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美国人拍电影就是注重逻辑,就是这么大胆,就是这么丰富,就是这么不动声色地震撼人心。不管这部电影在别人的眼里被归为什么类别,但是在我看完之后,我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将它归为一类。因为它蕴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一、亲情
故事中的亲情虽不是本片所重点所要表达的,但却贯穿始终。它不像那些用亲情来赚取观众眼泪的电影,矫情的表现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而是通过对比,凸显出了一个女佣与其雇主家小孩之间的亲情。电影中,主人公杰克的爸爸是一个贪图女色,对自己的孩子漠不关心的报社老板,杰克的妈妈从未在剧中出现,但通过介绍可以得知这个抛下孩子和家庭离开的母亲,不论她的离开是出于何种原因,她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而黑人女佣安妮塔却在这个家里任劳任怨,为杰克收拾狼籍的房间,为他做饭,洗衣服,为他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杰克和他的哥哥华德可以说是被安妮塔拉扯大的。安妮塔兢兢业业地打理着这个家,却连给自己的孩子做一顿饭的机会都很少。或许正是因为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母亲,因此她把对自己的孩子的爱转而寄托在了这两个孩子的身上。而这两个孩子也把她视为家里的一份子,待她如自己的母亲。片中杰克向安妮塔道歉时的那个拥抱,杰克在父亲的婚礼上为在厨房工作的安妮塔奉上的那杯酒,都是这个孩子对这位黑人母亲爱的表达。在亲生父母的不闻不问与女佣的无微不至的鲜明对比下,这份佣人母亲和雇主孩子之间的亲情显得更加珍贵。
二、爱情
爱情一直以来都是电影中经久不衰的主题。电影中表达爱情这个主题的方法也五花八门。有用青春的少男少女之恋来表达爱情的,有用耄耋老人的相濡以沫来表达爱情的,当然,更多的是用成年人之间的激情和性来表达爱情。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重口味的性爱镜头在这部片中并不少见,影片一开头就是一个性爱的画面,中间还有各种人物的YY以及性暴力镜头。但与其他很多包含这些内容的电影不同的是,这些性的画面留给人的印象,远远不及杰克对夏洛特那勇敢与执着的爱来得深刻。虽然,从一开始杰克就对夏洛特存在着一些性幻想,但这些幻想并不是出自于肉欲和兽性,而是出自于真切深沉的爱。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可能是由于存在着恋母情结,喜欢上了这个被称为“bitch”的风骚女人。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她是别人的情人,并且还是一个罪犯的情人,他仍决定要爱她。到后来她亲眼目睹这个女人和她的罪犯情人希拉里在监狱里调情的恶心场面,仍然坚持爱她。再后来得知这个女人为了救出自己的情人而和华德的同事利亚德睡过之后,依然不抛弃不放弃,还将自己珍藏的妈妈的结婚戒指送给了这个女人。作为一个观众,我很难理解剧中人物的心情,但是能对一个女人做到这般包容,并能这般坚持,想必这份爱是足够深沉的。最后,这个男孩,为了救自己心爱的女人赶赴“虎穴”,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哥哥,自己也险些送命,却只得到了这个女人的尸体。我们不能说杰克在这场爱情中一无所获。看到结局的人都能发现,这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因为这份沉甸甸的爱,长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男人。当然,聪明的导演也没有忘记用另一份畸形的爱来衬托一下这段勇敢而执着的爱。在夏洛特写给杰克的最后一封信中,她说:“希拉里很爱我,只是他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希拉里自己的爱的方式是什么?这个杀人凶手变态狂爱的方式就是不停的骑他的“小母马”,就是满足自己野兽一样的性欲。这中变态的爱所造成的悲剧,或许也是这部影片对观众的告诫与警醒吧。
三、司法公正
除了情,这部影片也从某个侧面表现了法。影片围绕着解救被判死刑的杀人犯希拉里展开。可让人奇怪的是,从一开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不是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请来两名报社记者来调查这个案件。调查案件,为犯人平凡不应当是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的吗?为何却轮到由两名小小的报社记者来出面?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当时的美国的法律环境想必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从华德和利亚德去找希拉里的辩护律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个被告的辩护人,这个资深的法律人士都没有想过要尽力帮他的代理人平反。并且在他人介入的时候俨然一副不配合甚至抵触的态度。这种行为放在现在的美国来说肯定不仅违反律师的职业道德也将违反律师法。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没有办法去制裁他。