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典型的东方社会背景下的家庭情感电影,没有大起大落、歇斯底里,多是默默承受、打碎牙齿往肚里吞和“家丑不可外扬”,而这却是很能够引起同属东亚文化圈的观众的共鸣。可以比照越南电影《再见,妈妈》。
受社会主流观念规训,东亚儒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性少数群体对自我取向的认同之路通常极为艰辛。所谓“主流”的传统家庭观,更会给同性感情发展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一旦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同性关系总是趋向于向主流观念让位,这也给同性关系预先蒙上了悲观阴影。电影中的这对年轻男孩的关系正是如此,就算没有遭遇车祸,也必然会要遭到正统家庭观念的对抗,结果甚至可能更加现实——退出同性爱恋关系、完成异性婚姻。
另一方面,从“主流”观念视角来看,家庭主要成员尤其是父母,在面临后辈子女“非主流”的取向和情感关系时,往往会遭遇情感和思想上的多重矛盾,这也是电影主线聚焦的母亲的自我和解部分。
电影中的妈妈历经多重家庭危机后终于与自己和解,找回了自己的生活,能够坦然面对儿子秀贤和勇俊的“非主流”取向。而秀贤的身体从车祸重伤中痊愈了,但他对母亲的家庭理智暂时抑制了对勇俊的真实情感。至于勇俊,其实是在被迫参与母子的和解进程,虽然有部分原因是车祸。从未定义的电影结尾来看,我个人更愿意从积极方向展开理解,或许再过六个月,秀贤达成了自我和解……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老掉牙的题外话: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秀贤(池允浩饰)和勇俊(李源根饰)是一对互相倾心的恋人。
秀贤本性善良,天真开朗,和妈妈居住在一起。勇俊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患抑郁症自杀,导致自己也变得沉默寡言,性情阴郁。
秀贤的积极与温暖打动了勇俊,遂将勇俊带回家中。
在家中,秀贤的妈妈(裴宗玉饰)知道勇俊的可怜身世后,对勇俊倍加关怀,给予母亲般的温暖。
数年后,秀贤从军队退役后,与俊勇一起旅游。旅游中发生交通意外,秀贤陷入重度昏迷。
妈妈责备勇俊不应该带秀贤去旅游,将秀贤的意外归结于勇俊。偶然得知自己的儿子和勇俊是同性恋人后,对其更加排斥,拒绝勇俊前来医院探望儿子。
自责愧疚的勇俊被妈妈数次拒绝后,依然固执地陪伴在植物人秀贤身边,主动照料。
在经历离婚风波后的妈妈,终于被勇俊打动,并且认可两人的恋人关系。
日复一日的照顾,秀贤恢复健康。但他和勇俊之间却出现了隔膜。
秀贤、勇俊和妈妈,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经历生死的秀贤和勇俊,两人的感情是否要继续,也成了疑问?
