欲望与投机心理一步步坠入深渊,先是挪用芬姨的5万炒股,赔了之后骗了赞记要买房的120万,又赔掉,小债到大债,一步步的开始为了钱财出卖亲情、友情、爱情和自己的良心。郑少秋扮演的黄天,商界奇才,企业家,没有现在霸道总裁的浮夸,他儒雅、义气又不势力、面对所有挫折都波澜不惊,虽看透朗清是为了他家钱财与他女儿在一起,也只是沉稳克制的说一句:“你比她大,多照顾她帮她,她比你小,没什么可帮你的。”一句话就点透了朗清的心思。还有文龙的妈妈芬姨,真真的印证了那句话:一个家庭,只有女人受教育才能影响一代人。女人在一个家庭中的作用太重要了,芬姨大气、善良、温柔又能干、包容,与她的小市民丈夫,小气、虚荣、功力、贪财又没能力的赞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用她自己的乐观和智慧隐忍撑起了整个家,包括家庭的经济基础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好在三个孩子没一个像赞记,文龙的善良、责任感、豁达与正义,小虎的单纯和乐于助人都是受了妈妈的影响吧。为什么会如此痴迷反复的温习这部剧,可能怀念的就是那种现实世界不再具有的温情吧,文龙会看每个人的脸色,朗清惹仲叔不开心是他去开解;家里生意出问题,他安慰妈妈;小虎失恋,他也要关心;朗清赔钱,他借口买他的车;还有初识贞烈帮她做得种种……他努力的想帮每个人开心。还有小虎不求回报的帮助小莲,两兄弟的单纯,尤其是文龙处事的乐观豁达,骑自行车帮妈妈送货的那种温暖真是太治愈了。看很多剧评都说文龙害苦了我们那一代女生,以为这个标杆太高了,导致很多人找不到理想男友。这是TVB众多剧中唯一一个接地气又专一的男主吧,导致我自己在多年以后选择男生,最不能忍受的缺点仍然是虚荣,一直觉得虚荣像原罪,会使很多人掉进深渊,虚荣会引发欺骗、虚伪、攀比、亏空等多种恶行。 第四,要说的就是龙烈的爱情了。已经记不清第一次看是在什么时候了,初中?也可能是小学,由于少不更事和十几年的记忆消减,已经记不清很多情节,但剧中陈松伶扮演的贞烈的死,让我感受到的心痛一直记忆犹新,记得当时因为父母在身边不好意思哭,跑到院子里哭了半天才进屋。然后就是最后一幕郑伊健扮演的小龙牵着贞贞孤独的坐在贞烈的墓碑旁,单恋他很久的黄蕾出现在画面的另一端,剧集在这里戛然而止。小时候对这种开放式结局的解读就是最终他俩在一起了呗,编剧把贞烈写死不就是最终成全小龙与黄蕾的缘分天注定么。曾经也一度怀疑,小龙对贞烈的感情到底是不是像黄蕾说的只是同情,小龙与黄蕾的多次偶遇,加上黄蕾的主角光环以及最后贞烈的死,是不是一种铺垫,小龙其实已经慢慢喜欢上黄蕾并会最终跟她走到一起?现在二刷,觉得真的是杞人忧天了,首先小龙与贞烈的相识、相知与相爱,经历过太多的事,黄蕾连当第三者的机会都没有,小龙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过黄蕾任何回应;其次,贞烈并不是弱者,并不需要同情,她只是因缺少童年的快乐以及父母给予的温暖,而封闭敏感,但她在因小龙的爱而逐步变得坚强,她会让小龙在黄蕾生病时去照顾她,也曾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会安慰黄天也会为了黄天和自己去点醒黄蕾,也会在小龙深陷囹圄的时候用自己的方式鼓励他坚持……从某种意义上她甚至比只知道逃避和抓稻草的黄蕾更坚强, 也比因为童年惨痛记忆就充满恨和刺的黄蕾更懂得原谅。同样有不幸的童年,黄蕾比她幸福多了,至少她的父母都是那么爱她,但她却一直在逃避、抗拒甚至伤害,而贞烈对这种爱是渴望,会感同身受的体恤黄天的心痛并努力安慰。其实她和小龙才是势均力敌的两个同类人,他们的感情都融入在了日常琐碎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和记忆深刻,有的是细水长流和互相懂得。再次,黄蕾错了,爱情永远不像可以补位的足球比赛,一个人退场,一个人可以替补,贞烈走了,并不代表小龙就可以接受黄蕾,爱是属于一个人的,跟她在哪甚至在不在都没有关系。即使有一天时间冲淡了一切,小龙可以重新接纳一份新的感情,但心底那段曾赤诚爱过的一段时光一个人永远都无可替代。