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个罪犯最终因为两个记者的一篇披露该案情的报道而获释。这又一次揭露了当时美国司法制度的漏洞——舆论对司法的干预过大。仅凭一篇报道,在证据还没有完全查清的,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的情况下,一个被判死刑的杀人犯就得以重获自由,这对法律的威严是何等的打击?司法公正在那个时代,那个地点是无从谈起的。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就如同这篇评论一样,有些杂乱。电影中还有很多可挖掘的点。虽然如此,但它们却没有让我觉得不知所云,电影没有因为要表达的东西丰富而变得散乱,而始终围绕着一根主线展开。这是一部好电影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生命是脆弱的,生活是复杂的,人性是不可测的
赤裸关系 (THE PAPERBOY)影评
这几天备受鼻炎咽炎困扰。中午时候,在抗过敏药效的作用下,在鼻子难以呼吸又昏昏欲睡的状态下看了一部电影“the paperboy”,时断时续,到后来完全睡着了,醒来以后,又重新播了一遍未看之处,到最后都难以理解这部电影到底要经什么样的主题,赶紧上网搜索,看了几篇影评之后,才渐次懂得了电影的人物关系,隐含的背景,角色的设定及主题。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也许大部分人和我一样,认为只是一部惊悚片或者案情片,故事的开始便是围绕一个白人警察被杀而展开的,在看到一半时候,依然以为那个杀人犯库萨克是被冤枉的,一个底层的白人妇女Charlotte(在电影中隐含的角色应该是个白人妓女)生活无聊无望,总希望能发生点什么奇迹,在与监狱的犯人通信中,读到了“你让我有家的感觉”,就充满责任的认为,他爱她,而要去拯救他,仿佛在一刹那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69年代的弗罗里达(Florida),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和大西洋之间的大半岛,也是美国最热的州,去年夏天在美国的时候,曾开车到过此州,当时计划到美国最南边的KEYWEST, 真正算是美国的天涯海角,后来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去成,但是很多中国人对迈阿密、奥兰多还是很熟悉的。弗罗里达来说气候炎热,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更是湿漉漉的潮热。
“佛罗里达” 源于西班牙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在美国的很多地方都保留有西班牙的痕迹,至今“佛罗里达”很多人讲西班牙语,可见,当时海上强国西班牙的影响力有多大了。在其南部,有美国最大的国家沼泽地(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再回到电影本身,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部影片并不关注库萨克是否杀死那个警察,而是关注影片中那个处于懵懂青春期少年JICK的成长,这是再回看影片的名称:THE PAPERBOY。原来,影片关注的是在那个时期,美国人的价值观问题。一篇影评中写道“69年对美国是个特殊的年代——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所以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心中都是如片中所现:郁闷之极。而且在压抑的氛围中必然要释放某种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性解放革命运动。”
压抑的生活无处释放,特别再FLORIDA潮湿闷热的沼泽地,没有母爱甚至也没有父爱的JICK,在被学校开除之后无聊的生活之中(他被学校开除的原因是放干了游泳池的水,这是不是也是太无聊的表现啊),具有冒险又俗艳的CHARLOTTE,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新鲜和希望。他开始深深的迷恋上这个比他大一倍的头脑有些发热的俗女,并把她当做自己意淫的对象,到后来,CHARLOTTE满足了他的愿望,但是还算有理智的拒绝了他进一步的精神要求,因为她清楚的知道,他们不是一路人,自己只是JICK成长过程中过程,虽然对大多数青年来讲,这段经历可有可无,关键是人不对。
CHARLOTTE的幻想得以实现,杀人犯库萨克自由了,他把她带到了沼泽的,用极端的方式爱她或折磨他,这种幻想跌落残酷现实的让她难以接受,也许后悔,也许反抗,最后奉上的是生命的代价,用自己的生命进行了实验,悲剧收场。
在电影里还有一条主线便是JICK的哥哥沃德,MIAMI TIMES 的记者,一个同性恋者,一方面帮助Charlotte实现幻想,另一方面想借由此在报界扬名,同行的还有他的同性伴侣,一个NEGRO。好在,沃德心里的正义感环没有丧失,得知他的同性伴侣捏造的无罪证据时十分痛苦,在出名和真相之间,他选择探求真相。
事实证明,不管库萨克有没有杀警察,他依然是一个十恶不做的人,他杀害了CHARLOTTE 和沃德,这比探求他是否杀害警察更为重要。坏人即坏人,心中有邪念,总有暴露的那一天,而无所谓是哪一件具体的事情了。你看,那个沃德的黑人同伴,也不是拿着他臆造的有了轰动的稿件跑去纽约发展,丝毫不在留恋沃德。
生命是脆弱的,生活是复杂的,人性是不可测的,在特定的环境中便会发酵,变得让你不可想象。多年以后,JICK在回想这段经历的时候,他会怎么呢想呢?