《换季期》是一部由李东恩执导,裴宗玉、李源根、池允浩等主演的电影。2016年拍摄完成,于2018年2月在韩国上映。
影片获得第21届釜山电影节KNN观众奖。
1
【日韩的同志电影,更对我们的胃口】
《换季期》的电影,继承了日韩电影的共同特点,那便是温柔且细腻。
就像是娓娓道来的故事,配乐、构图和色彩都力图舒适温和。情绪方面也是点到为止,水过留痕。
整部戏看下来,主要角色几乎没有什么情感高峰,即使在生气与痛苦之间,没有嘶吼,没有吵闹,导演让演员表现地很克制。但是这种克制之下,你又会感到人物饱满丰富的内心。
总之,感情很充盈,表达很矜持。
日韩的电影和欧美的电影最大的不同也在于此。
前者像家长里短的故事,后者则是热血激昂的运动。前者的故事里充满了窗帘、帆布沙发、汤勺、茶杯,醋瓶这些生活琐物;后者的运动里尽是口号、条幅、喇叭、队伍、街道这些有目标意义的物件。日韩的同志电影,善于聚焦个体,由个体放大影射社会,让人思考家庭伦理;欧美的同志电影,惯于描绘群像,以群像包容个体,使人感知时代背景。
「李澈学长」公号里之间推的两部日韩同志电影,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其中《夜间飞行》韩志雄,你能再直一点嘛?中写道:
不如多数欧美同志片那么浓烈,演员表达感情最激烈的时候,也不过是流着眼泪;表达矛盾冲突的台词也很生活化,没有将爱恨情仇的字眼挂在嘴边。
《人生密密缝》这108个针织筒状物,是为了祭奠我失去的男根。中又道:
整部片子拍的安静而温柔,无论是调色、语调还是人物形象,都具有日本典型的家庭剧色彩。 电影中的矛盾和冲突,都被伦子的娴静温柔所化解。这部片子没有LGBT群体式的呐喊,没有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也没有生死离别的情节,但就是这涓涓细流的叙述中,还是让我们感受到LGBT群体的不易。
之于《转换季》,除了细腻温吞之外,导演在剪辑上,前半段一直在变换时间线,小伙伴们观影时不要走神就好。
2
【我的两个儿子】
《换季期》里的同性内容,只是影片要表达的部分之一。这部片子的主线,其实在于讲述母亲这个角色的心里变化。
韩国演员裴宗玉饰演的母亲,演技全程在线。
秀贤的妈妈本性善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
在儿子没出事之前对勇俊即是关怀倍至。勇俊来家里没多久,就将自家的钥匙给了勇俊。看到了勇俊卧在角落里哭泣也不说破。
在秀贤出事,且意外知道两人是同性恋人后,即使将秀贤出意外的责任归结于勇俊,且无法接受两人恋情,痛恨之时,依旧私下为勇俊出了医疗费。
好在勇俊的坚持和温暖,最终消融了妈妈心中的坚冰。
有一个情节澈澈觉得很有意思。
勇俊在帮秀贤剃头发后,又为医院的一位男同事剃头。
妈妈看到之后,当时的表情明显有些不爽。电影画面也停留了数秒。
也许她心里在想:“我儿子的男友怎么能和其他男生这么亲密?我儿子的男友只能给我儿子剃头发啊!”
妈妈的潜意识里在无形之中接纳了勇俊和儿子的感情。
最后妈妈转身,思索了片刻,自嘲般地笑了笑。
妈妈后来问勇俊:“你们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你喜欢他什么?”
呆呆的勇俊如实回答道:“是秀贤先喜欢上我的。”
哈哈,可爱。
见男友妈妈有些质疑,勇俊特意又加了一句:“真的。”
秀贤苏醒后,勇俊主动远离。其实妈妈也在犹豫,是否让两人的关系继续。她拿着勇俊之前给她的手帕,纠结着要不要告诉他,却还是选择让他知道,这里就已经说明妈妈已经接纳。
结尾处,妈妈笑着搂着勇俊说:“我的两个儿子”,更是温馨地让人湿眼眶。
“我的两个儿子”让澈澈想到男同志向对象老妈摊牌的那句经典语录:
“阿姨,您是想一次性就有两个儿子呢?还是想晚年一个儿子都没有!”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说是如何能让原本敌对的双方化解矛盾。得出的结论是让人化敌为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他们树立共同的第三方敌人。
《换季期》里,澈澈看到,不是共同的敌人,而是共同的所爱之人,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源于对秀贤的爱,让妈妈和勇俊最终成为亲密伙伴。
电影之所以取名换季期,又映射三人各自人生的转换之意。
通过一系列的事,母亲获得了新的身份,成为社会女性。从之前的不会开车,出门需要妹妹开车捎带,将来打算就让儿子开车带自己的孤独中年妇女,转换成找到工作的新女性。
3
【有争议的结局:感情能否继续?】
《换季期》的结局,一直是影迷们有争议的问题。
秀贤问勇俊,“你过的好吗?”
勇俊回答:“不好,我过的一点都不好······为什么感觉只有你一点事也没有呢?”