三色台27周年以商界风云为背景的台庆剧,过了这么多年了,《笑看风云》里的商战情节大多已记不太清,宽厚儒雅黄天也不及偏执神经的丁蟹让人印象深刻,阴险狠辣的大哥清后来凭着痴傻憨夫阿旺声名鹊起,而这部剧如今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大概就是篇幅不算大的感情戏了。
那时候的包文龙林贞烈,他们在雨中长街的步步相随,在纸条上传递的鼓励与爱意,在电梯里说的剪头发吧好啊,还有遇到包文龙舍不得吹熄的21岁蜡烛,实现林贞烈所有的愿望的26岁生日愿望,罐头底的笑脸,篮球场的相依偎,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情侣相处模式,温情朴素细水长流。于是编剧大笔一挥似乎想让观众觉得还是缘份天注定最有意思,所以有了包文龙和黄蕾很多仿佛命中注定一样的迷之缘份,当年啊,确实耿耿于怀了很久编剧的那些设定,连结尾猝不及防的天人永隔都像是要牺牲贞烈成全这段缘份。
可能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在一遍一遍地重温中发现编剧写来更像是在讽刺那些看上去无比巧合天定奇缘一样的桥段。你看,你我好像就是有缘,兜兜转转总相逢,爱一样的歌一样的酒一样的电影,我花出去的钱偏偏转到你的手上。然而,我就是不爱你,再巧合千百次,我还是不爱你。爱情就是爱情,跟巧合没关系,跟缘份没关系。一定要说缘份,唯一的缘份就只是包文龙他喜欢林贞烈,而他不喜欢的,那就根本不是他的缘份。
其实阿龙很早就说过了不是么,我喜欢她,不管外人怎么说。
像极了生活中那种从小内卷,事事争强好胜,觉得自己优秀就什么好东西都理所应该归自己的女人。看上了优秀的男人,心理不平衡,凭什么他女朋友那么普通却能拥有他这么好的男朋友?我这么优秀,我是高学历高颜值自强自立独立女性,我才应该有一个这么帅的男朋友!
呸!以为普天之下都是你爹呢?都围着你转?说自己从小为了母亲钢琴文学艺术样样精通,说自己学习多拼命,说得泪如雨下,把自己都感动了,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似的,好像自己这么努力,全世界都要补偿你,要用最好的东西回报你,拿不到就抢!
拜托!你努力是为了有出息,是为了让你自己和你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关人家包文龙什么事?爱一个人不应该勉强他做不喜欢的事,黄蕾明知道包文龙很爱林贞烈,每次去哄黄蕾都很勉强,她还像个鼻涕虫一样黏着人家,要在人家情侣约会的时候把别人的男朋友带走,开着个跑车阴魂不散,不就是欺负林贞烈老实吗?人家没学历,没亲人撑腰,就活该被黄蕾欺负吗?
再说独立,独立女性应该是像聂宝言那样的,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感情分寸分明,她知道自己被男友骗了,男友有老婆,就马上分手离开,绝不拖泥带水。黄蕾则不一样,明知包文龙有女友,还要故意贴上去,表面上做朋友,实际明里暗里对林示威,一较高下。母亲出轨的事情暴露后,明明知道父亲才是无辜的,她却像一个不成熟的少女一样,非要给自己这些年的错恨找个借口,继续莫名其妙憎恨父亲,撒泼胡闹,这哪里像个独立女性了?
母亲去世,她像疯了一样纠缠包文龙,一不高兴就让包文龙随叫随到陪她,自己报个补习班,买个东西都要冲到包文龙家问他什么颜色好,这简直就是骚扰了。恨不得对林贞烈说你滚,他是我的。这明明是性格有缺陷吧,蓝嘉文附体?这是给独立女性招黑好吧,就没看到她工作上有多优秀,光抢别人男朋友了。
至于缘分,俩人本来就是小学同学,又在一个公司工作,当然能动不动就遇见了,这算个锤子的缘分?
