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意间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部纪录片,今天无聊的时候找出来看了一集,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
❶ 肯尼亚
第一集主要讲述了 肯尼亚,这里是非洲西部,居住着马赛人,马赛人受教育程度很低,几乎只有20%左右,方圆20里,只有一所学校,而肯尼亚的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便是途径危险遍布的大草原,草原风景真得很美,但是与此同时,草原上的大象,狮子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漫漫求学路,就像闯进了没有笼子的野生动物园。
家庭的贫困,物质的匮乏,以及求学的艰辛,消耗了这些孩子大部分的精力和体力,所以他们的成绩也不太好(看到这里突然想感叹:我们社会主义真的很幸福了,贫困地区有很多希望小学,还会有免费的营养午餐,而这些孩子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肉)
纪录片中,有这么一幕也是很震撼到我:孩子们一路上天气炎热,却没有一口水喝,一路上饥肠辘辘,只能摘着野果子吃,而走到取水点,也只能多喝几口却没有塑料瓶带走。
❷尼泊尔
相比于第一期,这一期的震撼小了很多,这是尼泊尔来自60M宽的河对岸的一群孩子们,因为河阻断了他们上学的路,而且又没有桥,所以,他们每天行走在钢索上,当别的孩子可以5,6分钟到学校时,他们却需要两个小时,因为每天走钢索过河,所以他们没有精力投注在学习上,所以成绩也不尽人意,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可能因为贫穷,因为落后,我不禁感叹,在小小的尼泊尔,也有着贫富差距这么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孩子遭遇着“校园暴力”。
❸西伯利亚
这一期很轻松,好像寒冷让一切生活都变成了慢生活,-50度是冬季常见的温度,所以也决定了他们连上厕所都得速战速决,而且从水里边钓上来的鱼不用宰杀,直接就会被冻死,西伯利亚的冬季是漫长的七个月,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很独特的,洗了衣服不会晾在屋里,因为这样会使木头开裂,所以冻在外边,把冰再敲下来。
❹秘鲁
秘鲁有一群乌鲁族人,因为战败所以居住在的的喀喀湖上,他们的家是芦苇做的,一切生活用品,也几乎是由芦苇构成的,平时需要的水果和蔬菜需要用鱼来换取,这里的孩子每天要划船去学校,有的甚至要划两个小时,在路上浪费了太多精力的他们显然不如陆地上的孩子聪明,在这危险的求学路上,每年都会因为恶劣天气而有4-5个孩子丧命,但是为了上学,他们不怕辛苦,更不惧危险。
纵观《翻山涉水上学路》全十集,从尼泊尔一直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虽然他们在家境上非常令人心疼(西伯利亚和蒙古除外),上学的路不是跨越高山、峡谷就是跨越冰雪、野生动物、雨林甚至是沙漠,况且除西伯利亚和蒙古外,基本都是靠自己穿过,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大多是我们不敢想的……
但是,就算上学的路再艰险,片中所展示的家境再困难,都有值得我们欣赏、敬仰与向往之处,这份欣赏、敬仰与向往是千金所无可比拟的,也不能用过时来衡量。我们并不缺和他们对比所产生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优越感,缺的正是这份敬仰与向往。
对此评论,不应只有清一色差距和怜悯的大同小异的文字。在我看全部集数的过程中,我从未以自己相比于他们的优越感而自傲,也不只是低声下气同情他们。 同样是对于像纪录片中那样的自然环境,我们的汉唐先民以昂扬豪迈的姿态,书写出《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样豪气蓬勃的诗篇,打出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盛世;就算是在后世眼中的弱宋,我们的先民也以这样的姿态,开创了当时亚非航海贸易的奇迹……而现在,看了这样的环境,大家的评论中,反应差距和空有怜悯之意的居多,能够联想到上述内容的,又有多少?