秀贤不知道,在他昏迷的这段时间,勇俊承受了多大压力,甚至因为经济的原因出去做MB。
而这些心理的包袱,也可能是两人感情无法继续的原因。
也有观众说,是秀贤主动放弃感情的。因为经历生死后的他,看到了妈妈的不易,不忍心再让妈妈伤心,于是和勇俊分开。
当然,也有部分观众,倾向两人最后还是在一起了,毕竟妈妈都接受了。
电影结尾处的两句台词,交代三个人的关系走向确实非常模糊。特别是最后三人的定格画面,也让人疑惑。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这部影片与其说是一部同性题材电影,不如说是一部以同性亲密关系为切入点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亲密关系的作品。
影片一共涉及5对亲密关系,向观众展现5种亲密关系的状态变化。而本片的主角,虽然看似是儿子的男友勇俊,但其实是母亲。5对亲密关系中三对都有她,而影片的主线也是她和勇俊的关系变化。
母亲与儿子:从自以为是到重新认识 母亲和儿子这一对母子关系,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甚至爱屋及乌地照顾突然出现的儿子的朋友。儿子从头至尾享受母亲的照顾,无忧无虑。这一对关系的变化出现在儿子车祸之后,母亲进入痛苦与自责,在用尽全力照顾昏迷不醒的儿子的同时开始察觉自己以前对儿子并不够了解——不知道儿子有男朋友,不知道儿子会唱歌,不知道儿子会弹吉他,不知道儿子穿衣服有顺序,如果顺序乱了一定要重来……母亲对儿子的态度从习以为常到重新审视。
小情侣:从甜蜜到…… 儿子秀贤和男朋友勇俊这一对同性恋人的互动在影片中反而着墨有限。在出事前和出事后剧情的交替铺陈之下,小情侣的独处才逐渐得以展开。相比很早就向家人出柜,离家独居老成持重的勇俊,被母亲照顾着的儿子秀贤过得更加惬意自在。两人在秀贤退伍后度过了一些让人难忘的甜蜜时光。而出事后勇俊也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着昏迷的秀贤,直到他苏醒。这一对关系的状态最终变了吗?当然。
母亲与丈夫:从疏远到终结 好像父亲这一角色比较容易姗姗来迟,本片亦然。影片经过三分之一才迎来远在菲律宾打工的父亲。这位父亲在家庭里形同虚设,一年到头在老婆孩子面前也出现不了几次,就连儿子出事昏迷也没能让他在韩国多停留一会儿。父亲母亲的这段婚姻终究是走向了一拍两散。从疏远到终结,干净利落,毫不留恋。
老夫妇:相濡以沫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片中短暂出现一对老夫妇,他们是母亲带着儿子转院去疗养院之后遇见的同病房病友。老奶奶一直陪伴着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爷爷,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这一对的结局是爷爷去世,他们的关系就像婚礼誓言的模范版“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ta,对ta忠诚,直到死亡将你们分开。”就像在爷爷的葬礼上奶奶感叹的那样“人生真是短暂,就像是公车才搭了三四站而已。” 人生总是越到后面越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短暂,而年轻时却未必。
母亲与“伪儿子”:从陌生到患难与共 而本片着墨最多的是母亲和儿子朋友勇俊这对“伪母子”。故事一开始,勇俊以秀贤朋友的身份出现,受到秀贤妈妈的连带照顾,让他一起看电视,帮他买内裤,顺路捎带他,还告诉他进家门的密码……在秀贤当兵的日子里,稳重温柔的勇俊代替秀贤照顾妈妈,帮妈妈拎东西,开车陪妈妈去看秀贤……事故后,妈妈看着勇俊逐渐恢复,而自己儿子持续昏迷,心生不甘,又在发现了小情侣关系之后愤怒不解、难以接受,将想要留下来照顾秀贤的勇俊拒之门外,并火速带着秀贤躲到了郊区的疗养院。面对最终找到他们又执意留下来照顾秀贤的勇俊,妈妈选择了妥协,勇俊在病床前的那句“我没有地方可以去”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妈妈,也说出了她的心声。两个同样被困在窘境里的人,因为爱着同样的人而选择了相互扶持,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成为最亲近的人。