真有缘份就会像长平公主和周世显那样从小就相互扶持,再不然也会像薰衣草里梁以薰和leo那样从小就彼此相知。但是黄蕾和包文龙小时候明明关系很差,长大以后黄蕾看人家长得帅,认都不认识就突然说爱上了,这是有病吧?我看见吴彦祖也可以说我爱他,这叫爱吗?不就是馋人家长相和身子吗?
伪独立自主,真自私无耻。
真的,几乎因为黄蕾看不下去,实在太讨厌了。而且她的朋友支持她抢别人男朋友的观点,即使在21世纪也不能接受。物以类聚吧。
好男人啊!这部剧的郑伊健是我的梦中情人,太好了!!//文龙说:等我找到喜欢的人,她让我剪头发我再去剪。贞烈说:如果碰不到不是一辈子都不剪了?去剪了啦。文龙说:哦!
包文龙。林贞烈。爱情启蒙就这么高,所以至今单身汪吧。
从昨晚到现在,速度滚完40集,虐到只睡五小时,虐到电影迟到,虐到工作延迟,十几年前爱死文龙贞烈,买很多录影带把他们的部分剪录下来,迷松松很多年,十几年后还是一样看的疯疯傻傻,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陪伴你长大时隔多少年还是那么好看,我不怪编剧把贞烈写死,没有生离死别怎么让你惦记一辈子
主题曲好好听
每个女生心中都想要一个包文龙,最后大部分都和赞记过一辈子〜
谁还记得那个林贞烈
包文龙是一个兼具了爱情中的浪漫感和生活中的现实感的人
十几年前看过,如今重温,还是在最后贞烈离开那时泪流满面。我不想说编剧的意思就是结局有成全了文龙跟黄蕾以后的意味,我不喜欢这样的感情,退而求其次或者感动于黄蕾的痴情而接受的假想。宁愿文龙在以后的日子里,从遇让他爱上的女人,但他绝对不会忘记贞烈,这个是他生命的挚爱
包文龙和林贞烈,我心目中的理想情侣。谈恋爱就该这样
价值观经不住时间的考验:黄天的前妻出轨一次就永远得不到原谅最后还万劫不复;赞记包养情妇败光家产只要被毒打回头了就是金不换?潘朗清都那样了,连父亲走投无路时拉他一把的恩人都能出卖,但还是轻易获得了所有人的原谅。这剧看似弘扬仁爱宽厚,其实处处透着糟粕思想,用家、亲人这张大饼把所有不堪都往里头裹。郑伊健这个角色很帅很好,但完美到不真实,远不如《天若有情》里的绝世疯批Julian有穿透力
只为林贞烈而看此剧,这也是陈松龄电视剧生涯的巅峰之作。
竟然有耐心看十五年前的老港剧了,很动人,远胜现在的港剧... 那时候,伊面和松松真的绝配!"包文龙就是那个看穿了你的小孩子心思,然后坚持不懈的把糖给你的人.而林贞烈呢,是那个别别扭扭但最后还是乖乖接过糖的小孩.每个人都愿意做这样一个小孩,如果有人坚持不懈的把糖给我."
很早以前的了 看的时候哭的西了哗啦 就是因为死了个美女
《笑看》曾是心头好。当年痴迷包文龙和林贞烈,喜欢温暖有爱的包家人。。至今,郑伊健和陈松伶仍是我心头港剧头号CP。
很喜欢包文龙和林贞烈,刻画的简单平凡又非常细腻的爱情。
郑伊健!
算是伊松配中比较经典的一部了,虽然结局是BE。不得不说两个人长得有点像啊,难道是传说中的夫妻相?很喜欢陈松伶,不能说多美但是很灵很有韵味。这剧里郭晋安终于找对了戏路,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不是阿旺不是马志强,而是潘朗清啊!!!
秋官在这部剧里真的是太帅了,又儒雅又霸气的商业巨擘,不是谁都有这种气质的;包文龙这个角色应该是最完美的男友人设了,他对贞烈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动摇的爱就算当时年少无知也是羡慕和向往的;而最后被编剧赐死的贞烈,我到现在都大爱她的着装风格,在我心中没人穿棉麻长裙针织衫套头衫比她更好看了!
这剧属于那种典型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