阿汤哥还在扮帅Cameron Diaz还在撅着屁股洗车的时候,Nicole Kidman已经演过了夏威夷舞娘、丧子母亲和无药可救的婊子。《The Paperboy》是她的又一次巅峰,也是Zac Efron的完美转型及另外两大主演的演艺新高,这便是本年度最出色的美国电影,用一句话点评便会是“At last ,We all fuck our lives up.”
2012 the most underrated movie
不是喜欢的背景和题材,却出乎意料地喜欢。开头似乎是个探案故事,谁知后面要说的都是感情+从黑人到gay各种社会问题齐活。妮可多年泯然众人之后终于贡献令人闭嘴惊艳的大尺度婊演。PS:导演你让小男一从头到尾露得比妮可还多,是何居心?
2012年度最佳Cult片!跳脱挥洒,几位大牌节操掉一地的表演。配乐大赞。
选择第三者旁白的叙事形式是弄巧成拙。听着那些少年情窦初开时内心隐秘的活动,和本不该叙述者知情的案情细节进展,从一个民权运动时期未受过教育的下层黑人妇女口中说出来,不时还掉一段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说明导演对自己要表达的没概念。正因叙事形式的限制,才使得人物都挖不出深度也立不起来。
出乎意料的好看~kidman女神最突破的一次(远远超过人性污点),麦康纳终于不再接粗制滥造的chickflick,zac efron成功转型(btw哈利波特同学你加把劲好嘛!),库萨克继续轻车熟路的本色出演变态
比预想的要好点,整部片都是粘稠湿热肮脏腥味骚臭荷尔蒙弥漫的感觉,非常规的破案故事,主演们挑战重口味极限,丹尼尔斯60年代复古摄影剪辑。导演作为黑人/同性恋还着力刻画了美国当年黑人和同性恋的社会生存环境。可惜节奏太拖,叙事主线支线缠成一团,对角色刻画也是每个都点了一下但又没深挖。
粗俗淫贱的妮可绝对抢眼,无论一条内裤穿到底的埃夫隆还是牺牲色相被SM的麦康纳都完败在妮可精心修剪的粉红私处面前。然而电影实在无从评价。60年代美国南方种族、阶级、性向话题都解构得还不错,但那种黏稠湿热、背向文明的赤裸情欲太让人作呕了。这是李·丹尼尔斯嗑药嗑嗨后的作品吧?
vivid pic of 60s, major tension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ordinary
气质挺独特的,蛮喜欢。
只有基佬马修好看
其实应该是个还算带劲的故事,但拍得节奏很奇怪,前半段铺垫嘛又没把人物讲好(可惜了还挺带感的一个开头),后二十分钟堆太紧了。马修麦康纳,裸戏新天王。。有一段是扎克埃夫隆和妮可床戏,剪辑一阵一阵地黑屏,俩人亲了几下就没了,当时差点笑场,心想是不是导演也看不下去这俩人床戏。。。
不知所云,导演不知道到底要表达点什么,就充斥着各种莫名的软情色和暴力,妮可的表演也只能算是意料之中,马修演了个同性恋还算有点看头,库萨克演变态,Zac Efron貌似又瘦回来了各种露,电影的剧情让人很扶额,不过倒是让我想起了闷热的佛州,那个湿地里有alligator和杀机的地方。
丑丑丑丑丑丑丑丑丑丑丑
悬疑侦探故事被导演作者化的个人风格破坏的支离破碎,李·丹尼尔斯的那股模糊现实主义和主观幻想的迷幻劲让影片的节奏显得凌乱,但这是一部有趣的艺术垃圾,有着演员们不管不顾的重口味表演和种族歧视、同性恋等触及到那个时代特征的严肃话题元素,可惜导演的好品味不太适合这个坏品位的故事。★★★
Nicole的颠覆表演再一次有力证明了她在演艺界,甚至是电影界的价值,这是明星中难能可贵的精神。期待电影的同时,我用五星表达对Nicole的敬佩。
每个人都在发神经,莫名其妙的发情,莫名其妙的发火,莫名其妙的大家又都死了
妮可基德曼好会演。
妮可基德曼疯啦吧~整部电影打着复古的情怀却透露着廉价的野鸡范。挂着惊悚的剧情实际上讲了个porn story~马修帅帅帅!他这个角色真是太惨了!
被暗恋的女神尿在脸上,是宅男心中不可告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