影片的结尾信息量很大。也在这其中道出了小情侣的关系变化。出事前一直拒绝学开车的妈妈,在疗养院照顾儿子期间,主动提出要趁乡下人少去学开车,并告诉勇俊,他不应该因为对秀贤内疚而一直呆在疗养院,他该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勇俊离开疗养院,出去找了工作,开始了新生活。尔后,秀贤醒来,妈妈通知了勇俊,两人终于在出事之后第一次见面。
而此时镜头一转,切到6个月之后,妈妈开着车,又一次在路边接上勇俊一起去她家,在车上问勇俊有没有跟秀贤联系,勇俊说只是偶尔,妈妈再问,你们没有见面吗?勇俊沉默不言。三人席地而坐喝酒聊天,妈妈坐得离勇俊更近。而她喝到有些醉意时还坚持去给“我们勇俊”做他喜欢的意大利面。
最后一幕,母亲坐在勇俊身边,秀贤坐在两人对面。妈妈拉着勇俊的胳膊,对秀贤讲述他昏迷期间的时光:“你知道他有多固执吗?无法想象。真的很可怕,根本不听别人说话,所以真的很讨厌,受不了他。但是又觉得既抱歉又感谢。”说完,她笑着搂住勇俊说“我的两个儿子”。
而当秀贤问起勇俊好不好的时候,他说:“我不好,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跟别人在一起觉得好痛苦。”看到这句台词出来的时候直接看懵了,加上影片最后定格在秀贤躺在妈妈和勇俊的中间,更让人不知所云。等倒回去把秀贤苏醒之后的情节重新看了一遍,突然懂了影片的思路——这三人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对等的,秀贤从始至终都是接受别人照顾的角色,出事前被母亲和勇俊照顾,出事之后更是如此。
在秀贤昏迷的那段时光里,母亲和男友相濡以沫,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羁绊和支持。而这样的不对等和昏迷,却让他缺席了母亲和男友最痛苦最煎熬的时光,看似是这个事件的中心却反而成了难以共鸣的局外人——不知道妈妈经历了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男友经历了什么。在勇俊回答妈妈,跟秀贤只是偶尔联络的时候,当秀贤问出“你还好吗”的时候,其实两人之间的鸿沟早已昭然若揭——我曾以为只要我说我还好,一切就会真的还不错,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独自扛过一切,而你却一无所知。这一次,我要说出我不好,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你。
虽然豆瓣上的影片类型是剧情/同性/家庭,它更是一部同性类型的文艺片。
亲情、同性恋爱、人生转折是故事的主线,更像是彼此的救赎。
🟠看完影片我脑海里出现2个词:等待、救赎
从秀贤离家去首尔读大学、参军甚至成为植物人的这4年,勇俊和母亲一直是等待着秀贤的人。
正如简介所说,讲述的母亲、秀贤、勇俊三人的故事,更像是母亲和勇俊在等待秀贤的故事。
而在等待中母亲和勇俊得到了救赎。
🔘人物:
虽然是三个人的故事,很明显影片中主要是母亲和勇俊之间的戏份,虽然也有其他配角部分,但整体看下来不难发现,影片主要的人物就只有母亲和勇俊。
【亲情】
母亲和秀贤
父亲出轨而母亲一直都知道,秀贤出事后寸步不离的守护,特别是给秀贤洗头手忙脚乱,训斥勇俊没有注意看护细节,足以看出在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以考驾照的事例,母亲以往都是在依赖着别人,儿子成年前是老公、妹妹,儿子成年后就是儿子。