仅看b站四集。 【肯尼亚】 马赛族(传闻猎杀狮子的民族)的小孩每天仅凭几口牛奶穿越大草原去上学,大象是最危险的动物?逆风而行。 【尼泊尔】 只有人因此丧命,政府才会关注这个问题,比如修桥。上学路必经大河上的铁索,六年级以上推着前进,那个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孩子说“我并不期待,我只是害怕”。以及需要碰运气的顺风车。 【西伯利亚】 对于寒冷总是有着美好的幻想,不论是林清玄的“煮冰”,还是一直梦想着冰天雪地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举目茫茫唯此二人。可是不知为何很反感片中踩雪时嘎吱嘎吱的声音?明明自己踩时很喜欢。喜欢那个小孩上学绕路到结冰的河面玩耍,虽然无甚乐趣,但还是可以自己寻找趣味所在,不是吗? 【秘鲁】 印加文明的起源地如今存在的证据只是一些破落的神庙遗迹。乌鲁人是的的喀喀湖的原住民,他们居住在芦苇搭建的漂流岛上,每个家都是一座小岛。虽是祖先为了躲避战争而流传下来的习俗,不也很美么?依靠芦苇发酵产生气体使岛体保持漂浮,但底部的芦苇全部腐烂后便得打造新的“房屋”,相比较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钢筋水泥下?四年级的小女孩很喜欢划船,她把这个当成游戏,另一位十一岁的男孩却担惊受怕不已,因为这全靠老天爷赏脸活着,还有尼泊尔的那个对即将要推滑轮而感到恐惧的孩子,这就是还不用为生存而担忧时所保持的童真吧。
“我把他的命运交给神灵,剩下的我就无能为力了,我只希望神灵能在上学路上保佑他。”
他们的梦想?当医生,当飞行员,或是仅仅想要一座桥。可惜呀,寒门难出贵子,这些上学困难的孩子的成绩普遍更差,毕竟,他们每天几乎要花比在教室里更多的时间在路上保证生存。天道不公!
那位肯尼亚的教师说:“他们必须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他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们上学,否则孩子们只能一辈子放牛,失去过上另一种生活的机会。”受教育只是多了许多选择的机会,可是很多的孩子却没有这种机会,同样多的孩子们却还没珍惜这种机会。
天道不公!
全世界人们的共识--知识改变命运 真的不是假大空的口号
纪录片中大部分的孩子 例如尼泊尔的孩子 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 但每天上学已经费尽心血了 大部分人回家还要帮家里干农活 在上学路上耗费过长的时间 有些每天学习时间不足5h 学习成绩又不够优秀 真的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看到的时候总是会这样想 但是另一个方面来讲 生活已经很费力了 但是可以离自己的梦想近一些 能付出的努力已经是自己的全部
他们每天上学遇到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走在70°C高温的地面上;划船几小时;穿越危险重重的草原、雨林;忍受严寒、饥饿、高温、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的前路 父母的期望就是他们可以每天安全回家 看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很多路都有人曾经遭遇了不测
可以说是相当极端了 但对于他们来说是常态 即便这样也要抓紧这改变自己生活的唯一机会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说是这样说然而.)
还感受到了同一个村子或者部落人们相互之间的善意: 尼泊尔 他们上学路上过桥的时候 彼此团结互相帮助 赶去集市卖东西大人也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但还是等到他们先都过去之后最后一拨离开; 肯尼亚的孩子在上学路上绕道去屠宰场可以吃到新鲜的肉和羊血; 巴布亚新几内亚卡鲁里人全村人给要去上学的孩子举办的仪式; 还有忘记了哪个地方水资源蛮珍贵的但男孩(女孩??)经过一个供水点的时候那里的大人还用水给他冲凉降温
还有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的尊重 比如蒙古国的牧民父亲坚持自己游牧民的传统
偶尔的偶尔也突然会想 生活在那样风景优美(并不宜人)但或许称得上与世隔绝的地方(比如肯尼亚 秘鲁的的喀喀湖 奥伊米亚康) 能维持得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也能省去很多烦恼 但是说到底不管在哪里都各有各的烦恼吧 很多不宜居的地方祖先为什么会定居在那里呢
每一个镜头都让人充满了感慨 孩子们真的太可爱了眼神清澈 对未来又充满憧憬 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人 这样认真又努力生活的孩子怎能不让人心疼呢
巴布亚新几内亚篇真的直击心灵,迈克拿出全部的家当以及卖了家中最后的牛才凑齐了丹尼一年的学费!我想正是迈克接触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才了解到原始部落不是孩子的未来,正如此前接受过教育的女孩儿罗丝一样,无论河水是多么凶险都无法阻挡她去上学的心!但是这100公里的路途和湍急的河水对于8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太艰难,我们没有立场去说丹尼的胆小懦弱,所有的故事不都是happy ending!但是我觉得或许第二年,慢慢成长的丹尼会克服对河水的恐惧,勇敢的踏上属于他的上学之路···
