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影评:1.独立电影的楷模!做成这样,相当可以!2.废物不会埋怨自己,从大到小,从制度政策,再到人情事故,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别人不好,自己有绝对的实力,只是时运不济!3.在单位时间里,凑在一起的男女,各取所需,就是爱情,利益分歧,立马分离!4.想要强烈的政治隐喻,却又袒露无遗!制度就是那个他,那个夺妻,占房,还鸡奸羞辱你的他!他看似文质彬彬,温柔体贴,实则强壮💪 无比 冷酷无情,麻木不仁!5.香港年轻人的不上进写在骨子里了!完全沉浸在过去出不来!文化产业的倒塌是自命清高所带来的后遗症!
在英国专研电影学业多年的阿伟,毕业后回到香港,正赶上1997香港回归金融危机,经济低迷没有更多发展前路。好不容易熬到2003年,终于得到为张国荣写剧本的机会,却在4月1日那天新梦破碎。还不仅于此,老妈去世,女友分手。从此,阿伟自暴自弃,靠领政府救济金蜗居在10平米内的狭小空间。
直到2010年,结识湖南的卖淫女阿媚,两人半推半就过起了同居生活。把阿媚的私房钱败光之后,又忍受不了阿媚在耳旁接客,提出分手要求。正当阿媚万念俱灰,独自流落街头时,阿伟在家赶上变态客人来访,被霸王硬上弓引发人间悲剧。阿媚匆忙赶回,一对悲人抱头痛哭,从而想出北上逃难的终极计划。谁知,阿伟再次使出阴招,趁北上之机利用不知情的阿媚贩毒,阿媚一怒之下,携巨款潜逃,留下阿伟在遥远他乡再次开始一人生活。
影片为小成本的香港独立电影,以独特视角演绎社会蛀虫的不伦之路,没有明星大腕也没有特技特效,完全是社会底层民众的挣扎生活。导演蔡敬文自己扛着相机完成全部影片制作需要的环节,两万港元的成本,没拍成三级片,可算为“香港精神”赚足了面子。三分之二剧情都是在10平米见方的小空间完成,开始貌似批判题材,同居接客后黑色幽默越来越多,诙谐对白也时常闪亮人性光点。
阿伟的人物特性可谓汇集所有人渣中的精华之处,不求上进,只求吃饱,奸懒馋猾样样不少。抱怨不成,谋害他人,最终阴沟里翻船,也算得到应有的报应。相对比来看,南下的湖南女阿媚都要比阿伟具有自力更生精神,尽管干着不伦的职业,却也怀揣着微小的理想。为了达到实现理想的那一天,阿媚甘愿隐忍眼前的各种遭遇。而阿伟最终被阿媚抛弃,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法则。做一个被妓女抛弃的男人,直接让阿伟晋升为“公鸡中的战斗鸡”!
97回归、SARS、官商勾结、“蝗虫”(意指大陆新移民)入侵、贫富悬殊、地产霸权、香港玩完——这就是影片借红磡综援男之口所喊出的对97之后香港社会种种畸形现状的控诉。
蔡敬文导演用号称2万元的成本挑战红色光晕笼罩之下的港人敏感神经,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才敢拍得如此生动抵死。一来剧本的确是发自许多港人肺腑的心声吐露,二来男女主角毫无保留全力支持,都让这部土炮制作看起来诚意十足。以至于后来实现杀上香港院线大银幕放映的“发行奇迹”,都再一次证明拍电影有没有钱不是重点,有没有心机才是关键。同时也说明,97之后的香港电影再“堕落”,港人在大银幕上的观影选择权还是大大优于大陆的。
电影的结局,综援男舍弃香港北上铤而走险,结果是落入更加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没赚到钱,连香港自己那块弹丸之地都失守——这好像就是导演对时下香港电影圈、乃至整个香港有意而为之的影射。
时代真的变了,比阵仗、比明星、甚至比洋气,香港电影哪一点能和大陆比?现在所谓的“纯港片”,说得极端点,大抵也就是像《不设房》这类的土炮“山寨”货。想要守护香港电影的有志电影人们,你们非挨得了苦,受得了穷不可。
稍微粗糙,仍不失为好片!
我口味独特?从寄生虫的角度去看香港,从底层香港人去看香港
想说的主题与故事本身结合得太牵强了
影片气质太过于颓废,但在同类香港独立电影中也算是翘首了吧。
土生土长的港剧,但不是很好看
2013Jan10,吴中路117号,PPTV在线观看。很真实很讽刺!
有《春光乍泄》致敬呀,致敬的经典极了。我朋友告诉我一个人又700多个穴道,但是我知道被男人点了死穴我这辈子就完了。
開頭朦朧的氣質讓我迷糊中一震,中途幾度憤慨到看不下去,收束時又精神為之一振!大廈一幢一幢倒下,心曠神怡,try your breast,多看電影吧朋友們!
吃喝大便性,女人心最狠。
港片如果还是这样自暴自弃自大自狂那真的是死的连僵尸都没有了。97年回归至今居然调查结果还只是6成左右的港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一句台词:“等赚到一百万,回你湖南老家买一条街都够了!”你说这是得多无知才编的出这样的台词,这种人居然还是独立电影人。港片低俗到屎尿屁的程度,不如就此死去。
抵撚死喇死肥仔!三星比My Little Airport加支持香港独立电影。
太无聊了。
其实虽然很恶心,不过现实可能就是这样恶心。2003年4月1日,我想是全香港最黑暗的一天了吧。这部戏有leslie,有my little airport,还有王家卫的台词。一个好好的文艺青年变成鸡虫,贱精。不过,香港还没死,不过dying了。。。一个妓女同嫖客的故事。。。好难顶。。。。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片儿,不过以平行角度来看的话,相较之同类电影,胜出。 部分情节觉得触及底线有点作呕,消极厌世的卢瑟态度让人觉得不舒服。另:男主长得很像某知名人士,自行想象。
影片关键词:搞
寫實~~
两个社会底层的人,不停的说话说话说话~~~~~
生於斯,長於斯,越來越無力面對未來,苦無出路,惟有又屌又柒,叫雞發洩,墮落至死。在一片和諧聲中,《不設房》的存在竟產生了如斯的不和諧。電影小本,卻勾畫出此地人心浮盪大問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屌丝喝几年墨水沾沾自喜,吃软饭还占有欲,干了还觉得没快感,陷害人家还叹自己聪明,他活在自己的理想国,而鸡却血淋淋被一路操过来,学了电影的计谋,“日”久了看出了男人的本性,最终暴走,片中对董建华的恨和大厦将倾的无力感都很入骨,王璐瑶竟然不是那个老而弥骚的大奶女
无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