儿子病重、同性恋、离婚一系列的事情逼着她,而她能做的就是通过日以继夜照顾儿子逃避现实。
而最后经历了一切后她想通了,她劝着勇俊同时也是在劝着自己开始新的人生,开始学车、找工作并坦然的面对植物人也许一辈子都醒不过来,自己的人生还在继续的事实。
🔸她的救赎是勇俊带来的,是从她接受勇俊和秀贤的爱,接受另一个人一起照顾秀贤开始的。
【爱情】
勇俊与秀贤
这也是影片的吸睛话题之一——同性恋。
勇俊从小就缺乏亲情,而拥有家庭温暖的秀贤在一步步带他走进自己的家,给予勇俊“家的爱”。第一天去秀贤家重新感受母爱,思念母亲半夜只能独自哭泣;
每当做噩梦时,秀贤会从背后抱着他,安抚他。
原本当是最幸福的时候,却因为一场车祸戛然而止,忽然他的人生失去了方向。而追随秀贤从此也成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不惜卖身、打着各种零工寻找秀贤的下落,即使被秀贤母亲拒之门外也不愿放弃照顾秀贤。
就像秀贤的母亲一样,他也在以秀贤为理由逃避着。也许还有想抓着原来的幸福吧,他说过他许的愿是一切都像原来那样。似乎只要秀贤醒来,他还能像以前一样感受温暖。
全剧我唯一的泪点就是勇俊在冷清的夜里,独自坐在床头照顾着秀贤和他说这话诉说着孤单。
也许他不惜付出一切,只为换来躺在秀贤身后像他当初拥抱着勇俊一样拥抱着他。
每每想到这就忍不住落泪,因为孤独、因为心疼勇俊的孤独,因为这飞蛾扑火一般追求而来的片刻的温暖。
同性不该是罪。
他用行动改变了秀贤母亲对他的态度,像是成为她第二个儿子一样,他证明着爱不分性别。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救赎,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边等着秀贤的醒来。
【换季】
勇俊付出一切等来的是秀贤苏醒后的疏离。
他们从以前对彼此无所不知到后面的偶尔联系,似乎他的付出并没有得到该得到的结果。
秀贤的爱已经换季,而勇俊仍停留在他们相爱的季节。
明明是他先开始的剧场,却可以说停就停!
虽然影片到最后母亲和勇俊喝醉了,喊着“为什么只有你一点事也没有”,像是在诉说等待的人盼着希望,而世界一直在往前走,只有流离往事的人伤得更重。
有点心疼,有点无奈。
但这也是最好的结局,就像我所说的“救赎”。
🔸母亲盼着儿子醒来,继续着之前破碎的人生,为自己而活还得了勇俊这个儿子。
🔸勇俊追求的温暖从爱情变成亲情,真正走进秀贤的家,得到秀贤母亲给予的家庭温暖。
🔸而秀贤,最后清醒地躺在两个曾经“清醒”的喝醉的人中间,陷入思考。在这个局中,他才是唯一毫无牵挂独自行走的人。
🔘音乐:
影片的沉重色彩,音乐起了很大的作用。
🔸片中背景音乐共3段而且主要是短而慢的钢琴声(开头结尾缓慢的钢琴音、中间表达转折情绪起伏低微稍快的钢琴音、秀贤弹唱的吉他乐);
🔸此外更多是日常产生的音响效果、低声的环境音(酒吧音乐、餐厅背景乐、雨声、甚至手机铃声等)。
最戳人心的是1小时14分,勇俊拥抱秀贤时,母亲刚好站在门口随着缓慢沉重的钢琴声一键键响起。
🔘画面:
简单的人物关系和快速切换的场景交代故事情节,更注重人物的表情变化。首先演员的演技是让影片动情的一部分,这我立刻给满分!特别是母亲和勇俊的对手戏,更是过瘾。
影片色调一直都是以清冷色调为主特别是青、灰色,只有一开始的幸福会采用暖色的灯营造温暖氛围。
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医院的场景,更会铺张地使用阴影,夸张的黑色更凸显沉重的心情。
善用光影和打光效果,为影片加分不少。但我个人认为过分的阴影反而影响观影心情,渲染的过分沉重。
看这部影片会让我想起《暹罗之恋》,一样的冷色滤镜、大幅度阴影增添影片沉重悲伤色彩。
两个影片还有一个相似之处,特别多的人物近景和特写镜头。
因为《换季期》简单的人物出场,这一点运用起来会更自然,但也显得单调。
🔘印象最深的画面:
1、笑对困难
即使病房外父母、母亲对勇俊如何争执,在秀贤床前探望的人们总是开着玩笑,就像他只是睡着了一会就醒一样。