央视曾播过一部叫《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 纪录片讲的是一些落后国家地区的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去上学。 要穿过大草原,和野兽同行。 要飞越“吃人河”,稍有不慎就命悬一线。 或是要克服超过零下50℃的严寒。 又或是要划着芦苇做的小船,独自穿过80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 他们不是不怕苦,更不是不怕死。 而是怕没有出路,一辈子困在原地。 明明那么苦,那么危险,为什么还要上学呢? 因为他们不想再过这样的苦日子了。 我们都上过学,但如此艰辛坎坷的上学路,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要知道,只有站在高山向远处眺望时,才能看到最壮丽的美景。 读书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着更宽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可以让你领略不同的人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浅薄。 读书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找一份好工作。 而是让一个人保持学习的习惯,有将知识变成成长动力和养分的能力。 只有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血和肉,才能获得更加充盈的人生。 当你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真的好想给尼泊尔的小朋友们寄手套,看着他们每天都这么辛苦地冒着生命危险越江推着爬索道,真心不易。他们努力着试着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梦想。上学学知识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当下轻而易举地拥有着,却是他们竭尽全力才有机会期冀的生活。太容易得到就认为是理所应当。同样是人,我们为什么活成这样?反观他们,真的要自省。
一天过的那么辛苦,只为去上学!大家都想通过知识改变现状,所以才会越来越卷
看多了都是泪,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每天都有可能跌落山崖,每天都有可能被野兽吃掉。最大的敌人是贫穷的家境,可能使他们放弃学业。但是孩子们还是努力坚持,坚持翻山涉水去上学!
公众号看到推送 立刻搞来肯尼亚那集原来在电视上看过 难怪熟…对知识的高度渴求支撑着孩子们的上学路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趟历险…
曾经也走过3.9公里上学,深有感触。
如果我小的时候看到这个纪录片,我现在应该是学霸,太不容易了
过于艰苦的生活,真的会分散人的精力啊,纪录片里不止一次提到。长途跋涉到了学校,这些孩子却又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因而很多人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比较靠后。仅仅是为了能达到学校,他们就已经付出了全部力气,社会从来不是公平的。但最终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自己了。
我真的很反感每次看完这种片子就感慨“现在人/学生/孩子这么幸福了还……”的人,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没有比较性,如果让他们多看几部曼哈顿纪录片估计要感到落差巨大报复社会了。用脑子想想片子的社会价值,看完你能做什么。不要只会小学老师教你的那一套喟叹
小小年纪独自越过布满毒蛇的丛林,赤脚走过滚烫的土地,划着漏水的独木舟,他们每天的上学路比我们特意去参加的野外项目危险艰辛一百倍,不去看这个世界根本不知道手中拥有的是什么。
我们总是可以从更惨的人身上找到满足感
好艰难,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孩子们上学之路充满了危险,却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大草原上的日出日落,成群的牛羊,微风中飘荡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蔚蓝色湖面,温柔治愈的蓝天白云,远处的雪山。愿这大自然的美好会永远存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给他们带去的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愿他们实现梦想之后,回首童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哎太不容易了
在看第二季,感觉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不过也应该看到现代文明带去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很多土著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现代文明其实还远远不可能在短期内足够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倒是更多地破坏了他们原本已经与自然环境建立起来的平衡关系。当下的情况是,他们面对着两个现实,一方面要被动接受现代文明不负责任的童话许诺,另一方面又被迫洞见了他们自己有多贫困,这贫困其实只是以现代文明为标杆而制定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厌弃自己的出身,渴望去大都市,终于心甘情愿背离故乡成长为现代文明需要的棋子,廉价的劳力,便宜的新娘……
他们的经历是我从没想象过的,这也许是他们的财富
与物质贫瘠相伴的,真的是精神的富足吗?
看看纪录片里的这些孩子,感觉到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真是太幸福了。比起他们每天要面对的困难,我们所遇到的,简直不值得一提。世界本无公平可言,我们只有自己更加努力,尽可能的去改变它!
B站上看了央视放的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和秘鲁,其他的想看。尼泊尔的最揪心,连老师也说他们不可能学习优秀,他们经常分心。
刚刚看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集。相比迈克尔和露丝翻山涉水躲避猛兽毒蛇上学之路(迈克尔因为恐惧湍急的河水没有去成,露丝到了学校还要70美金的学费30美金的生活费),我们的边远贫困地区要幸运多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德政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