母亲也一直强忍着甚至云淡风轻和探视者闲聊着。
2、唯美的爱恋
相对泰国的同性影片,韩国同性题材表达一般会比较隐晦,而且擅长拍摄唯美的爱情画面。
《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同为韩国同性爱情剧,结尾的亲吻等同其他异性偶像电视一样的手法;
《换季期》的“床戏”运用柔光,隐晦的表达爱恋的甜蜜更打动人,留给观众遐想的空间。
韩剧表达的爱情更多是相拥的温暖。
🔘可改善:
这部影片唯一让观众打低分的估计就是开头,允浩车祸变成植物人的背景介绍。镜头切换毫无预警。
这让我想起今年上映的《小妇人》。
同样的镜头切换,小妇人有明显的色调区别,童年时期是复古暖色,成年后反映社会残酷和情感冷漠而采用冷色处理。但是观众不专心看还是会混乱。
而《换季期》最大的区分点在于“医院”。医院就是故事分界,以此开始全片基调——沉重。
🔸通过往复切换故事线以倒叙的手法,像是在以勇俊、母亲的视角回忆着4年前与秀贤的往事,也是在片中起到故事介绍的作用。
而母亲得知允浩车祸入院成为植物人后,影片33分钟后才以正叙的方式继续讲故事。
🔹但是切换过快,区分不明显,让观众观影产生不适。虽然也能理解,但很大程度上会显得乱,需要更专注地代入。
🔘结局:
开放式结局,无尽的等待未必就能等来想要的结果,即使过程有多令人心疼。我很喜欢这样的结局。
🟠它是文艺片也正是这个原因——通过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引起观众共鸣而不拘泥于故事内容。
🟠故事内容很简单:一个母亲和爱人照顾植物人苏醒的故事,但是情感是丰富的,也是引人思考的。
很多人一开始并不是真正的打心里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感情新关系的冲击的。换句话说,是需要时间。而,时间却又是最考验人的。考验的恰恰是活着的人,有意识的人,以及恢复意识的人。 换季,换的是一种对“关系”的态度。希望“日久见真情”能够好好的存在。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蛮有意思。父母离婚的时候,母亲请求打父亲一巴掌。个人觉得这一巴掌可能暗含了母亲对父亲的“选择”与儿子“同样的选择”的一种不甘。没打下去,难道是,一种接触之后的不愤怒? 父亲角色的长期缺失,真的很凸显母亲这个角色的付出与承受。 另外,哥哥一角呈现的正是大多数的选择。 影片里面,婚礼与葬礼的安排挺好的,能够更好的反映生命本身的沉重,以及对死亡的尊重。 影片,苏醒后的两人第一次见面,给的镜头足够框住两人隔阂的内心戏份了。 另外,电影很有夏威夷的借鉴哦。
#1827#16年拍的电影18年才上(还删了部分?)。当然主要是母亲裴宗玉的心态变化,对于丈夫背叛冷静处理,对儿子的取向倒是不能冷静(最后那个开放式结局是怎样。稀少的同志线中李源根投入不错爱意满满,个人身世那段处理得也是有点虐更加可怜兮兮的。虽然整体是狗血的设定但导演处理得合适
前半部分不带任何过度的切换时间真的让我头很疼……
看的过程只想流眼泪的一部电影,站在妈妈的角度,感觉生活太艰辛了,抑郁症还要照顾植物人儿子,对丈夫劈腿忍无可忍后又选择离婚,独自一人承担……站在勇俊秀贤的角度,又是一段让人纠结不堪的感情。季节可以不断更换,感情的更换却需要太多的心力,让人无比痛苦。
结局太流氓了吧
8.5/10 跳档一年多外加多达十二分钟的删减,最终还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少糖没刀,如果不是台词和床戏基本可看作家庭剧;自然写实外加缓慢的叙事手法非常讨喜。演技很赞,而没丢的主线也很加分。可还是想看原版,有些地方需要增添一下细节。意外之喜,意犹未尽。源根小哥是越来越豁得出去了
故事其实挺一般的,甚至俗套的,但妈妈的演员演的很好,很日常很生活化。剪辑稍微有点乱。鲜肉是挺好的,就是没有肉,有点遗憾。话说韩国这些小鲜肉腿怎么都这么长,对韩国这些鲜肉有点脸盲
经历过生死的爱情就不要再分开了好吗!!
如果结尾是侧躺我肯定接受不了,但平躺了,我且当是he了,毕竟时间还长,伤痛总会过去的
一次和解。和过去「还好」的自己,也和爱着同一个人的对方。2019.02.08
东方式的和解,难得一见的不煽情不狗血不讽刺不买弄的韩国家庭剧,看得出来受台湾新浪潮的影响。
驚喜的新浪潮作品,導演長片處女作。比起《網》顯然更適合李源根,gv時他也說覺得角色和自己相似之處很多。前面絲毫沒有取向和身份的明確論述,這種悄無聲息自然且動人,也好難得。從交叉講述,到轉折點後合而為一。母親和男孩的關係變化刻畫得很好。at CGV 센텀시티 부산 1012
妈妈和勇俊啊,你们稍微走慢点,秀贤缺席了整个换季期,你们等等他。
结局琢磨了一整天,能让人思考的或许才是好电影呢。
俊秀醒来之后不知道妈妈已经接受了他和俊秀,对于妈妈的愧疚,所以慢慢的和勇俊断了联系。然而勇俊因为经历过跟妈妈一样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妈妈再次经历这样的痛苦,也自然而然的与俊秀断了联系。两个相爱的人最终都是因为母亲的爱而放弃了对方。
今年釜山看了四部评价不错的韩国电影,三部居然都是LGBT主题,第四部有涉及。这一部最偶像化。男孩子长得那么的好看,怎么恨起来。剧作还不错,拍法其实稍微偏颇一点会变得狗血。导演手法中规中矩,学得扎实。韩国真是遍地好演员。
虽然不太影响对剧情的理解,但两主角一度让我脸盲得分不清谁是谁,后来秀贤参军乃至昏迷后这个问题就得到很好地改善了。
本质上是同志电影韩剧化的尝试,但母亲对儿子男友的心路刻画得真细腻啊。用真心换来的相濡以沫值得所有尊重。这样的同志电影要是国产的我做梦都会笑醒,不,是垂死梦中惊坐起!
其实,爱不一定要用生死来救赎,就算被现实刺伤,结局也一样可以很美好吧?平淡节制的画风,现实与回忆交替闪现,在不知不觉看哭。并不是那些甜腻的韩剧故事,有着现实无比坚硬的骨感,却在宛如黑夜的无边沉睡中,给迷失的爱一个新的彼岸,给无家可归的心灵注入一抹希望的亮光。因为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妈妈,因为有一个从一而终的男票,只是因为爱的缘故……春天的阳光很好,苏醒之后结局治愈,是震撼人心的那种治愈。愿安好。
很淡的讲述,即使是生活的风浪,也如四季流转般如常;很浓的伤感,因为在克制的情绪里,是生活解不开的结和难溶解的冰。可还是要面对啊,那眉头郁结着愁的母亲,终究学会了驾驶,接纳了两个儿子;还是要坚持啊,那孤独寡言的男孩,生活再不如意,也等来了三人对酌的时刻。而前路如何,已是另一场风景。
要专心开车,注意安全